阅读历史 |

第714章 中西医(下)(2 / 2)

加入书签

连环拳的一拳之后连勾带压的一掌,那是抠眼的技法,压住了脸面,下一拳依旧是喉结,无非一个不死不休。

“弄死我?

你不成!

叛变?

你叛变我也不会叛变的。

你漏了消息,你干娘那边势必要压上来的,让领导耽于公务无法抽身休息,就是她们的招数了。

我这段时间,让老杜提前布局,拉杜鹏丈人回城。

消息漏了,老杜那边就得紧练一些了。

领导的病情提前透露,老爷子那边必然会因为谢陈之事,不许领导做手术。

这样一来,我带的中医团队,就有出手的机会了。

我这的成功率虽说也不高,但可以让领导轻松便利的走完最后一程。

癌痛试药,我打算把另一位老帅也拉进来。

毕竟试药是有风险的,你要替我打一打前站。

这茬,只怕老王跟老杜会犹豫,你能不能先跟二姐商议一下,提前把事做了再报备?”

对于王前进的狠话,李胜利很轻蔑的做了回复。

这些年锻炼下来,肖龙他打不过,但五分之一的肖龙还是没问题的,五分之一的肖龙,怕是要顶十几个王前进了。

李胜利估计,没有实战练习,他这辈子最多也就顶五分之一肖龙了。

真正分生死,他这样的赤手空拳,十几个也不是肖龙的对手。

武行真传,真到了高手这一层级,越是年轻力壮,越是厉害。

只怕现在的肖长弓,三五个一起,也不定是肖龙的对手了。

三五个人,说来不少,但真正要分生死,一人一秒都嫌太多,可能两三秒钟,就是生与死之间的时限。

“找王瑜?

她说了也不算啊?

这茬我总觉着不该提前透露的。”

王家二姐王瑜,跟在自训班学集成电路的谢婵差不多,只是王家的一个情报分析员。

决断权现在是在老王手里,以后也不会在王瑜手里的。

弄不好,将来王瑜手里的决断权,也不及眼前的王二愣子。

许多事,嘴上说着不分男女长嫡,但实际做事的时候,却分的清清楚楚。

“姐夫,你的岁数也不小了,有些时候,也要独自抉择的。

领导的病情,越拖维系的难度越大,一旦手术,状态就会越来越差。

中医的手段,你不是没见过。

我跟蒲老、岳老,之前就有了详细的诊疗方案,只是办公室那边因为靡费,没有接受。

如今病了,该不该的都要了,兴许我们还能挽狂澜于即倒呢!

这茬你说不说的随你,我也不强求。

但是,跟老王商议了,就必须通知老杜,别瞒着他做事……”

点拨完了姐夫王前进,李胜利回到诊所,从柳爷手里拿过留底的法条,也没跟王二愣子再说什么,两人直接就回到了会诊室这边。

“小李,之前我对你多有误会,对不住了!”

进门,不等李胜利坐下,吴博士这边就道了歉。

对此,李胜利也是微笑接受,回道:

“吴博士、吴教授、顾博士,咱们仨是不是算达成了一致?”

李胜利这话问的有些没头没脑,也有些强人所难,但形势比人强。

听完陆总老王说的种种,三人也不得不佩服面前这个小年轻。

李胜利虽说没出什么骄人的成果,但推动赤脚医生下乡一节,也确实改善了

没有如今的赤脚医生们,吴博士跟顾博士,也不会跟李胜利坐着说话的。

赤脚医生这茬,李胜利虽说只是推动了一下,但先期手段,跟后期举措,都是相对完美而得力的,省却了不少的试错时间,这些成绩也是不容抹煞的。

不知李胜利的意在何处,三人也不好反驳,就只能勉强的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好!

既然达成了一致,之前所谓的中学西,就没什么必要了。

中医学西医,对人材跟资源而言就是浪费。

西医的教学可以程序化、工厂化,但中医不成。

每一个中医人材的流失,需要付出的资源、时间,恐怕是西医学生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中学西浪费、西学中艰难,咱们不若弄出个中西医吧!

中医大的新割治派,肯定要全盘吸纳西医手术的,说他们是中医割治派,我也没那底气,所以命名的时候,就留了活扣,叫做中医新割治派。

以后新割治派的学员,就是中西医的学生了。

三位,不要小看这个中西医,它的学习难度,要远超西医的。

而中医传承之中,对于手法的一些锻炼手段,西医不妨吸纳一下。

吴博士,说到中西医,咱们就要说说金针拔障术了。

此术非是臆造,也非是媚上的手段。

这种治疗白内障的技术,唐时的医书典籍、野史笔记之中都有记载。

术法,其实跟西医的白内障手术的原理一样,只是相对而言,对病患的负担更小而已。

无痛、微创,不也是西医手术所追求的吗?

现在设备基础不够,我就带着你们瞧瞧,中医对西医或是现代医学而言的可借鉴之处?”

看着洋洋洒洒说出中西医的李胜利,听着无痛、微创的理念。

二吴老顾,相识苦笑,按老王所说,这位年纪轻轻的李胜利,心术城府极深,手段更是老辣异常。

如今看来,还真是如此,刚刚这位离开再回来,之前所说不甚了解西医的人。

就变成了对西医理解极为透彻的人,也是令人无语的。

“中西医的难度要大过学习西医?

胜利同志,可否详细说下疑难之处啊?

我们对于中医的了解,还停留于纸面,按你所说,我们这些人,对中医也是不甚了解的。”

老顾这边玩笑一般的诘问,李胜利也没有轻忽的回答。

而是想了一下才慢慢的说道:

“我之前跟史老辩论过,西医研究的事病理,而我们中医研究的是命理。

所谓命理,就是外部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了。

这其中既包括了内脏五行阴阳学说,也有四气五味、性味归经的说法。

阴阳五行、四气五味,对留学生而言,难度不知道够不够大啊?”

李胜利这话说完,二吴老顾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这就又涉及理论的科学与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