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4(1 / 2)
朝廷,发号君王令,以镇四方来敌。
在未来,还会和其他候国交战,自己的首要任务,是该发展国力,强我国威,以败强大宿敌。
“前辈说的对,等交代完移民之事,就起驾回长安。”李唐点了点头说道。
“王上知道就好”
树祖说完,也不再修炼,由盘腿而坐,改为端坐。
片刻后,包拯和王景,衣冠整齐,精神饱满,一双眼睛,闪烁睿智,迈着优雅步伐,走进殿内。
两人出现,吸引树祖目光,神庭饱满,儒雅气质,凝聚不散,咋眼一看,就是大才之人。
让他不得不感慨,大唐国,真是神奇的地方,人杰地灵,造化不潜啊
上有圣君治国,下有名臣辅佐,已有潜龙在渊之势,相信不久,就会冲天而起,光芒万丈。
“两位爱卿,本王同意回朝,移民之事,就交给你们了”
李唐笑着说道,使两人送了一口气,答应好啊省的自己,浪费一番口舌。
“王上圣明,迁移灾民,就交给我们,保证圆满完成任务,视所有人,都为大唐百姓。”
包拯大声保证道,浑身上下,散发浩然正气,充斥大殿,使人下意识信服。
“王上,你就放心回朝吧在来的时候,我就命令户部,筹集钱粮,保证灾民,安然渡过难关。”
包拯说完,王景也保证道。
“哈哈,两位爱卿办事,本王自然放心,不过离开之前,本王还是要啰嗦两句,把详细情况,告知你们。”
李唐说道,拿出自己整理的方案,详细解说,包拯和王景,有时候还会补充两句,气氛融洽。
这一谈,就是两三个时辰,直到亮光消散,夜深人静时,才商谈完毕。
整座城池,黑雨凄凄
“呼,终于完了,两位爱卿,留下来用膳,本王还要介绍一位同僚,给你们认识。”
李唐伸着懒腰说道,他早就看出,两人对树祖,有浓厚的好奇心。
“多谢王上了”
包拯和王景,客气的说道,看着树祖,期待他的身份。
“这位树祖前辈,来自无尽岁月以前,那那个年代,都是绝世强者,受本王邀请,担任大唐国一品供奉,你们有什么不懂,都可以请教。”
李唐指着树祖,笑着说道,让包拯和王景,充满震惊,上古强者,这个来头,有点大啊
难怪,能担任一品供奉
“树祖前辈,多多指教”
得知树祖来历,两人抱拳,客气的说道,以示欢迎。
“好说,有什么事尽管问,我只要知道,就一定告知。”
树祖豪迈说道,丝毫不谦虚,只因为,他有这个实力。
他的态度,使包拯和王景十分高兴,引起两人好感。
相互了解后,四人就打开话题,说天谈地,不过大部分,都是树祖在说,让李唐三人,对神奇的外界,有新的认识。
很快,晚膳被侍卫端上,十分素朴,一荤三素,和宫中相比,天差地别,不过在垅右城,算是奢侈了
“来来大家快吃。”
粗心的李唐,吃了几口后,才发现树祖,不能吃饭,又在一边,盘腿修炼,不由尴尬的笑了笑。
虽没有大鱼大肉,但青菜配饭,细细品尝,别有一番风味。
包拯和王景,也是筷不离手,夹着青菜,吃着米饭,十分高兴。
次日,李唐早起,在包拯和王景目送下,带着树祖,名祖儿,李元霸,贾诩,李儒,箭隐,返回长安。
穿过山脉,天气变好,无风无雨,十分安逸。
快马加鞭,短短五日,穿过千里疆域,终于来到长安,在朝臣接待下,进入皇宫,开启朝会。
“王上有旨,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议国殿,老福大声说道,声音洪亮,穿透殿墙。
“臣有奏”
李唐一看,发现是魏征,顿感不好,手扶额头,无奈的说道:
“不知魏爱卿,有何事上奏”
魏征跪地,大声说道:“回王上,请恕臣直言劝谏之罪。”
“王上处事仁义,却有违帝心,此不可多日不朝,搁置政事,此不可边境战乱不止,王上未尽职责,此不可”
三不可,犯颜直谏,为千古绝唱,敢做此事者,满朝上下,唯魏征一人
第一百九十四章:国事,家事
第一百九十四章:国事,家事
满朝上下,心中只有一个字,服
要是一个昏君,仅凭魏征的话,定勃然大怒,诛杀九族,以振天威。
但李唐不是,他效仿明君为典范,对魏征的行为,不是厌烦,而是欣赏,就笑着说道:
“魏爱卿提示的对,本王已经知晓”
但君就是君,哪怕李唐为明君,心胸宽广,也不会承认,是自己做的不对,是自己犯错。
君,做事无对错,只有是否能做
“王上圣明”
见李唐知晓,魏征点了点头,退回原位,他所之言,也只是提示,改与不改,只能看君王。
如果改,对这件事,他闭口不提,就当过去。
如果不改,他还会上奏,奏到君王改正,奏到自己被贬朝廷,才会停止。
他的意志,正如他的身躯,笔直而立,像一杆枪,散发伶俐锋芒,只会因外力而折断,不会因外力而弯曲。
“禀王上,微臣有事上奏”
严镇永上前一步,大声说道,面色肃然,想来有重要的事。
“准”
李唐威严的说道,金黄色的皇袍,配合金色龙椅,衬托他的威严与霸气。
“回王上,大唐东西边境,战事激烈,我军将士,殊死抵抗,资源消耗巨大,为尽快了结战事,请王上下旨,继续增兵。”
严镇永整理思绪,严肃说道。
许多大臣点头,边境战事未休,虽不会影响长安,却如一根鱼刺,卡在喉咙,十分难受。
“我国上下,除郡县之军外,其余军队,尚且有任务在身,不知严爱卿,准备调那支军队”
李唐询问道,心中却愁苦,手下的军队,还是不足啊
十万杀神军,十万琼明军在东西边境作战。
十万岳家军,镇守安南关隘,抵御祁天候国,不能调动。
十万常山军,正在押运紫狮国俘虏,还未回长安。
十五万星宿军,正在紫狮国,协助移民,但军中士兵,大多是紫狮国士兵,战斗力低弱。
所有军队合计,也有五十五万,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回王上,子龙将军,突破武皇,实力大增,并且常山军,还有三日时间,即可返回长安,微臣建议,派遣常山军,横扫四方”
严镇永立马说道,关于军队调动,在朝会前,他就已经想好。
“嗯既然如此,就派遣常山军,攻打白云,玄夜,大凉三国。”
李唐也不反对,直接下旨,同意严镇永要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