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4(1 / 2)
们进行每个科目的实践。
丛林战对现代军人来说,也一直是个禁区。
因为这个特殊的战场,不论对人员素质还是装备的性能,都不那么友好。
先是丛林里的隐蔽性极佳,敌我双方都能得到很好的隐藏,这让战斗往往在没看见人影时就开起了火。
特别是以后的战斗中,美军做为进攻方,不得不主动移动,暴露的机会更多。
王南先从简单的教起。
第一步,让士兵们携带的物品不发出声音。
然后才开始教他们对身体进行伪装掩盖,利用地形进行隐蔽和潜行。
这些最基本的教完之后,他开始讲敌我识别。
这个问题也是丛林战的关键点,不管后世的科技水平多高,也对此头痛不已。
有关丛林战的战史里几乎不敢讲零散误伤的事件有多少。
因为只有战斗结束后才能知道死者的身份,而这时报上去,自己人打死了自己人,那又成了对双方士兵极不公平的事件。
伤亡者得不到相应的荣誉,开枪者也无法界定性质,只能当做一团糊涂帐,都做为对敌战斗上报。
当初他带着李秀和二丫,可不存在这种识别问题。
先试验的是美军配置的营连排的无线电,经过实地测试,在丛林中,地形复杂些就难以保证正常应用。
这些学会伪装后的大兵们往丛林里一钻,只有手中的美制武器是明显的敌我标志。
而这种仅凭武器去识别,又很容易被敌人掌握,这在敌我混杂的地区,还真没办法。利用声响做暗号,声音小了传不出去多远,声音大了容易招枪。而用昆虫鸟兽叫声做联络,简单了敌人也能胡乱使用,声音复杂了却又不是人人都能学得象。
王南为这个问题郁闷了几天,最后才想明白,这里的训练都以普通部队为主,又是集体作战,还是让他们看武器和对话来识别吧。
最重要的两点训练好了,其他的科目训练进度就快了许多。
象简单的学习查看敌人留下的痕迹并做出判断,只用了一天时间,一个连的人就都学会了。
丛林里脚印的信息量最大。比如查敌人数量,在路口处,卡出一步的距离,看这间隔里面有多少脚印,那就是有多少人。
脚印方向可以用来判断警戒人员,脚印的深浅可以看出奔跑还是负重。
如果找不到脚印,就需要仔细查看周围的草枝树枝、苔藓、蛛蛛网、落叶等等环境,有没有人为产生的变化。
再其他的,就是让士兵们适应树密林深、常有雨雾、视线与射界受到影响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里,山路崎岖,地势变化大,土质松软,河流小溪纵横。这热带雨林地带,有各种虫兽,不留神就会被吓到,甚至被毒虫毒蛇咬到,都需要士兵有心理准备。
预防疾病也是很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喝安全水源的开水、吃罐制食品,净水药片、防治疟疾、痢疾的药品一定每个人都要随身携带。
至于进防与防御的战术,王南没有讲太多,军队训练出来的各种战术,稍一尝试就知道哪种最合适,余下的就是多磨合和改进,等对抗几次后,能拿出来的就是能在实战中应用的。
王南着重讲的是袭击、游击和伏击的要领,让士兵们学会怎么攻怎么防。开始还想讲下怎么用短刀匕首,后来一看都是普通的士兵,也懒得去讲了。
他发现,对美军而言,火力是极大的优势。做好坦克、步兵与工兵三者之间做好的配合,对应日军的火力配置相对容易。
整个连队以工兵坦克开路,再进行各种战术组合,尝试了几次后,发现效果特别的好。地形好的地方,以工兵坦克做为前导,开出大块的间隔地带。如果是山区,也可以放在前面开路。
于是,一个以美军现状和战场需要而组合出来的丛林作战方案就出台了。
这个时候,手下军官收集的各种武器装备已经到位,他开始研究各种连排级的武器配置。
班排级的60迫击炮是曲射的重要武器。
巴祖卡火箭筒可以做为攻打洞穴、小型阵地的直瞄重火力。
轻重机枪是直射的主要火力。
不过直瞄火力还是太弱,他让工程师们把几款正在定型的榴弹发射样器紧急发来一批,让士兵们自己挑选着在丛林里实验效果。
枪法好的士兵们以加装狙击镜的1加兰德做为狙击步枪练习精确射击。
一般士兵的步枪他准备用1加兰德卡宾枪取代。虽然这种枪毛病有点多,可王南把缺陷找了出来让后方做了些改进,基本能用时,就立刻配发给了普通士兵做为标准步枪。
此外散弹枪、冲锋枪和手枪成为每个士兵的第二武器,必选一件。
考虑到丛林里有很多时候都是意外的近身,王南定型了短刀。
又尝试了用手雷做绊雷与地雷结合起来,做为警戒和阻挠对方行动第一防线,这个受到了士兵们的欢迎。
于是军刀、手雷和小型地雷也成为每个士兵必带装备。
一个多月过去了,到位的装备勉强能凑足一个连使用时。
丛林训练场里开始枪炮齐鸣,大兵们以新武器试验着每个战术的效果,很快丛林里使用的装备和相应的基本战术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榴弹机枪还有很多毛病,勉强能用而已,却也被连排当做了重要的火力,军官们对这武器的威力和效果喜欢的不得了,一再要求多配发些。
士兵们也对榴弹发射器赞不绝口,只要身体允许,都选择了口径缩小到30的挂枪式的榴弹发射器。只是这种发射器拆装还有些问题,重量对士兵们的臂力要求过高。
等士兵们把手中的武器定型下来,这个连所在的部队也开始用装备上了同样的武器,走进丛林训练场开始训练。
王南觉得马上对大部队进行推广,这速度有些太快了,就跟参谋部报告了下进展,希望能调来个普通步兵团对抗一下。
参谋部立刻派了大量的军官到场,光是查看效果和设计对抗规则就用去了几天。
等拉来的步兵团到位后,第一次丛林战演习,就从一个换装后的步兵连对抗一个普通兵步团开始。
围观的人都觉得这是场奇怪的演习。
由于这个连队新装备的很多武器连空爆弹都没有,所以充当裁判的参谋们只能一次次的暂停演习,让双方原地不动,他们要对战果评估和计算。
一个连对一个团的演习,正常情况下也就是两三个小时。
可这场全新场地和全新装备的演习他们用了十天时间,参谋部郑重的宣布的演习结果,这个标准步兵团被一个连全歼。
很多人不相信这个事实,但看到了这个连队使用新装备的效果时,也无言以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