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19(1 / 2)

加入书签

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将士们看着他回来,走了过去,赵渊制止那士兵。走到了元亦好的面前,也没说话,就那样安静的站着。

“将军,我想知道事情的经过,你能告诉我吗”元亦好抬眸,看着赵渊,眼底带着棋盘。

“你娘昨晚送了饭菜过来,那饭菜确实有问题,只是在最后一刻,她却打掉了我手中的饭碗”

周翠花不是个好人,从来都不是个好人,她自私自利,这辈子只为自己而活。

她落在了北齐人的手中,北齐人给她下毒,逼迫她来军营,谋害赵渊,她为了苟活,答应了。

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她来到了军中,给赵渊准备好了饭菜。可是在最后一刻,她却后悔了。

她在心中暗骂一声“狗娘养的”,然后冲了上去,打掉了赵渊手中的饭碗:“那啥姓赵的,这饭菜里有毒,是我下的,可我不是故意的,北齐人给我下了毒,他们说,只要我毒死你,就会给我解药。可我思前想后,觉得北齐人没有那么好心。再者,如果你死了,又有不少百姓要遭殃。我这人一辈子没做过好事,临死前,就想做件好事。”

周翠花说完,却见赵渊含笑看着她,那模样像是一早就知道了饭菜有毒一样。

“你救了你自己。”

一句话,周翠花什么都明白了。

周翠花笑:“没想到你小子还挺聪明。”

赵渊不置可否。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赵渊让她装成已经下毒成功的模样。

就像她料定的一样,北齐人从一开始就没想过给她解药。

她要死了,死前最后一刻,想要见见自己的亲人,然而她的几双儿女,唯一在身边的,只有元亦好。

人人都说,人在死前一刻,会顿悟很多东西,周翠花也想了很多,才猛然惊觉,自己这一辈子过的荒唐,最后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如果,如果还有下辈子,她一定做个好人,一定好好的疼爱自己的孩子

第二卷 正文 第1512章 想撂挑子不干

周翠花被葬在了疆城,军葬。

数以万计的士兵,对她行了军礼。她没做什么大事,可她这辈子做的唯一的对事,却拯救了南秦。

经此一战,南秦擒获北齐无数俘虏,北齐的元气大伤,退兵修整,派人求和。

这回,是彻底的求和。

他们本想趁着南秦衰弱之事,攻打南秦,吃下这个香饽饽,却没有想到,吃亏的反而是自己。

留下一批将士镇守疆城,剩下的人全部回洪城。

洪城下第三场大雪的时候,元胤禛收到了疆城送来的捷报,雪日一战,南秦大捷,北齐退兵求和。

和捷报同时送来的,还有一封信。

元明珠记得,那天是腊月二十七,还有两天,就到了除夕,今年没有年三十。

她原本正在御书房烤火。按照她的话说,她和他凑在一起,至少能省些炭火钱。

他说她小抠门。

彼时,他正看着信,说完,他的脸色就变了。

“怎么了”她问。

他将手中的信,递到了她的手中。

信上一大部分都在说疆城的事情,只在信的末尾,说了句:周翠花卒。

元明珠捧着信,半天都没回过神。

她记得,周翠花回了临溪,怎么疆城送来的信,会说她没了

她想起自己这个二婶,这些年,没少在她的手中吃苦头,突然就这么没了,竟然觉得有些空落落的。

“鸿霖,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她窝在他的怀中,眉头都快拧成一个结了。

他伸手抚平,“别想这么多,等亦好他们回来,事情就清楚了。”

元明珠点头,思量了一下,还是让元胤禛写了一封家书,送往临溪。

年二十八,早朝之上,不外乎一些歌功颂德的词句,这些阿谀奉承的话,元胤禛已经听够,觉得一直听下去,就是浪费时间,于是摆摆手,让福音宣读休朝过节事宜,而后退朝。

退了朝后,他第一时间就朝着后宫跑去。

他媳妇和儿子都在那里等着他,等着他回家过节。

然而当他回到寝殿时,瞧见的却是冷冷清清的宫殿,宫女战战兢兢地走上前来:“回皇上,皇后娘娘说,您回来,可能也要先处理奏折,她和小皇子就不等您了,先行离宫。”

元胤禛:ㄒoㄒ

他家媳妇果然不爱他了。

元胤禛刚转身要追过去,却见福音捧着奏折,走了过来:“皇上,这是刚送上来的加急奏折,需要您立刻批阅。”

元胤禛脸黑。

他想撂挑子不干了

凭什么大过节的,文武百官都能陪着自家媳妇置办年货,他这个皇帝就得像是老牛一样,埋头干活

“福音啊,干脆朕将皇位传给你吧如何”

福音一脸懵逼。

皇上,您说什么呢

这种事,自然是不可能滴,于是心急如焚的帝王,只能拿过笔墨尽快批阅奏折,等到批好后,撂下笔就跑,生怕一耽搁,就有其他的事情冒上来。

而此刻,元明珠正拉着小菜包站在糖果子店前,两眼放光,浓郁的香甜气息,飘到他们的面前,勾的他们的馋虫犯了。

于是,元明珠颇为大方的,大手一挥:“老板,来六斤糖果子”

第二卷 正文 第1513章 没带银子

五斤包起来,一斤当场吃掉。

两个人美美的吃了一场后,拎起糖果子就要走,却被老板喊住:“夫人,您的糖果子钱还没给呢。”

元明珠摸了摸腰包,这才想起没带钱。自打有钟韵跟着她后,她很少带钱。可这回,娘俩出了皇宫后,元明珠想带着小菜包来一场“微服私访”就让钟韵先带着东西,去了东城学堂。

没摸到钱,元明珠理所当然,将目光落在了自家儿子身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