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83(1 / 2)

加入书签

形容的天量数据依靠最新铺设的超光速通讯网络在各大机构之间来回传递。

在信使计划公布之后的第四个月,能源储备计划的大概细节也被公布。在这个计划之中,科学家们再一次向所有人展现了自己的疯狂。

“依靠储气罐或者巨型能源飞船来储存足够整个文明使用两千多年的聚变燃料是不切实际的。虽然用于推动信使星的超级加速器主要能源来自于信使星的辐射,迁徙舰队也可以从信使星上获取一部分能源补充,但去除这一部分之后,我们仍将需要总计五十亿亿吨的聚变燃料。这相当于地球大气总质量的一百倍,其聚变之后释放的能源约等于太阳二十五年释放的能量总和。要储存如此之多的聚变能源,我们需要至少十亿艘最大规格的超级能源飞船。这毫无疑问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只能从其余的方向寻找解决之道。”

政务委员会上,黄渊博士再一次向众位委员讲述着自己的疯狂构想:“有一个计划简单而方便,那便是将这些聚变原料储存在一颗既有的星球之上。我们经过挑选,已经找到了一颗合适的星球,它便是被我们通常称呼为沙漠星的星球。它是新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其质量达到了地球的百分之五十四。它原本没有大气层,我们可以采集那些气体形态的聚变燃料,然后将它直接释放到沙漠星表面,借助沙漠星的引力来固定这些气体没错,我们将为它人工制造一个几乎全部由聚变燃料组成的大气层,在航程开始之时,我们会带它一起离开,以获得足够我们使用两千余年的聚变燃料。”

相比起融合两颗气态巨行星,制造出一颗恒星,然后直接将恒星带走的庞大工程,这一项计划带给委员们的震撼丝毫不逊色,这甚至让委员们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面面相觑。

良久,韩洛常才喃喃问道:“我记得,氢气因为质量太低的缘故,会不断逃逸出星球引力场。”

黄渊立刻回答道:“确实如此。但这是一个地质概念,其时间尺度极长。两千年时间而已,就算逃逸速率再高,也无法对整体造成影响。”

雷震将军问道:“你如何确保沙漠星在行星融合的过程之中不被甩走,也不被行星吞噬”

黄渊说道:“这个问题更容易解决。我们只需要在其上建造大约一百座行星发动机,配合新土星的轨道调整,很容易便可以让它挣脱新土星的引力场,从而变成一颗围绕凤凰星公转的行星。等行星融合完成且趋于稳定之后,我们可以再次调整它的轨道,让它回到围绕信使星公转的轨道上来。”

委员们再次面面相觑。吴威甚至忍不住叹息了一声:“果然,科学家才是最疯狂的家伙。”

黄渊充耳不闻,继续说道:“我们还可以将其余需要储备的资源放置到沙漠星之上。它将会成为我们人类文明随身携带的巨型仓库,无论多少物资都可以放得下。如此一来,我们将可以节省至少五十万艘资源飞船的建造任务,总体来说,这项任务的执行不仅不会提升任务难度,反而会让我们节约许多人力与物力。”

“既然如此,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我赞同这个计划。”

“我赞同。”

由十一名委员组成的顾问委员会全票通过了这项任务的执行请求,于是众多能源飞船便以最快的速度冲入到了新木星与新土星的大气层之中,展开了聚变能源的收集工作。仅仅一个月之后,沙漠星之上便出现了至少一百亿吨气体,这让它上面甚至出现了一些微风。

对于沙漠星的改造仅仅只是整个庞大计划的一个细节。在此之外,更多的人、更多的飞船在忙碌着。信使计划提出一年之后,七号团队率先完成了行星加速器构造图纸的绘制,并成功制造出了第一台原型机。在此之后,二十余个团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造方案。

这些方案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各种先进的技术理念在其中碰撞,互相启发,互相混合,并诞生出了更下一代性能更先进、效率更高的制造方案。

其余方面也在稳步推进之中,且进展顺利。就像黄渊最初所说的那样,这项工程只涉及到了新技术,但并不涉及新科学。这就意味着,工程所需要的任何一项科技都在现有理论的范畴之内,最多只需要将其做一些变形或者重新组合即可。

又是一个夜晚结束,清晨如约到来。如同以往一样,黄渊博士在铃声响起的第一时间便即睁开眼睛,简单洗漱之后便离开了卧室。

每一天都会有无穷无尽的事情在等待处理,虽然早就脱离了科研一线,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也不需要黄渊涉及,但整个信使计划却仍旧离不开黄渊。因为只有黄渊才精通并了解信使计划的每一个细节,知道每一个环节所涉及到的技术。最为重要的是,只有黄渊才知道计划该如何进行下去。

就连黄渊自己都有些感叹,自己一生的巅峰竟然会是那灵光一闪的瞬间。时至今日,除了莫象声与自己之外,仍旧没有任何一名科学家敢宣称理解了当初自己所写下的那些数据与公式。

具体的研究项目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自己,他们会连该去研究什么都不知道。只有自己才知道未来的方向,而这,便是那灵光一闪带给自己的馈赠。

一艘飞船快速离开首都市,带着黄渊与莫象声,还有一些陪同人员向新土星行去。行星加速器即将进入量产阶段,不去实地考察一番,黄渊实在有些不放心。

窗外那颗硕大的气态行星已经占据了视野的绝大部分,甚至于已经可以看到遍布星球表面的飓风与闪电。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丝火苗在任何人都没有察觉到的角落悄然出现。

第四百四十三章

无论人类的造物如何庞大,相比起巨大的天然星球来说总归是渺小的,这个比例甚至不能用大象与蚂蚁来形容。可是现在,呈现在黄渊与莫象声两人眼前的新土星,其表面上便存在着大量肉眼可见的黑点。那些黑点密密麻麻,无穷无尽,有的地方甚至连成一片,将新土星表面都遮挡住了一部分。

“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力量。”望着眼前这一幕,黄渊声音之中满是感慨:“我们的力量足以改天换日,足以影响到一个星系。这,才是我们人类能在这宇宙之中生存的根本。”

这一幕场景无论是谁看到都会心生感慨。黄渊虽然已经见到过许多次了,每一次看到仍旧会心潮澎湃,不能自己。但莫象声却像是根本看不到眼前的景色一般,仍旧在慢条斯理的对付着手中的肉干,直到黄渊讲完,才懒洋洋满是应付的哦了一声。

望着学生这幅惫懒的模样,黄渊忍不住笑骂了一声:“你这孩子,真不知道除了吃你还关心什么。”

莫象声忽然抬起了头,一张胖脸之上满是前所未有的凝重,便连半片已经放到嘴巴里的肉干都拿了出来。这种事情倒是从未发生过,黄渊疑惑问道:“象声,你怎么了”

“我闻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这种味道不应该出现在飞船之中。”

“奇怪的味道我怎么”

黄渊话语声还未落下,便有一名随行人员跌跌撞撞的冲进了房间:“黄博士,不好了,飞船出现故障,大火已经烧起,随时有可能发生爆炸立刻撤离,立刻撤离”

黄渊神色大变,一把拉起莫象声向外冲去。刚刚冲出门口,便听到轰隆一声巨响,走廊顿时坍塌,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莫象声与那名随行人员被这股气流吹的连翻了几个跟斗,重重摔在了地上。等莫象声睁开眼睛的时候,便看到一根钢梁倒在距离自己只有十几米的地方,黄渊则被那根钢梁压在下面,已经没有了动静。

莫象声脑袋如同被一柄巨锤击中,站在那里如同泥塑木偶一般毫无动静。那名随行人员则跌跌撞撞的跑过去,用力试图将钢梁掀开,但无论如何用力,那根钢梁却始终一动不动。

人工重力系统解决了太空之中没有重力,会为人们带来许多不便的问题,但这一刻,这名随行人员心中却无比痛恨这些人工重力的存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