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1 / 2)
可教也。
林驹又拿出来几个口袋,把蒸蝲蛄、炸蝲蛄和生蝲蛄分别分出小半袋来摆好。
“天大,把剩下的拿到墙根那里放好”。
“林驹,就都摆在这里呗,拿着还方便”。
“天大,这里面有个道理。所有的蝲蛄都放在这里,人家一看一大堆,就想,这东西不好卖啊,没人买啊,这俩人儿现在还没开张呢”。
“这里摆上小半口袋,来人一看,哎呦,这东西看来有不少人买,现在就剩下这么一点儿了。东西要是不好,不会有这么多人买。再不买,一会儿就买不着了”。
“林驹,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个道理啊。你算是把人心都给琢磨透了”。
黄天大乐颠颠地把剩余的蝲蛄拿到墙边。
回来之后,不用林驹张罗,自己就把写着“长白山龙虾,蝲蛄豆腐”的小牌子,放到地上。
“林驹,这个先尝后买的牌子,也拿出来么”
“先尝后买”的牌子,是林驹昨天晚上做出来的。
“也摆上”。
“品尝一下要钱么”
“不要钱”。
“哦,我明白了,这就像钓鱼一样,这就是个诱饵”。
“天大,不要说得这么难听,这叫做优惠,不叫诱饵”。
可我怎么觉得,这就是个诱饵呢。
“要是品尝了之后,人家不买呢”
“也不一定每条鱼的都会上钩的”。
这不还是诱饵嘛。
“不过,绝大多数人都会买。一是品尝了之后,确实好吃。二是尝了之后不买,一般人都不好意思,多少都会买上一些。这不就成全咱们了吗”
“林驹,昨天到学校门口,今天怎么就到煤矿里来了呢我还以为今天也到学校去呢”。
“做生意,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今天是星期天,学校休息。但昨天是天南煤矿开支的日子,领了钱,今天正好是星期天,很多人家就会吃点儿好的。现在好东西不多,蝲蛄做一个下酒菜,最为合适,这就是天时”。
“这里是天南煤矿,人比较有钱,人们买东西,都要到副食商店来,这就是地利”。
“今天的顾客,不是穷学生,主要面向大人,他们手里有钱,所以蝲蛄也就能卖的贵一些,这就是人和。天大,你怎么了,为什么这么看着我”
就见黄天大正呆呆地瞅着林驹。
“驹子,怪不得我爸说你是干大事儿的人,就卖个蝲蛄,你就能说出这么多大道理来”。
事情不论大小,道理都是一样啊。
“蝲蛄怎么卖”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拎着一个菜筐,站在跟前。
“熟的三分钱一个,做下酒菜最好了。生的六毛钱一盆,回去做蝲蛄豆腐,你就吃去吧,保管把你美上天去”。
黄天大都会抢答了。
“熟的来三十个,生的来五盆”。
“熟的三十个,一个三分钱,一共九毛钱。生的五盆,一盆六毛钱,一共三块钱,加一块三块九,好,你给五块,找您一块一,看好了,把钱收好”。
林驹这边算账收钱,黄天大那边儿就给数蝲蛄,量蝲蛄。
第一笔生意顺利开张。还是一笔大生意。
“林驹,到底是溪水人有钱,给钱这么爽快。将近四块钱,眼睛都不眨一下,城里人就是比咱们农村人牛气”。
“天大,你别只看眼前,现在农村人不如城里人,过几年,兴许成里人还不如农村人呢”。
“也是,这就叫做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人的大运不一样,走好运的时候,干什么都顺当。走霉运的时候,喝口凉水都塞牙。我爸昨晚上还说了,农民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你爸是怎么知道的推算出来的”
“这还用推算么喇叭里面天天讲,连我都能听明白,今后要跟以前不一样”。
呵,我还以为只有我自己先知先觉呢,原来很多人都看出来这个趋势。
所差的,只是别人还在观望和徘徊,等着有人开头。
而我这边已经率先开始行动而已。
开张了,就陆续有人来买。见有人买,路过的人就都过来打听,有的人也不品尝,直接买了就走。
有的品尝一个,再买一些。
前后有十多个人来买,只有一个人品尝了一个,最后没买。
很快,黄天大就从墙角的大堆那里,往前面的口袋里添了两回。
一个来小时时间,就卖出去了将近三分之二。
第37章 随身财
大喇叭响了起来,开始讲评书了。
这个时候,许多地方,包括马家堡子这样的生产大队,都有大喇叭。
各家各户也有广播喇叭入户。
现在,最为热门的节目,就是评书岳飞传。每天中午和晚上,各播出一次。全国一百多家广播电台,都是如此。
由于文化生活的单调匮乏,现在的评书就成了最受欢迎的节目。
每到广播里播出评书的时间,大街小巷几乎空无一人,人们都在听评书。
蝲蛄已经卖的差不多了,熟的已经卖光,只剩下五六斤生的。
今天带来,是昨天的两倍。
虽然没数,但林驹一边卖,一边在心里统计钱数,他估计已经有六十多块钱。
评书讲完之后,就是午饭时间,顾客再出来,就要在一点钟以后。
为了剩下的几斤蝲蛄,等上两个多小时,显然不划算。
“天大,现在不会有人来买了,趁着这个功夫,咱俩吃饭去,吃完饭到市里,从哪里坐车回去”。
“也好,市里有快车,到铜羊镇停,正好去你姐姐家。剩下的蝲蛄怎么办”
“送人”。
“送给谁”
“那边的饭店,咱们正好到那里吃饭”。
“白给”
“白给,不过咱们不会吃亏”。
两人收拾了东西,就进了对面的迎春饭店。
现在还没有私人饭店,都是公家的。要先开票交钱,然后把票递进窗口再做菜。
开票的人,是个三十来岁的女子,刚才曾经到林驹那里去打听过蝲蛄的事儿,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也没买。
“阿姨,吃饭”。
“都要什么饭菜”
“五个花卷,一个木须肉、一个炖鲅鱼,两杯啤酒”。
林驹说完,没有立刻交钱和粮票。
“阿姨,我俩吃完饭着急回家,还剩点儿蝲蛄,也不能再拿回去,就送给阿姨了”。
林驹说着,也不管对方什么反应,就把两纸袋蝲蛄放到女子的办公桌下面。
然后才交钱交粮票。
女子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笑容,就开始开票。
现在饭菜很便宜,木须肉四毛钱,炖鲅鱼四毛钱,花卷五分钱一个,散装啤酒一毛钱一大杯。
花卷要交粮票,地方粮票就行。
一个花卷二两,五个一斤。
两个人这一顿饭的花销,就是一块两毛五分钱,加一斤地方粮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