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11(1 / 2)

加入书签

家的亲戚明显增多了,以前不来往的亲戚,也陆续登门。

林驹估计,正月里还会有不少亲戚来,所以早就跟赵杰英说好了,过了年这几天,他尽量躲出去,到时候外出到学员家里去家访。

赵杰英虽然不愿意儿子走,但也不愿意因为亲戚们求林驹办事儿,叫他为难,所以也就没说什么。

林驹来的似乎早了些,进了屋里,陈辅材和丛丽两人正在吃饭。

菜虽然不多,只有八个菜,但都是硬菜。

除了大棚里的蔬菜,就是山珍海味。

“哟,伙食不错啊”。

“林老师,你怎么来了来,上来喝点儿我俩也刚开始吃”。

陈辅材邀请道。

“不喝了,刚在家里喝完”。

“看你也没喝多少,正好你来了,上来喝两杯,热闹一下”。

丛丽不由分说,就拽着林驹坐下。

“那就再来点儿”

林驹也动心了。

“废话,到这里还客气什么”。

丛丽说着,就拿来杯子,给林驹倒上酒。几个人就喝了一巡。

“怎么了,是不是从家里躲出来的”

陈辅材问道。

“唉,别提了,家里人都满了,这一冬天都没消停,都是电视害的。早知道这样,就不买电视了”。

“呵呵,等明年就好了”。

陈辅材似乎意有所指。

“明年也不会有几家买电视。还是天大家好,几乎没人到他家去看,清净”。

黄天大家虽然也有电视,但人们对黄老道都比较敬畏,加上黄老道和黄天大经常不在家,所以几乎没有人到他们家去。

“林老师,谁家要想有电视,其实就看你的了”。

“陈老师,你这话什么意思似乎话里有话啊”。

“来,喝一口,我再跟你说”。

两人喝里一口,陈辅材给林驹点着一根烟,挺直身板。

“过了春节,咱们不是要开无线电修理班么到时候学员来装配电视,你打算怎么处理”

“拿出去卖啊”。

“依我看,拿出去卖,不如拿出去换”。

“换什么”

“换咱们学校用的东西啊煤,粮食,菜、猪,换那个不行”

“老百姓现在手里没什么钱,想买电视比较难,但是他们手里有粮食啊,有猪啊这就省得去买粮票了,肉票了”。

林驹立刻明白了陈辅材的思路,这个办法确实可行。

电视装配出来之后,技术学校其实没有人手出去卖电视。

电视这种大件儿,也不适合象飞碟和牛仔裤那样,在街头叫卖。

要想卖出去,就要找商店寄卖。

一是要给人家提成,二是价格也不一定满意。

如果拿来跟老百姓换东西,不仅省时省力,在价钱上还不吃亏。

从老百姓手里直接换粮食,省去了一系列的物流成本和票证成本。

“陈老师,你这个主意好,今年咱们就这么办”。

“还有一个好处,不知道你想没想到”

“陈老师,你说”。

“马家堡子一共一百几十户人家,如果一半儿人家有了电视,你想会是什么情形我想在整个绿江市,差不多都要出名了吧”

“他们是怎么出名的因为电视多啊。电视哪里来的技术学校啊。要是有记者来了,追根寻底,是不是就找到咱们这里来了”

“哦,我明白了,老陈,你是说,这就说明咱们技术学校给当地做出了贡献,对不对”

丛丽似乎明白了陈辅材的思路。

“你说对了一半,其实咱们学校还有别的好处,有了这一条,学校就出名了,上了报纸,别人也相信咱们。到这里的学员也放心”。

陈辅材的思路,跟林驹当初的在学员当中树立典型的思路,有不谋而合之处。

林驹当初之所以要在资金上扶持学员创业,目的就是打响技术学校的知名度和可信度。吸引更多的外地学员来学习。

陈辅材这个想法,其实是让本地的老百姓受惠,在本地营造口碑。可以说是对林驹典型计划的一个补充和完善。

林驹的外地典型计划,还需要自己把钱借出去,陈辅材这个本地计划,不仅不需要自己出钱,在经济上还更加合算。

这样一里一外,就把技术学校的口碑竖立起来。

如果将来再有报纸、电台、电视来采访,技术学校的知名度就彻底打响了。

不仅能吸引学员,还可能获得官方的大力支持。

到了那个时候,技术学院就彻底站稳了脚跟。

“陈老师,行啊,你这招高明啊。等上班之后,我就跟林校长和黄主任好好研究一下。来,就为了你这个建议,我敬你一杯,杯中酒,干了”。

“好,干了”。

“怎么样林老师,我家老陈不简单吧”

丛丽得意洋洋的样子。

你家老陈他什么时候成了你家老陈

哦,他俩一定在一块儿那个了。百分之百是,怪不得我觉得他俩互相瞅着的眼神儿就不对呢。

孤男寡女的,干柴烈火,这些日子这里又没有别人,他俩要是不那个才怪呢。

“丛老师,你说什么呢”

陈辅材假装发怒道。

“陈老师,我觉得丛姐说得好。你俩一个未娶,一个未嫁,到了一块儿,我觉得正好。早点把婚事办了,学校帮你们办”。

“你个小毛孩子,你懂个什么”

丛丽拍了林驹脑袋一下。

就你们男男女女那点事儿,我什么不懂还小毛孩子你才小毛孩子呢。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好不好

第219章 家访

安东省西部,福运县孤家子乡大孤家子村。

技术学校第一期家具班学员袁玉生的家,就在这里。

去年冬天,他顶着家里的巨大压力,以绝食相威胁,逼迫父母拿钱,供自己到三道河技术学校学习家具制作技术。

他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那里的一个半月时间里,拼命学习。

几乎每一天,他都是起床最早的,睡觉昨晚的那一个。

别人晚上看电视的时候,他不看。躲在宿舍里面,不是看书,就是画图。

白天上课的时候,他恨不得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一有时间就向老师请教。

在实习的时候,他也是干活最卖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