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2(1 / 2)
到康熙却不可能知道自己能活多久,要不然前世也不会这么快就立下太子,虽说有诸多政治因素在,但这也足以表明康熙很早就开始考虑继承人的事情了。
云瑶想到这层关节,便有些明白了康熙今日说这些话的目的。
而康熙也无意多说这个话题,离开长生住的地方之后,来到了云瑶宫里,又转而说起了凌泰的事情。
“凌泰如今已过了府试,明年可有参加会试的打算”
云瑶有些吃惊于康熙的思维变化之快,但不影响云瑶接话,便对康熙说道:“皇上,臣妾没有记错的话,明年不是会试的时间吧”
康熙闻言,笑了笑说道:“朕明年准备开恩科,所以明年也可参加会试”
云瑶听了康熙的解释不由思考起了康熙的用意,其实以凌泰的年龄,能够过了顺天府府试已经算是侥幸了,云瑶也了解凌泰的学习进度,对于会试,凌泰的水平只能说一句勉勉强强,康熙既然说起这件事,应该早就知道凌泰的水平才对,怎么又拿这件事来问她呢
因此云瑶只能试探着说道:“臣妾与凌泰不一起读书很久了,臣妾也不知道他的具体水平是否达到了会试的标准,若是会试落榜那就有些丢人了”
云瑶的话让康熙不可置否,康熙说道:“爱妃太过小看凌泰了,凌泰的水平也不差,想必会试对凌泰并无难度。”
云瑶听见康熙这么说不由有些诧异,云瑶又不是不知道凌泰的水平,康熙这么说无异于是睁眼说瞎话,凌泰的水平若是参加会试,就算侥幸考上,也不过是一个三甲同进士。
这也是图海以及她阿玛不急着让凌泰考试的原因,就连这次去考府试,云瑶都不得不承认,多半是有她的原因在,凌泰这么早出头应该也是为了让她在宫中好过一点,少受一些非议罢了
所以对于康熙的异常,云瑶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云瑶还是顺着康熙的话说道:“若是皇上认可凌泰的水平,那臣妾就放心了。”
康熙闻言也满意的说道:“爱妃放心,朕也看过凌泰在府试时候的试卷,在满人里边,凌泰的水平算是数一数二的了”
云瑶闻言笑道:“皇上也太高看凌泰了,不说别的,只说明大人家的公子,水平都比凌泰高得多,凌泰何德何能比得上其他的俊杰”
康熙听见云瑶提到纳兰成德,也有些诧异的问道:“爱妃也知道容若的名声”
云瑶闻言有些害羞的说道:“皇上见笑了,纳兰性成德在咱们满人家里名声极好,臣妾舅舅就多次引用这位纳兰公子为榜样,激励凌泰,臣妾哪能不知道他的大名”
说话时云瑶差点把纳兰成德的名字说错,如今纳兰成德还没有因为避讳太子胤礽的小名保成,而改名为纳兰性德,云瑶差点儿就忘了。
康熙闻言哑然失笑,道:“朕竟是不知,容若的名声已经传了这么远了”
云瑶见康熙对纳兰容若十分亲近,也说了两句好话,道:“臣妾都对纳兰公子的名声有所耳闻,想来他的文采也是一流,只是,臣妾倒也没有听说过纳兰公子考科举的事情皇上可知为何”
云瑶知道纳兰容若的名声,自然也知道纳兰容若是明年才参加顺天府府试,且一举成功,又于次年再次参加会试,成为二甲第七名进士,而康熙与纳兰容若想来亲近,对于纳兰容若的学问也十分了解,云瑶这么问想必能让康熙高兴不少。
让云瑶意外的是,康熙竟然并不怎么了解纳兰容若,反而有些疑惑的问道:“爱妃对容若的事情倒是十分关注,只是朕也不知道容若是如何想的”
这些云瑶也没话可说了,不过此时云瑶才忽然想到,康熙与纳兰容若十分亲近的原因是因为在纳兰容若考中进士之后,康熙特意命令纳兰容若担任三等侍卫,日日伴驾才得了康熙赏识。
此时纳兰容若才不过只是一个与皇家沾亲带故的公子哥,康熙此时顶多有些欣赏纳兰容若,但在他还没有考中进士之前,康熙对他并没有太大的看重。
想明白这一茬,云瑶才恍然大悟,连忙对康熙解释道:“臣妾当初听遏必隆大人以前那位夫人说过皇上十分看重纳兰公子,看来是臣妾消息有误了”
康熙听了笑道:“这等消息爱妃竟然也相信,朕记得遏必隆的夫人是英亲王长女,也是容若的姨母,想来也是她爱护侄子的缘故,不过朕确实不怎么了解容若,只知道他算是咱们满人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俊杰,不过他和凌泰一比,毕竟没有参加科举,就有些落入下成了”
云瑶闻言,十分心虚,把凌泰和纳兰容若这个名留青史的才子比较,云瑶就是再自大也不敢说这些话,若说凌泰比纳兰容若还强,就连云瑶自己都不相信
因此云瑶十分谦虚的对康熙说道:“皇上谬赞了,纳兰公子才是一时俊杰,凌泰也不过占了年纪小的缘故,才让皇上这么称赞,若说凌泰比纳兰公子强,臣妾也不敢这么认为。”
康熙却只是当云瑶谦虚,说道:“爱妃不必谦虚,以凌泰的年纪,能在这个年龄考中举人在汉人里都很少见,更别提咱们满人了。看那些汉臣们怎么说咱们满人不通教化,等到凌泰成了进士,应该就没人说满人不识笔墨了”
康熙说道最后十分高兴,显然是觉得凌泰的存在让他这个满人出身的皇帝出了一口气
云瑶见康熙语气里觉得凌泰的存在压了汉人一头,才有些恍然大悟。康熙之所以眼巴巴的盯着凌泰,想让凌泰明年参加会试,是想证明满人并不都是不通诗书之人,这其中也有着巨大的政治利益。
毕竟清朝统治的大多都是汉人,那么科举上就必须有满人存在,这样一来,能让汉人对朝廷的认同度更高。
云瑶记得上一世,纳兰容若之所以这么出名,未尝没有这个原因,康熙恐怕也有这个意思,纳兰容若身边交往的也大多是汉人,缓解了不少汉人对满人的敌视情绪。
而凌泰如果考中进士,一来能让满人们开始重视科举,毕竟满人大多数都是以军功出仕的,可只有马上打天下,没有马上治天下的,康熙无疑也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凌泰就是满人一个榜样,也希望满人里出现更多的文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