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07(1 / 2)

加入书签

朕也蒙骗你吗”

安亲王也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连忙跪下请罪,不过安亲王到底也是桀骜之人,不服输的将折子打开看了一眼,如遭雷劈的安亲王终于发现自己似乎真的做错了。

对于呆愣住的安亲王,康熙可没有什么好心思,直接道:“安亲王御前失仪,着夺其亲王爵,降位郡王,以儆效尤”

对于这么大的惩罚,虽说安亲王心有不服,但是朝堂上其他人可没有给他说情的意思,安亲王最后只能脱帽谢罪

在这种情况下,众人自然都知道这个时候的康熙不好惹,所以接下来议事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个不小心被皇上削了王爵,虽说安亲王,哦,不对,安郡王是自己犯了错,但这些宗室们也难免兔死狐悲啊

在闹了这一出之后,康熙直接同意了图海的奏请,将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作为太皇太后最后的封号。简称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几乎是皇室最高的长辈,所以她的葬礼办的格外的大,康熙也不吝啬这一点儿死后哀荣给她。

但是在提到孝庄文皇后的陵墓的时候,这场小朝议就卡了壳。

首先是宗室里边的宗人令先提出来,说道:“启禀皇上,太宗的陵墓如今在盛京,若是将太皇太后的棺木送到盛京葬在太宗皇帝身边的话,可孝端文皇后已经和太宗合葬,那太皇太后是不是该另起一陵”最后这句话宗人令问的小心翼翼。

说到这个话题,那些小虾米都明智的闭上了嘴。众人都知道孝端文皇后不仅是太宗皇帝的原配,更是孝庄文皇后的姑姑,于情于理来说,都不能让孝庄文皇后的葬礼越过孝端文皇后。

可问题是既然皇上决定大办太皇太后葬礼,那他们先天就有了限制,这葬仪怎么也大不了啊

而康熙此时也才知道还有这个问题,不过康熙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讳的让太皇太后越过孝端文皇后。

但康熙忽然想起了太皇太后临终时的遗言,康熙不由怀疑,是不是太皇太后临死也不愿意让任何人压在她头上,包括她的姑姑哲哲皇后,所以才宁愿葬在先帝一旁。

康熙想到这不由揉了揉额头,然后挥手说道:“太皇太后临死前有遗言,说是不好打搅太宗,便葬在孝陵,就以太皇太后的遗言办吧”

康熙话音刚落,底下众人的表情就如同刚才的云瑶一样,个个都不知道说些什么。而图海听见太皇太后临死前竟然还有这样的遗言,不由深深皱起了眉头。

图海上前说道:“启禀皇上,先帝陵墓才建立不久也不好轻动,想必太皇太后也不愿打搅先帝不安,所以奴才的意思是不如让太皇太后灵柩暂安在京东清东陵,并将太皇太后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待到合适的机会,再让太皇太后入土为安”

本来还有人怀疑图海是不是和太皇太后达成了什么交易,但图海的话一出来,众人都觉得图海是人狠手黑,让太皇太后死后都不得安宁啊

什么叫合适的时机再安葬,有了这句话,就算康熙拖到他驾崩之后不安葬众人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康熙闻言也直接答应了,说道:“爱卿所奏,正和朕意,朕就同意爱卿所请。”

这让朝堂上所有的人都看清楚了,皇上对太皇太后只是面子情罢了。

但众人也说不出什么坏话来,毕竟太皇太后临死前来这么一招实在是太恶心人了,明明顺治的死和太皇太后脱不了干系,可太皇太后竟然还要葬在顺治皇帝旁边,也不怪皇上和图海为此折腾太皇太后。

第三百四十四章 朝堂动向

康熙的决定在前朝后宫掀起了一片波澜,但凡有点儿敏感的人都知道,太皇太后临死前的遗言彻底惹怒了康熙以及当初效忠先皇的一众人等。

当初以图海为首的先帝臣子,好不容易将害死先帝的太后给废了,碍于太皇太后是先帝生母,当今皇上的祖母。他们也不能咄咄逼人。

但这不代表他们对太皇太后一点儿心结都没了。太皇太后临死前说要葬在先帝旁边,可算是点燃了这些人心里的怒火。所以他们对于图海给康熙提的建议一点异议都没有。

说到这,就要介绍一下这些对顺治帝忠心耿耿的臣子的组成,当初顺治登位之后,少年天子自是有一番抱负。

而顺治在执政期间,多重用汉官,不是一味的偏袒满人,所以顺治手底下如范文程等汉官确实不少。

但是顺治驾崩前的遗诏却让这些人被打落深渊,诏书名为遗诏,实为罪己诏,诏书中共罗列十四条罪过,主要是未能遵守祖制渐染汉俗,重用汉官致使满臣无心任事,几乎完全否定了他自己一生中最有光彩的政绩。

而这份诏书的公布,让之前顺治提拔的臣子们,特别是汉臣,都因为这道诏书而前途无望。

这份诏书的真实性很让人值得怀疑。再加上遗诏公布前先奏知皇太后,而遗诏的主要起草者王熙事后也对此守口如瓶。

因此,效忠顺治的一干臣子都十分怀疑这是孝庄太后假借皇上之名拟定的诏书,只是没有证据罢了。

而这些人随着图海搭上康熙这条船,才渐渐缓了过来,在朝堂上也有了一席之地。不过碍于如今康熙向满洲大族以及宗室妥协,他们这些汉官在朝堂上仍然是地位不高,不过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而图海这种被顺治一力提拔的满人,因为身后并没有大族支撑,所以对顺治大力钳制那些满洲大族还有宗室势力的行为并没有什么怨言,所以也和汉官们走的越来越近,图海与范承谟的交好便是明证。

也是因为太皇太后去世,这些人觉得好时候到了,纷纷上书弹劾与太皇太后有关的人,不过他们也是学乖了,再加上之前还有图海的警告,他们只将矛头对向那些不是特别重要的小喽啰,对核心人物的弹劾也只有无关痛痒的几条。

康熙应该也是被太皇太后的态度给激怒了,对于这些弹劾的态度都是一概查办相关人物,可以说这阵子朝堂上一点儿都不平静。

在这场风波愈演愈烈的时候,图海又进宫觐见了康熙,劝康熙收手。

图海的来意让康熙有些惊讶,问道:“爱卿为何会劝朕”康熙以为对此最乐见其成的应该是图海才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