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9(1 / 2)
功一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康熙哪怕这阵子对常宁的感官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明面上康熙的表面功夫做的还是不错的,而且就算康熙记恨恭亲王,也不会下作到因此而苛待一个小女孩
康熙刚因为恭亲王的事情而对梁九功升起的好感这会儿就降了不少。本来康熙还觉得梁九功是个可造之材,可如今看来,梁九功也就只有忠心这一条比较值得称道了
站在一旁的梁九功并不知道这一下子康熙对他的评价降低的很多,但是梁九功也不是蠢货,在听见云瑶话里的疼惜之后,梁九功就知道自己失算了
梁九功本来打算着利用恭亲王长女的事情,表达他对恭亲王的不喜,以证明对皇上的忠心,但这一招在皇后面前失效了。
梁九功没有想到,告发恭亲王是图海,但他的外甥女皇后却对恭亲王长女疼爱有加,这让梁九功心慌意乱,梁九功算计了一切,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此时的云瑶虽然已经从图海信里边知道,图海要提前揭开恭亲王与吴三桂等人之间的秘密,但没有想到这件事竟然会造成这样大的结果,皇上竟然因此不但厌恶了恭亲王,似乎还迁怒到了乌希哈身上。
是的,云瑶心思敏锐,自然发现了康熙刻意忽略了乌希哈的存在,甚至,梁九功对乌希哈身边伺候的奶嬷嬷的态度也让云瑶记在心里。
云瑶不由有些愧疚,说实话,自从乌希哈来到云瑶面前,云瑶对乖巧可人的乌希哈还是十分疼爱的,哪怕比不过茉雅奇,但这份疼爱也不是假的。所以在看见乌希哈在乾清宫中的处境的时候,心里不由十分的愤怒。
不过云瑶到底也知道乌希哈的处境和康熙的态度息息相关,所以云瑶也不好直接对康熙说。
反而警告的看了梁九功一眼,说道:“年龄更小的茉雅奇还有阿克敦都没事,偏偏是长生还有乌希哈有恙,本宫看来他们两个身边的奴才也该换了,梁公公你说是不是”
对于云瑶的警告,梁九功自然不敢不听,连忙告罪道:“奴才身为乾清宫大总管,没有发现这些事实在是奴才失职,还请娘娘恕罪”
梁九功自然知道云瑶可不是让他换两个小主子身边的人的,而是告诉他知道他动的手脚,让他不要在做什么。
对于云瑶,梁九功还是十分忌惮的,哪怕康熙还没有发话,梁九功也知道皇上绝不会偏向他的。
毕竟这种事说起来实在是不好听,就算恭亲王真的谋反,皇上苛待一个小女孩都会被人议论,更别说现在恭亲王还没露出什么反意了
而且云瑶毕竟还是皇后,在太皇太后去世之后,她就是真正的后宫之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皇上还特别看重皇后,梁九功可知道皇后和皇上的关系有多好,梁九功自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撞上枪口。
梁九功十分识时务的样子,也没让康熙愤怒,而且他也觉得梁九功之前做的太过分了,康熙也有几日没见过乌希哈,也发现乌希哈比生病的长生似乎还瘦,要知道乌希哈可比长生大啊
康熙心里边不由有些愧疚,对于云瑶维护乌希哈的行为没有半分质疑,甚至还觉得云瑶是慈母,对云瑶更加看重了几分。
而云瑶在看过几个儿女之后,见他们似乎都有些困了,就连忙让伺候的人把他们带下去了。
因为正处在太皇太后孝期,所以云瑶和康熙用的午膳都是素食,而云瑶这阵子因为实在太过疲累,反倒没有了什么胃口。
康熙见了十分担心的说道:“瑜儿多用些才好,你这阵子也消瘦了不少”
云瑶闻言摇了摇头,表情不怎么好看,转而对康熙说了另外一件事。
云瑶表情凝重道:“皇上,今日臣妾额娘进宫的时候,说舅舅让臣妾劝劝皇上”
云瑶说到这,康熙就挥手打断了云瑶接下来说的话,有些不耐烦的说道:“瑜儿不必说这些,朕心里有数”
云瑶见康熙似乎心里十分抵触的样子,不由叹了一口气说道:“皇上,臣妾不知道究竟是何原因,让您对太皇太后的葬仪不管不顾,臣妾也不懂那些朝堂大事的利害关系。
可臣妾却知道一点,或许太皇太后她做了不少伤害您的事情,可太皇太后终究把您一手扶上的皇位,不管太皇太后有什么样的算计,但她对您的养育之恩却是不可抹杀的。
都说人死如灯灭,臣妾也听说一个人死后,时日长了就会忘了这个人的坏处,转而想到她身上的好处,臣妾不希望您将来会后悔没有送太皇太后最后一程。
哪怕是为了太皇太后养大您的情分,您于情于理都不该对太皇太后的丧仪如此的漠视,”
不怪云瑶如此的苦口婆心,如今后宫里已经有了不少流言存在,哪怕云瑶也不敢轻易忽略。
云瑶身为皇后,虽然比其他妃子权力大得多,可相应的,云瑶必须负担起身为一国皇后的责任。身为皇后要时时劝诫皇帝身上的错误,但云瑶可不会像那些比较强势的皇后,直愣愣的对康熙劝诫,云瑶只能以情动人。
说实话,在太皇太后这件事上,云瑶现代人的意识告诉她以仇报仇以怨报怨才是正确的,康熙这么做才大快人心。
可现在是古代,特别是康熙前不久还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理念,这会儿康熙的作为已经打了自己的脸,古代人可不讲究什么快意恩仇,就算是被害死的顺治皇帝也是太皇太后的亲儿子,论起理来,康熙还真的不占优势。
对云瑶的劝导,康熙并没有什么感同身受,毕竟他现在完全沉浸在太皇太后间接害死先皇的情绪之中。
不过康熙也知道,云瑶和太皇太后非亲非故,之所以这么苦口婆心,无非是担心那些流言蜚语伤害到他。对此康熙自然很是受用。
这个时候康熙也冷静了下来,没有了之前任性的冲动,知道自己之前还是冲动了,所以便顺坡下驴,温声对云瑶说道:“瑜儿说得有理,是朕偏颇了,朕一会儿就和瑜儿去慈宁宫。”
云瑶闻言大喜,谦虚的说道:“臣妾不过是尽了本分,当不得皇上如此夸赞”
第三百四十七章 蠢蠢欲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