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8(1 / 2)
位者来说十分忌讳的。
康熙可不相信诺敏所谓的无意中将他要册立太子的事情泄露了出去,这里边要是没有一点儿猫腻,康熙都能把自己头拧下来当球踢。
所以说见图海真心实意的想要让诺敏离开京城,康熙也松了口气。
康熙好言安慰了图海几句,便同意了图海的决定,将诺敏外放到了地方上,至于是那个地方,康熙并没有插手,任由图海自己决定。
等图海退下之后,康熙又想着这件事,就去了坤宁宫。给云瑶说了图海所求以及诺敏的事情。
云瑶闻言也十分的惊讶,不过想到前世自己这个表哥的性格,也就不奇怪他今日落到这个地步了。
诺敏为人极为圆滑,而且心性薄凉,这也是前世在图海死后,诺敏能安生的将图海留给他的爵位传下去的原因。而云瑶也因为诺敏不愿得罪钮祜禄一家,不再有宫外的人支持,进而在宫中十分艰难,后来断送了性命。
但这一世不同,图海忽然受了康熙看重,影响到了诺敏,使其性格多了些猖狂,恨不得将天下的好处都弄到自己手里,但偏偏心性不定,见小利而忘大义,算得上是小人一个了云瑶对诺敏还真没有什么好印象。
康熙再给云瑶说完之后,发现云瑶脸上毫不意外地表情,不由有些好奇的问道:“瑜儿似乎并不意外”
云瑶见康熙忽然说起这个,不由一愣,不过诺敏终究是他的表哥,云瑶也不好多加评价,只能含糊着说道:“舅舅性情忠直,自是看不得诺敏表哥这样,所以臣妾才不奇怪”
康熙听云瑶这么说,也知道云瑶不好对诺敏的事情多说,就一笑而过了
说罢这件事之后,康熙又旧事重提,说起阿克敦立为太子的事情。提起这个,云瑶心中不禁有些担心的问道:“皇上,臣妾听闻朝堂上有人反对此事”
康熙闻言,表情却黑了下来,不过这种情绪并不是针对云瑶,而是那些在暗中煽风点火的人。康熙这段日子听到的风言风语比云瑶知道的要多多了。
康熙哪里会不知道,那些世家大族自然是希望留着自家血脉的皇子登上太子之位。所以才会借机反对阿克敦被立为皇太子。
可当初太皇太后在世时,就担心康熙后宫的人家世太好,会威胁到蒙古后妃的地位,所以除了赫舍里皇后和钮祜禄妃外,其他的人都没有家世特别好的,而且那时候朝堂上好多人都不怎么看好康熙,所以也就没人敢拿自家的嫡女轻易下注。
等到了现在,康熙也觉得自己后宫中的人家世还是不要太好了,钮祜禄贵人就是前车之鉴,他的后宫就会永无宁日,而且康熙自身的性格决定着他根本不愿受制于人,所以康熙也没有打算将这些世家大族精心培养的女子收入宫中。
如今康熙渐渐把持住了朝政,世家大族们自然对康熙这个香馍馍有了念想。若不是如今是太皇太后的孝期,那些人都恨不得将宫里边塞满他们各自家族的女儿。
康熙对于这些见风使舵的大臣们早已厌烦,觉得这些人分明是想操控他的一举一动,便更加坚定了要立阿克敦为太子的决心。
只是康熙年底打算在三藩的事情上更强硬些,甚至做好了打仗的准备,但军队里那些可以用的将领们大多出身在世家大族,为了安抚这些人,康熙也不能不管不顾的发脾气,只能就这么在朝堂上僵持着。
不过这次康熙来云瑶这里还是有一件事要办的。其实这次在朝堂上闹的僵持的家族里,并没有钮祜禄家族的存在,就算是有,也只是几个小喽啰。
所以康熙为此,也得给钮祜禄家族一点儿甜头,这里说的并不是云瑶家,而是以遏必隆为首的那一支。
康熙沉吟了片刻,对云瑶说道:“瑜儿,近日遏必隆病重,朕想着让钮祜禄贵人晋位,也算嘉奖老臣了”
云瑶闻言有些诧异,道:“遏必隆病重了”然后又道:“皇上的意思臣妾明白,就算皇上不提,臣妾也要说的,毕竟钮祜禄贵人也是大家出身,若是一直是这样的位分,少不了有人要说臣妾一声刻薄,皇上这么做,也算是为臣妾解了围。”
康熙听了有些感动,康熙自然知道有人会因此而诟病云瑶,但这点儿诟病对云瑶来说无关痛痒,云瑶提起这个不过是为了给他一个台阶下罢了
所以康熙便向着云瑶保证道:“瑜儿放心,朕保证无论如何钮祜禄贵人都不会越过瑜儿的”
云瑶听完一笑而过,倒也没说信不信,反而问道:“皇上,不知您准备让钮祜禄贵人晋位到何种位分”
康熙闻言,想了一会儿便道:“钮祜禄贵人到底是犯了错才降位的,不好让她恢复原来的位分,那就晋升为嫔吧”
云瑶闻言倒有些诧异,劝道:“皇上,这位分是不是有些太低了钮祜禄贵人到底也陪了皇上这么多年就是给钮祜禄贵人议定一个封号也好啊”
康熙听了也有些摇摆不定,思考了片刻,才道:“瑜儿说的也有理,就晋其为瑾嫔吧”
云瑶闻言想了想,问道:“到不知皇上说的是哪个瑾字”
康熙闻言语气一顿,说道:“是谨慎的谨,希望她能记住之前的教训”谨,慎也。说文,更有恭敬的意思,这个字也是康熙敲打钮祜禄贵人的意思。
云瑶看康熙表情不太对,便笑道:“臣妾还以为是握瑾怀瑜的瑾呢”
康熙闻言一笑,说道:“朕怎么会忘了瑜儿名字的来历呢若让谨嫔用这个字,岂不是冲撞了瑜儿的名字,朕还没那么糊涂”
云瑶闻言默默的盯了康熙一会儿,才笑道:“皇上记得才好呢”
看见云瑶这幅作态,康熙哪能不知道,刚才他分明漏出了马脚。说起来要不是云瑶提起,康熙还真的一时忘了其中的分别,不过在云瑶提起这件事的事情后,康熙一下子就警醒了过来,谁知道还是没有瞒过云瑶。
康熙见到这种情况自然只能伏低做小,希望云瑶忘记他的疏忽。
云瑶也见好就收,继续说道:“皇上既然有意要施恩于遏必隆,臣妾觉得,谨嫔的份例也不好只是嫔位的份例,臣妾就请求皇上,将其份例提升为妃位的待遇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