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四十二章孙坚之死(1 / 2)

加入书签

初平三年,正月下旬的一天,贾诩走进了张恒府邸。

随后,书房中便传出张恒震惊的声音。

“什么,孙坚死了?!”

贾诩点了点头,嘴角带着一丝苦笑,眉眼间满是无奈。

说实话,这个结果他也没想到。

“怎么死的?”张恒赶紧问道。

“被袁术大军突袭,万箭穿心。”贾诩答道。

张恒立刻皱起了眉头,“因为传国玉玺?”

贾诩再度点了点头。

张恒叹了口气,重又坐了下去。

一代名将,江东猛虎,居然就这么死了。

而且还是死在自己人手中,着实让张恒有些唏嘘。

事情还要从半个月前说起……

得知孙坚攻破雒阳后,袁术自然大为欣喜。

毕竟孙坚再强,也得依附于他。孙坚攻陷洛阳,首功却是他袁术的。

只是彼时李儒早已带着天子迁都长安,并且将能带走的都带走了。

至于带不走的,也只能放任自流。

李儒还不至于像历史上的董卓一样,将雒阳烧了个精光,他还没那么残暴。

可最终雒阳的百姓,也没逃过这一劫。

孙坚的部队虽然作战勇猛,但那全是靠着孙坚的个人魅力,以及他舍得分钱的行事作风。

至于军纪,真就和西凉军没什么区别,烧杀抢掠只当寻常。

广成关前,段煨的部队阻挡孙坚大半年,损失惨重不说,全军都憋了一股火。

如今雒阳告破,这些士卒再也把持不住。

在孙坚的默许下,士卒开始冲入百姓家中抢夺财物,烧杀抢掠。

不仅是平民百姓,就连一些士族公卿也未能幸免于难。

之前李儒迁都长安之时,这些人死活不愿意走。时间紧迫,李儒也就没管他们。

可如今,他们数代辛苦攒下的家业,成了孙坚的囊中之物不说,最终连自己的性命也没保住。

数百年的都城何等繁华,居住其间的人家又是何等富庶,最终却付之一炬。

正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如今的雒阳城,也正应了这句诗。

春日的蒙蒙烟雨中,曾经的繁华化作一片片废墟。

在孙坚的默许下,这场劫掠的规模逐渐扩大。

人的贪念是没有止境的,有些士卒抢着抢着便觉得不过瘾,最终把目标瞄向了那座屹立百多年的皇宫。

在法不责众的心理趋势下,这些士卒终于鼓起了勇气,向着南北宫挥舞起了手中的利刃。

等孙坚得知消息赶到时,已经晚了。

皇宫被大肆破坏,宫中所有值钱的东西被洗劫一空。

建设耗费日久,但破坏往往只在一瞬之间。

望着眼前的残垣断壁,孙坚大怒。

他虽然默许手下人劫掠百姓,却始终自认为汉臣,怎能做出这种大不敬之事!

暴怒之中的孙坚,当场拔刀斩杀了领头之人,又下令将一同冲入皇宫的士卒一并斩杀。

事已经做下了,便只能想办法补救。

于是孙坚对外宣布,雒阳如今的惨状,乃是朝廷西迁时的罪过,跟他毫无关系。

为了体现自己的无辜,他更是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以太牢之礼祭祀历代天子,将被士卒毁坏的牌位又摆了上去。

不得不说,身为凶手的孙坚如此惺惺作态,倒是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祭祀过后,孙坚再度下令,让士卒清理修建被毁坏的皇宫。

然后,士卒就发现了一件物品,并将其献给了孙坚。

打开盒子的那一刹那,饶是江东猛虎,也不禁瞳孔一缩,差点都站不稳了,双手也微微颤抖起来。

因为盒子里装着的,赫然是传国玉玺!

大概是历代天子都被气迷糊了,根本分不清忠奸善恶,居然将这等神物赐给了罪魁祸首!

李儒留下这玩意儿,自然是有用意的,但孙坚却不这么认为。

他反而觉得这是冥冥之中上天的意思,甚至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瞧瞧现在的世道,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天子暗弱,朝廷无力。

汉家四百载的国祚,怕是要走到尽头了。

若真注定要改朝换代,凭什么不能是我来做?

手中的传国玉玺,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这是天命所归!

不得不说,作为中央集权的王朝,朝廷是不能衰落的。

一旦衰落,正统性受到冲击不说,一些原本不敢冒头的牛鬼蛇神就都出来了。

孙坚心中生出这个想法之后,便再也抑制不住,严令士卒不准透露消息的同时,却又找来了心腹之臣商议。

这些将领,都是跟着孙坚南征北战的老将,自然对他忠心耿耿。

孙坚话还没说完,众人便立刻表示此乃天意,不得不为!

得到亲近之人的肯定后,孙坚更加坚定了信念。

人这种生物,一旦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眼界自然就会变窄。

此刻的孙坚,就是最好的写照。

天命所归是不错,但也得有相应的实力。

在众人的强烈建议下,孙坚决定封锁消息,暗中积蓄实力,只待飞龙在天的那一刻。

可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袁术也不是什么大度的人,一早便在孙坚军中安插了自己的眼线,以便随时掌控孙坚的动向。

所以,袁术很快得到了消息。

事实上,不仅袁术得到了消息。

在某些人的推波助澜下,很多人都得到了消息,比如徐州。

这下不仅孙坚慌了,连袁术也慌了。

本来天下人不知道,两人都以为自己能独吞玉玺。

现在倒好,弄得沸沸扬扬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