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四十五章孙策来投(1 / 2)

加入书签

事情总会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生意外。

以前张恒并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道理,反而认为要尽可能地掌控局势。

但如今孙策的到来,让他彻底相信了这句话。

有些东西,虽然不可强求,却有可能意外获得。

孙策进入彭城之后,不出意外的联系了当地官府。当地官府不敢怠慢,赶忙将消息上报州府。

收到消息的第一瞬间,张恒便做出了决断——自己得亲自去迎接。

传国玉玺就在孙策手中,想要这小子心甘情愿地交出来,不笼络一番哪里行。

再者,真论起才能,孙策可比他老爹孙坚还要强一些,是个值得拉拢的人才。

更不要说孙策身边还有程普、黄盖、韩当三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将才。

彭城距离郯县,不过二百余里,张恒只带着数百亲兵随行,一路狂飙突进,丝毫不顾惜马力。

下午出发,却愣生生在午夜时分赶到了彭城县。

此时,孙策已经进入了熟睡之中。

连日来的亡命奔逃,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早就到了崩溃的边缘。

初入彭城时,他还有些忐忑,担心徐州不肯接纳他,又担心刘备会谋夺他手中的玉玺。

可真到了之后,彭城官吏却对他极为冷淡。

既没有想象中的拒之门外,也没有不怀好意的过分热情。

把他迎进门安排了住处之后,又置办了一场酒宴。

除此之外,便再也没有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但恰恰是这种态度,却意外地安抚了孙策那根脆弱的心弦,让他不再惶恐,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下半夜,彭城令带着张恒走到客馆门口。

“长史,来人就在里面。”

张恒点了点头,“开门吧。”

“遵命!”

在彭城令的命令下,客馆大门被缓缓打开。

已经这个点儿了,张恒本不想惊扰孙策,一切等天亮再说。

但转念一想,这样未免太过做作。孙策又不是几岁的小娃娃,不至于连这点事都受不住,便选择了趁夜登门。

孙策虽然熟睡了,但开门的动静很快将他惊醒。

多日被追杀带来的敏锐感官,让他从此失去了酣睡的资格。

赶紧从床榻上跳起来后,孙策心中猛地一紧,下意识就开始寻找自己的兵刃。

难道徐州要对我不利?

与他一同被惊醒的,还有程普三人,也都是同样的动作。

可等他们真的闯出来后,却看到院中站着一道青袍身影,正是张恒。

“张叔父!”

孙策失声道,脸上满是震惊。

张恒笑了,“伯符,别来无恙乎?”

孙策看了看张恒身后,只有不到十人随行,且都没带兵刃,便明白是自己想错了,赶紧扔了兵器走上前行礼。

“小侄拜见叔父!”

张恒伸手搀扶道:“快快请起,无需如此多礼,走,咱们进去再说。”

“好。”

孙策点了点头,将张恒带进了自己房间。

程普等三人,也一同走了进来。

“叔父为何会在此处?”孙策开口问道。

“自然是从郯县赶过来的。”张恒开口道。

闻言,孙策猛然一愣,眼中旋即闪过一丝感动。

郯县距此,可是足足两百多里!

自己清早才进入彭城,传递消息的速度就算再快,郯县也得下午才能知道。

可张叔父夜里就来到了,可见其一路并未停歇。

一念及此,孙策不禁自嘲一笑。

“穷途末路来此投奔,倒是劳烦叔父了。”

张恒摆了摆手,“伯符这是哪里话,我与文台兄相交莫逆,如今他……不幸卒于奸贼之手,我自然要善待于你。”

闻言,孙策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父亲的事,叔父都知道了……”

“如此大的动静,又岂能不知。”张恒点了点头道,“说到底,不过是为了那一方小小的传国玺而已,当真可笑!”

这句话立刻勾起了孙策心中压抑的怒火,只见他猛地一拍桌案,咬牙切齿道:“袁术狗贼!先父为他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也算屡有功勋。可他却不念旧情,仅为了一方传国玺便袭杀先父,当真猪狗不如!

总要一日,我要将这狗贼挫骨扬灰,为先父报仇雪恨!”

“好志向,但你打算如何实现?”张恒认真问道。

“这……”

孙策顿时语塞,神情也有些怪异。

我好歹尊你张子毅为长辈,你难道不该附和或劝慰几句,来缓解我心中的烦闷吗。

怎么还泼起冷水来了。

张恒摇了摇头,满脸认真道:“伯符,文台兄已死,家眷皆在袁术手中,你作为他的长子,只有两个选择。”

“什么选择,还望叔父赐教。”

“其一,在徐州的庇护下做个富家翁,娶妻生子,不至于让你孙氏香火断绝。”

孙策立刻激动起来,大吼道:“不,不能为父报仇,我死不瞑目!”

“其二,就是为父报仇。但袁术手握一州之地,势力庞大,麾下大军何止十万,这注定是一条漫漫长路,你可明白?”

“小侄明白,即便是死,我也要拉袁术老贼共赴黄泉!”

张恒再次笑道:“好志向,但你打算如何实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