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2(1 / 2)
人,有多少,而是要看这事,对国家,对百姓,是否有利。大众的观点,有时候虽然正确,但很多的时候,他们也未必看得清事情的本质。”
“所以我这次,倒是并不是要和大多数人对着干,而是要做我自己认为对的事。”
“如果有人认为我做的不对,那就来和我比比,看看咱们到底谁对。不妨咱们就各用各的方法,治理一方,看谁效果更突出,更能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
“咱们为皇帝做事,也不过就是求一个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国泰民安。除开这两条,空泛地说一件事是对还是错,那不过是胶柱鼓瑟,缘木求鱼。我也懒得跟这些人打嘴炮了。”
嘴炮这词,其实这时候还没有,但是秦真也管不得了,他是脱口而出。
杨彪听得他这么说,一时倒是无话。这位镇国公,向来做事强势,这时不听他的,杨彪虽然惊愕,但是却也并不太意外。
“镇国公勇气可嘉,但是,此事却后患无穷啊”
杨彪仍是忧虑地说道。
秦真道:“太尉,放心吧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以前的人也没有做过。以后的人做的事情,我们也不曾做过。”
“以后的世界,会出现的事物,可能是我们听都没有听过,也从来没有见过的呢”
“所以执着于过去成法,不敢去创新,别人稍微做出一点新奇的事,大家就赶紧去阻拦,以为这样就会天塌地陷,这种想法,是要不得的。”
“从今而后,京兆尹将会成为一个特区,我将在这里,求皇帝让我试验一下新的社会治理方式。”
“那些认为我不对的,我也会给他们一个区域,让他们去治理,看看他们治理的结果,可是会比我更强。”
“如果是这样,我甘愿认错,也甘愿认罚。否则,他们就给我闭上嘴巴”
秦真是滔滔不绝,杨彪却是听得目瞪口呆。
国家大事,还可以这样玩
京兆特区,试验田,这是什么鬼玩意秦真这真是
国家大事,岂容他这样儿戏他这不是要置百姓民生于不顾吗
杨彪虽然对秦真以前是同情的,但是这个时候听到秦真这么说,他却认为秦真这是有点胡来了。
也是,几千年后的政策,秦真这个时候,就拿出来和人们说,如果不是秦真现在位高权重,他是一下子,就有可能被人扔下油锅,人道毁灭的。
这想法也太惊世骇俗了,谁能理解
几千年后的那个人,如果不是手上有无与伦比的权力,他的这项政策,也未必能推广得开。
权力,才是一切改革得以展开的基础啊,而不是民意。
“镇国公,老夫要静静”
对于秦真的这番话。杨彪是无以对答,只能是推说脑子糊涂了,不对秦真做正面回应。
“啊,这样吗那我让人送送太尉。”
秦真说道。
“是貂蝉姑娘吗”
杨彪问。
秦真道:“不是,是小昭。”
杨彪摇了摇头,说道:“额。那算了”
说罢,他是离开秦真这里,出府而去。
这一帮子名士,真是烦人。看着杨彪离去,秦真心里想。
是不是还要找人去教训他们一顿
这些家伙,嘴炮是很厉害的,但是,治国却未见他们有什么实力。
这没有证明的能力,他们却要来对他指手画脚,简直岂有此理。
不过,好男不与女斗,他就不去特别针对他们了,免得别人说自己心胸狭窄。
这群喜欢涂脂抹粉的家伙。
三国时代的名士,可是很喜欢擦粉的呢有妇人之风。
但是秦真想要推行自己的新想法,这念头却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他是早就有了这想法。不给这个时代,带来一点儿改变,似乎也是白来了一趟啊
还是留下一点自己的印迹吧也不枉了他这穿越一场。
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改善一下别人的生存环境,也是他应该做的事情啊
不过,被人弹劾,这事还是麻烦,秦真是烦闷地握了握拳头。
第二天,朝仪之上,果然就有人开始发难。
杨彪是要知道有人要对秦真弹劾,所以先过来和秦真沟通一下的。毕竟他这个太尉,管着满朝文武,手下的大臣,要做什么事,也要和他知会一声。
不然,他什么事也不知道,然后某个官员,忽然在朝堂之上,扔出一个炸弹,波及面太大,杨彪也会不高兴的。
所以秦真这事,那些准备发难的人,事先是和杨彪说过的。然后杨彪这才来找秦真。
第一百九十四章 金殿发难
但是秦真和杨彪的沟通,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那杨彪回去,自然也不会对反对秦真的人,进行压制,于是,事情当然就是在朝堂之上爆发。
尚书华歆首先发难:“陛下,臣闻今朝中有人不顾身份,追名逐利,公然与贩夫走卒为伍,日日蝇营狗苟,入鱼肆间不避。此种丑态,朝野震动。
臣今要检举镇国公不服祖制,与商贸合营,给文武百官,天下百姓,都开了一个坏头。长此以往,朝制败坏,国家倾覆,就在旦夕间尔。望陛下明鉴。”
好家伙,就这么三言两语,秦真就祸国殃民,使国家破灭了。这些大官,真是会说话呀
但是他们的话,其实并没有什么逻辑,只是用一个危言耸听的后果,使人认识到某件事情的严重性,从而不得不被他们裹挟。
其实后果会不会像他们所说的话中那么严重,这个谁都不知道的。但是用那么严重的后果,吓一吓别人,有谁不害怕呢
比如两个人走在路上,一个人忽然执着旁边草丛之中,大喝一声,说:“有蛇”
就算旁边草丛中,什么也没有,另外一个人,也必会吓一跳的。
人是天生就会被人吓到的动物。
郎中令王夫这个时候,也是站了出来,对皇帝说道:“尚书此言甚是。臣行走商肆间,也风闻有人对镇国公此事,指指点点,甚为不敬。”
“长此下去,国家明令典章,有何可信,纲纪法度,有何可据政纪倾坏,法律不兴,此国家败亡之兆,陛下不可不慎查之也。”
他们两个,倒是都要对秦真严重追查英雄所见,略同。
但是,他们言语之中,却是又没有说要对秦真怎么处置,按说弹劾秦真,这点应该是有所涉及的。但是他们竟然没提。
想来他们也是不敢过于太得罪秦真。毕竟秦真手提兵权,他们要是说出自己的观点,得罪秦真太狠,秦真一怒,他们就有麻烦。
所以他们也是有所保留的。这种处置的后果,由皇帝自行裁决就是了,也不需要他们出来做这个丑人。
但是其实他们出面弹劾秦真,就已经得罪秦真了,秦真对此,可是非常不爽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