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1 / 2)

加入书签

着眼不住地点着头。

果然睡着了啊

“醒醒”他戳了她一下。

“啊”夏沫一个激灵睁开眼睛,感觉嘴角有点湿,连忙擦了一下:“干嘛”

“思考出什么了”黎陆笑问。

“咳”夏沫也不知道刚才梦见什么了,舌头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然后皱着眉头严肃地说:

“嗯罪犯肯定是用了一些高明的手法,据我分析,很可能是挖地道从房子下方进入,暗中将学生们抓走了,然后用特别的技术封锁了地道口,让警察没法发现”

“怎么样你觉得有没有这种可能”她问。

“呃不太可能吧,挖地道很难实现啊。”黎陆回答。

“那可不一定”夏沫不乐意了:“破迷案,思维要大胆谁说罪犯就一定不能处心积虑、早有预谋呢挖地道虽然难,但也不是不可能吧”

“可是那些孩子家楼层最低的也住三楼啊”黎陆无情地说出了真相。

第七章 阿黄哥

空气沉默了三秒。

漫长的三秒

夏沫脸蛋憋得通红,一摆手:

“我只是帮你开放思路,随便说一种可能性,你呢你觉得绑匪怎么绑的”

黎陆微笑,然后摇了摇头。

“切,你还不是什么都没看出来。”夏沫心理平衡。

黎陆也不答话,在一旁笑而不语。

正这时,大厅电梯的门“呼啦”一声打开了,一行身着警服的人从电梯里走出。

打头的人模样有四五十岁,方方正正的国字脸,身材膀实带点啤酒肚,两手背在身后,一副官僚模样。

黎陆认得他,市局刑侦队的副队长,黄巍。

这人年轻的时候是个出了名的刑警,身为警察却有股痞气,办案有特色,对付罪犯敢打敢干,颇有一套。

年轻时,他们俩人就一起大型毒品案配合过,黎陆当时作为心理学顾问辅助警方,他展现了扎实的犯罪心理学知识,准确预测了罪犯的行踪,而黄巍则展现了他雷霆出击的手段,两人一文一武配合默契,一度在业内传为佳话,那时候大家喜欢亲切地叫黄巍“阿黄哥”。

后来听说,黄巍因为办一起案子的时候捅了什么篓子,犯了些错误。本来前途光明,结果升到了副队长就再也没得提拔了,人也变得老实了很多,成天拉着一张脸,作风越发像一些机关里混日子的老油条。

当年那个一股闯劲儿的“阿黄哥”也变成了如今老气横秋的“黄队”。

再后来,两人都成了家,很少见面了,但当年老铁的感情还在,逢年过节常会打个电话。

“哎,黄队来了”

“黄队”

“黄队”

一群人“呼啦”一声围了过去,他们大都通过新闻知道,黄巍就是主要负责这起案子的组长,想要更多的内幕资料,围拢他准没错

果不其然,这些人刚围过去,就开始七嘴八舌地打听消息。

“黄队有什么新线索了吗”

“有突破了吗”

“有没有什么没公开的资料啊”

一群人问得热闹,像菜市场赶集。

“我们也过去吧”夏沫不甘落后。

“不用吧”黎陆刚想拒绝,已经被夏沫一把拉走了。

黎陆无语,明明有那么多有价值的文字资料摆在面上不看,却非要随大流去围人家黄巍,那架势好像黄巍嘴里说出点什么机密来,他们就能破案了似的。

什么叫投机心理什么叫从众心理

正鄙视,黄巍已经大声咳嗽了两声,大手一挥:

“都安静我知道你们是来干什么的,有问题可以,一个一个举手问。”

他嗓门奇大,声音威重,一下子就把现场肃静了下来。

“我先来”一个高个子男人借助身高优势举手示意。

一个小矮个也跟着举手,结果举了手还没人家头高,果断被无视了。

“说。”黄巍应。

“黄队,我想问一下,咱们警方对罪犯的心理画像已经出来了吗”大高个问。

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所谓心理画像,是近些年来才真正兴起的一种刑侦技术,利用犯罪心理学原理,以及其他相关科学知识,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描绘犯罪人的性别、年龄、种族、职业、学历、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诸方面的特征。

本来这词外行人应该不熟悉的,但随着刑侦类影视的发达,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追剧爱好者们熟知。

不过在大多数人看来,画像的主要功能在于描绘罪犯的外貌,可以根据这个去抓人

“画像有。”黄巍开口,手一招:“小周,把画像那稿子拿过来。”

“是”一个小刑警颠颠去取稿子。

很快,小周拿着稿子就回来了。

黄巍一把接过稿子,粗声念道:

“男性,年龄25-35之间,个性孤僻,不喜欢与同性及异性朋友交往,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独居,高智商,思维缜密,学习能力强,有多年海外留学经验,宗教狂热者,有扎实的刑侦基础。身材匀称,身高165175之间,外貌有缺乏休息的劳累状,穿着讲究,很可能有洁癖。”

说完重新背起手,小周连忙把稿子接走。

一群玩家纷纷拿出手机或者本子,认真地记录着,还有些装备精良的带着dv机和录音笔。

黎陆却是忍不住摇头嘀咕:

“这哪个不争气的孩子分析的。”

他说得声音不大,但由于大家都在奋笔疾书,周围一片安静,导致他的这番话清清楚楚地传进了所有人的耳朵。

黄巍皱了皱眉,碍于警民关系,没有多言。

反倒是大门口一个男人突然从人群中穿过来,大声问:

“谁说的”

黎陆一抬头,突然“哟”了一声。

走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早上在心理学会出版社见过面的李总编,他全名李君月,现任南州省心理学会的宣传部长,同时也是南州心理学会出版社的总编。

看到他黎陆突然想起,这两年心理学会不景气,听说这李君月还自己开家个侦探事务所,想必也帮警察办事。

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没想到同一天会在这儿又碰见他。

黎陆嘿嘿一笑举起手:“我说的。”

李君月一眼瞪了过来:“怎么这位小兄弟对犯罪心理学也有研究”

“略懂,咋啦”黎陆随口应。

“不瞒这位同学,这篇犯罪心理画像正是鄙人写的。”李君月沉声道。

他的话引得周围人纷纷回头。

“哎我好像见过他,是心理学会的一个部长吧,上过电视的。”

“听说他是警方的心理顾问,去年还开了家自己的侦探事务所”

“对上次317盗窃案,他帮忙破的,新闻报过的。”

混在人群中时,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如今一开口,瞬间吸引了大批的目光。

李君月面露笑意,似乎很享受这种被认出的感觉,他两手一背,走到黎陆面前:

“你看上去还是学生吧不知怎么称呼在哪儿就读啊”

“哦,南都大学学生,路离。”黎陆答。

“南都大学,呵,好学校啊,学心理学的”李君月问。

“不是。”黎陆摇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