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71(1 / 2)

加入书签

等你尝试一下便知道了。”

相渔郎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随后到来的,就是那突兀的灵犀一指。

如枪似剑更如催命之武,孙长宁知道这是相渔郎在传拳了,心中不敢怠慢,而那种因为施展四大仙山而带来的空灵之感则越发的旺盛了。

好似无我无天,这倒是有一些像之前虞秋霖的无我剑境了,只不过还是大有差别的。

她是无我而无法,无法而无天,而孙长宁此时是知我而忘我,忘我而忘法,忘法而忘天。

四面八方皆是那种诡异的气氛,这一拳是死拳,毫无疑问,是三奇之中的丁道拳,那中消亡与寂灭的炁息简直仿佛来到了乱葬岗,相渔郎的手掌突兀的出现,在劲力的转动下,那青黑铁手宛如催命的地狱之掌。

这一招自左侧而发,孙长宁单手拍下,紧跟着一招鞭手击出,然而却打空,那劲力拍出音爆,此时第二招仍旧是死拳,自身躯右前方而发,孙长宁顿时后退半步,而那只手却如影随形,直到孙长宁一把捉住手腕,相渔郎的影子才出现于面前。

然而单手一换,身躯再度消失,这第三拳出现在右后方,却是乙道生拳

贵生贵死,然而这如万物自然一般,天行有常。

孙长宁的第七感感觉到四面八方汇聚来的危机,同样,见微知著让孙长宁能看得更加细致,此时就是如此,孙长宁明白了,这三奇之拳是已经触及了第八感的拳法,即空间之内自由来去。

放在佛门之中,正是五蕴十八界

界中拳,拳中界,天行有常,这是一种依托自然存在的拳法,并且不可被抹除,人力观天而执天拳行之,窃天权柄,听起来玄之又玄,高大上的很,但在拳经中,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

顺其自然

这真不是胡扯,孙长宁现在悟出的就是这么个理,然而这个顺其自然,和平时字面上的解读可是大有不同,这顺的,是天要杀你的规律

“三奇拳,在天地之中寻找杀门,若是生拳,则伤人不死,若是死拳,则裂身惊神,若是救人之拳,则震五脏搬其气血,不伤性命。”

第七百八十二章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看来你已经悟出了这拳法的要义,果然,能入浑天,到达见微知著者,皆不需要太多口舌与指点,我们能走到这里,对于拳的理解自然超出其余人太多太多。”

“故而浑天交手,其中拳法与寻常拳师大不相同,为的就是不让对方学去自己的招数,而浑天一旦交手,也多数以不死不休为结局,即使是会武比试,也最多点到为止,不会施展自己的独门拳法。”

“任何时候都要留下防范的招数”

相渔郎的声音缥缈起来,孙长宁此时把呼吸也开始放缓。

周围的空炁在震动,在焦躁,里面藏匿着名为拳的东西,那是伺机而动的意,带着生与死的境,再加上救与杀的劫。

玄之又玄,解之不能。

那便不需要再继续解了

黑手毫无征兆的出现,然而孙长宁这一次却把握住了脉络。

天地之中,自然之内,把自己也去顺势而为,就能寻找到其中唯一的空隙。

孙长宁无法使用第八感,但不妨碍顺着第七感找到一部分的第八感。

得第七感常驻者,必能明白第八感,但也只是明白,偶尔会有灵光一闪,或者是顺着第七感而掌握摸索,但这是需要时间的,而对于掌握第八感的强者来说,你距离他一百米还是一米,其实都没有多大的意义。

所谓第八感,就是空间感,在和别人交手的时候,超乎对方的距离想象,原本一米在对方看来可能达到一百米,而原本一百米在被影响之后或许觉得只有一米。

这和龙遁的斩五感相似,但却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东西。

第八感,即空间感,又称阿赖耶识,即是空间之意,科学上讲:

它是眼睛可以看到、手可以触到具体事物的一种力量。

佛门中,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它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它要求修行者放弃执念。由“无明”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心念一起便有一花绽放,这就是第八感的可怕,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无视距离,纵然我在东方之岛,西方荒原上一朵野花盛开,我也能知道的清清楚楚。

这当然是人力所不能达到的,不过是佛门中对于释迦牟尼的夸赞而已,但数百米,千米,万米,甚至百千里之外,都是可能的,这已经达到了开发大脑的程度,是人类所能达到的巅峰。

起源之地,只有自己的血才会感觉到,并非个人的记忆,而是血之眷恋,人非起源之地亦会被引导,此为第八感。

超出常理的解释,让人不能理解,但最后面佛门的解释则是意外的简单,而在道教内,对于这种东西的解释大概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得,无所不晓”。

而古往今来能有这般殊荣的,只有太上老君,故而这个境界也被称呼为“太上境”。

太上者,至高无上也

当然,现在的教义,不论是佛还是道,这对于至高者的称呼都是不能妄言的,就好像佛门之中不会再有人跑出来说我是某某佛祖,道教之中也不会有人说我是太上老君托生,而儒教就更不可能说我其实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本人。

这都是胡言乱语,故而对于第八感完善的人,一般以五蕴十八界,或者道法自然之人称呼,而在儒教之中,则冠上“后圣”的头衔。

孔子是先圣,孟子是亚圣,那么后来者自然不敢如此自称,故而只能算是后圣。

无声无息,这一次是贵生的乙拳,孙长宁没有避开,但是用手掌挡了下来,然而紧跟着,乙拳还没有结束,代表着贵死的丁拳就击了出来。

仿佛出现了两个相渔郎,三奇拳在此时发挥出了最可怕的力量,配合第八感,造成了空间感的错乱,这样一来,让人根本防不胜防。

孙长宁靠着第七感捕捉到蛛丝马迹,而相渔郎的第八感其实并不是完善的,他依旧被阻挡在另外一扇门外面,而此时不过是靠着三奇拳来模仿真正的第八感罢了。

他如果真的踏入了第八感,那么在孙长宁破入浑天的一瞬间,他应该就知道这件事情了。

然而事实上是并没有,故而这一次孙长宁出现,展露出浑天以及见微知著,加上第七感的境界,顿时让相渔郎吃惊不已。

孙长宁面对此时这种状况,忽然很有意思的想起曾经背过的一首古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空炁之中的微动,万物的流向,同时还有时间的走动,巨大的蝗虫趴伏在钟摆之上,吞噬着人类的生命与时光。

依照天地中杀伐炁的流向,即天发杀机时自有一道生机

反推龙遁

孙长宁忽然想到了办法,龙遁施展开来,同时引动那种天地间的恶意,这些恶意充斥着每个边角,而相渔郎感觉到了,顿时嗤笑,道:“斩五感这种招数,到现在还有什么用处”

“你的龙遁不到家,也就只能做到这种程度而已”

相渔郎的声音很清晰,但很快就变得缥缈起来,孙长宁没有理会他,而是突然把所有的恶意源头向着自己身上汇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