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2(1 / 2)
卫夺域等人几乎晕倒,卫夺城牙咬得格格作响。
这仗不是你尧王要打吗
怎么又叫早早结束此等维护国权之战。
到底是谁兵临城下
卫夺域等人稍有醒神,嗔怒的望着卫夺城。卫夺城再也不能后退一步,也本身就是桀骜的人,厉声道:“喊我,我出战”
“站住”
卫夺域叫住他,一字一句若冰凌:“兄弟,你此番出战,代表的是我卫国的脸面。”
卫夺城与他对视,又轮流与兄弟们对视,骨肉亲情在彼此冰冷的目光里,寸寸化灰。
他们巴不得自己战死,就可以少一个争夺太子之位的人。
卫夺城心如明镜,却从没有如今天这般心寒。他仰面大笑:“哈哈哈哈,我命长着呢。”
大步下城头,取长兵器上马,带着属于他的一队人,对着城外驰去。
在阵前大叫:“尧王梁未,你给我出来”
梁未微微一笑,却反而带马后退,在他身后有一个人提缰而出,是少帅穆彦。
殷若这等功夫不济的人,呆在阵营之中。关切地望着殿下回来,把殷殷目光收回。
最后一抹游离在外时,冷不防的殿下回头,捕捉了个正着。红云往殷若面上飞时,殿下抬抬袖子,哪怕他穿的是盔甲,袖子里却依然见到明珠光。
窄窄的袖子里,居然不嫌装着串明珠碍事。
殷若面上红晕顿时下去,转为怒气冲天,愤愤然把面容扭回。殿下没有说一个字,也是又欺负人了。
她告诉自己,殿下若是给自己,一定不要他的
梁未冷眼瞅着,只有往上勾的嘴角,又勾了勾。
穆彦与卫夺城大战几十回合,不慌不忙的收起长兵器,腰间抽出佩刀,那刀乌漆漆的看似不起眼,但与卫夺城的兵器格在一起,几声脆响,卫夺城的兵器断为数截。
卫夺城气得大叫一声,这把刀是他的
因此他知道锋利程度。
穆彦挥刀劈来,卫夺城一缩脑袋,发上一凉,像是簪子让削了去。卫夺城不敢恋战,也不愿意回城。
自他出城,就有他的主意。
尧王不是口口声声问他的罪名吗他往别处去,看看尧王是不是跟来
有长兄卫夺域在城上,如果放尧王绕城追击,以后问起罪来,卫夺域也好不到哪里去。
双腿一夹马,卫夺城带着人马绕城而退,大叫:“我回去搬兵。”
卫夺域见到,大骂奸猾,但不能真的放穆彦绕过他所在的这边城,无奈下令,命四门出击。
穆彦退兵,卫夺域见有机可乘,趁势而追。当天,尧王梁未退兵,回到山道之中。
第二天,卫夺域再次邀战,梁未再退,卫夺域不顾劝阻,带兵进入山道,早就埋伏在山道外,就变成在卫夺域后面的孟良固带兵夹击,卫夺域大败而回,丢下好些兵器、战马及俘虏。
梁未休整两天后,再次兵临城下骂战,押出俘虏来,增加卫国的赎金。
卫国上下震惊,卫国皇帝亲率大军而来,梁未退往山道之内。尧王殿下炸开的山体,反而成为他的屏障。卫国因好不容易救回卫夺域,轻易不敢再入山中。
此后,梁未时时袭扰,以一支大军牵制卫国大部分的兵力。扬鞭,梁未在城下大笑:“看看是你的军费高,还是本王的军费高你卫国别处的边境,都不用兵马了吗”
------题外话------
新年第二天,依然吉祥,么么哒。
谢谢票票,谢谢打赏。
第一百四十八章 ,明珠明投
不打仗的时候,梁未吩咐在出山道的地方修筑工事,依山而建,坚固无比,又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大梁国的边境线,无形中从白虎岭覆盖千里大草原,挪到卫国的边境线面前。
从距离上看,可以和卫国的第一座边城大眼瞪小眼。
卫国君的视线之内,也就看得清楚,大梁国新的边城一砖一瓦一块石头的高出来。
他气的浑身哆嗦,对着身后的儿子们和大臣们骂道:“要你们无用朕要你们有什么用”
卫夺廓嚅嗫道:“这都是夺城惹出来。”
卫夺域暗推他一把,卫国君的杀气狠狠瞪向卫夺廓,狰狞道:“夺城刺杀尧王,为的是巩固本国在丹城的地位。他敢前往,何错之有你呢你有脸指责他,你倒给我出去退兵”
“咣当”
大梁国垒巨石的响动毫不掩饰,传上城头后,卫国所有人的面色更加难看,也就没有人指责卫夺城。
大梁国的边城都盖到咫尺之内,现在再怪卫夺城,哪有用
相较于卫国的气怒,殷若雀跃有如孩童。她每天爬到山上,在夏日的山花烂漫中,看着新边城一点点的出来,看着卫国的城池黯然无光随便一看,卫国不会好过。
殷若的心情每天都好。
有时候,也不甚计较殿下当众的情意绵绵。
这一天,见到远远来了一队兵马,殷若头一个笑道:“又来了人手。”带着青鸾、后来又到身边的马大牛二和众小厮,笑逐颜开的往山下跑。
哪怕看到来的人手不多,但也是人手啊。
“那是谁”
马车里的司秋芸见军营到了,早早的往外面看,既指望先看到殿下,也指望看到银三的容貌。
一看。
一个美貌的小子在簇拥中奔跑。
司秋芸本能的认定,这是银三,这是黑施三。
扮成小子俊不可当,司秋芸高打警惕。
金丝生怕司秋芸认错人,把她的一个丫头暂送给司秋芸。做贼也有几个一心一意的,叫金钿的这个丫头因金丝的缘故,对银三姑娘恨之入骨。
原本,金钿也有侍奉殿下的那份,现在全没了。
骑在马上,不离马车左右的金钿即刻回话:“司姑娘,那就是银三您看,她又扮上小子哄殿下了。”
司秋芸怒从心头起,喝命:“让她跟在车后,我有话要问她”
她本想在这里问,但还没有到军营,银三纵然丢人也不算大。还有一点,殿下不在这里,或者说离殿下的耳目较远,殿下听不见。
司秋芸在路上就盘算好,她斥责攀龙附凤的民间女子,太后知道只会高兴,认为司秋芸维护皇家尊严。做的对,理当让殿下知道,让殿下看到自己的提醒。
还有呢,如果殿下不悦,司秋芸也能及时看到,并及时写信给太后,这算丹城银三魅惑殿下的铁证。
看吧,殿下连对的话都不愿意听了。
司秋芸就出来这句话。
司家有人传给殷若,目光冷冷的,神色也不好,殷若等人都愣住。等来人走后,青鸾问兰行:“这是谁啊”
兰行小声道:“镇国公府的人,他传大姑娘的话,是司家的大小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