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1 / 2)
月奴也实在咽不下这口怨气”
“你以为我愿意吗”薛绍都翻起了白眼,心说要不是武则天用心深远出这馊主意,我八辈子不想去这种人家串门儿,光是那拜来拜去的就够让我蛋疼的了
“待月奴上前,一剑戳他两个透明窟窿”月奴握着剑的手,都骨骨作响了。
“混账”薛绍喝骂。
“月奴该死”月奴慌忙单膝一跪“公子教诲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那也不能一直睡、一直病啊”薛绍顿时就笑了,“既然是族兄,两个窟窿怎么够至少得四个”
“是”月奴刷的一下就蹭了起来,像是百米赛场上的运动健儿听到了发令枪响。
“回来”月奴一把将她死死拽住,哈哈的笑,“憨姑娘,这么不禁逗”
“呃”月奴哭笑不得又急恼不已,涨红了脸蛋儿直跺脚,“公子,究竟该要如何是好”
薛绍笑道:“当街杀人是肯定不行的,何况还是族兄,彼此更没有深仇大恨。不过,既然对方如此蔑视于我,我们也就给他个难堪,以牙还牙,怎么样”
“甚好”
“上马”
薛曜这个儒雅之人所乘的马车向来都是从容缓步,哪里跑得过孔武之人的跨下宝驹。当他停车落在薛元超门口之时,赫然见到薛绍就立在他眼前。
“呃”薛曜像是触电了一样浑身一弹双眼瞪大,瞬间那表情就像是生吞了一只臭虫一样的那么尴尬和难看。
“族兄,这么巧啊”薛绍负手而立,笑吟吟的道。
“咳”薛曜一时都不知如何回话了,自然也是无可搪塞,只好硬着头皮苦笑一声,“承誉,请吧”
薛绍,终究还是踏进了当朝宰辅、薛氏领袖薛元超家的大门。
月奴抱剑斜倚在院墙之侧藏身于一片阴暗之中,一双眸子如同暗夜觅食的夜鹰熠熠闪亮,嘴角上叼着一枚狗尾巴草,冷冰冰的美人脸蛋绷得紧紧的。
“啐”
一口将狗尾巴草吐掉,月奴极是不屑的闷哼一声,“酸儒若非公子约束,今夜便要杀你全家”
薛曜将薛绍请到了正堂客厅里坐下奉茶,自己先行入内,去主宅延请父亲。
薛元超年近六旬,家学渊远一生勤谨,三岁丧父九岁袭爵伴读东宫弱冠为官,数次被贬宦海起伏直到今天已是贵为当朝宰辅,他的一生可谓历经沧桑,养了一副沉稳如山威严内敛的大家风范。
听薛曜说明来意,薛元超喜怒不形于色的深看了他两眼。
薛曜慌忙跪倒在地,“孩儿寡智无能,竟落下如此难堪辱及门风,请父亲大人赐罪”
“回家之后,面壁达旦。明日此时,将悔过陈情书亲手交来”
“是父亲大人”薛曜以额贴地屁股高高的蹶起,诚惶诚恐。
薛元超一抚袖,背剪双手提步朝客厅走去。薛曜匆忙从地上爬起,拍了拍泥灰,快步跟上。
薛绍坐在正客堂厅里喝了半盏茶,薛元超父子来了。
薛元超老归老,精神倒是很健旺,一身气度颇能彰显儒家中庸之意,既不张扬亦不含蓄,既不奔放也不猥琐,当得起“恰到好处”这四个字。
“族侄薛绍,拜见叔父大人”薛绍上前,以子侄礼参拜。
“免礼,坐。”薛元超自行上前在主位坐下,薛曜这个朝堂之上的五品通贵大员,略微欠身目前不斜视的侍立在他父亲身旁,就如同一名仆婢似的谦卑。
这种人家规矩繁琐,不是让你坐就真的能坐的。
所以薛绍站在堂中,挺守规矩的目视薛元超的脚下,拱手拜道:“小侄近日偶得一贴,斗胆,敢请族叔鉴定一二。”
既然对方不想多说废话刻意保持距离,薛绍也就不绕弯子直接表明了来意。
“取来。”薛元超将手一扬,薛曜连忙小心翼翼的双手将字贴奉上。
薛元超双眼微眯看了片刻,“真迹。”
薛曜虽是惶恐,眉宇间露出一丝喜意。薛元超冷看他一眼,薛曜慌忙低下了头去。
“小侄愿将此贴,献于族叔。”薛绍突然说道。
这下,父子俩的眼神都同时略微变了一变。虽然这变化极度细微,但至少是没有逃过薛绍的眼睛。
关心则乱,谁也无可避免。这对父子再如何装腔作势,心里终究是很在意这副字贴的。
“无功不受禄,你拿回去吧”薛元超淡淡的道。
“小侄愿将此贴献上,实则是有个不情之请。”薛绍继续道。
“既然是不情之请,更是不必说了。”薛元超端起了茶碗来,“曜儿,送客”
薛曜无奈的苦笑摇了摇头,小心翼翼收起字贴送回薛绍手中,“承誉,请吧”
薛绍接过字贴,微然一笑,“世上从来不缺千里马,缺的,只是伯乐。”
薛元超双眼略微一眯,嘴角轻轻一扬露出一抹冷笑,千里马,就你
薛绍将字贴举了起来细细的端详,“既然这匹千里马被他的伯乐所嫌弃,那还不如就此烟消云散,总好过将来明珠暗投、遇人不淑”
什么
薛家父子有些愕然的看向薛绍。
“嗞啦”
薛绍双手一挥,将虞摹兰亭序一撕为半
“你”
这下,纵然是快要修炼到了仙家心境,薛元超也是无法淡定了。
他嚯然站起,双目如炬的瞪着薛绍。
薛曜的脸则是快要白了,张大了一张嘴说不出话来,仿佛能塞进好几个煮熟的鸡蛋。
“嗞啦”
“嗞啦”
“嗞啦”
一声声,如同是撕在了薛氏父子的心头,眼看着就要滴血了。
薛绍仍是面带微笑,仿佛撕的不是一篇价值连城的传世名作,而是一张擦屁股的草纸。
这一世历经沧桑,薛元超早已将忍耐的功夫修炼到了极致。他深呼吸别过脸去不想再看薛绍,手一挥,“还不送客”
薛绍很是淡然的拍了拍手,“族叔勿催,小侄马上就走。族兄,可否借小弟文房四宝一用”
“好吧”薛曜看着地上的碎片,深是遗憾的摇头重叹了一声,就从一旁的书阁取来了笔墨纸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