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23(1 / 2)

加入书签

晒太阳。

裴行俭一来元万顷的政治课马上就结束了。众学士齐拍额头心里直叫庆幸裴行俭,真是我们的大救星啊

“这是何物”有人指着院子里晾晒的大小黑板问道。

薛绍走过去,拿起白垩粉笔在一块将要晒干的小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字,然后又擦了去,说道:“黑板,用来教学。”

“好东西”众学士一并惊叹,“这能省下不少的纸笔钱啊”

就连裴行俭都是眼睛一亮,指着那黑板大声道:“承誉,你可是干了一件大好事啊”

薛绍眨了眨眼睛,“什么大好事”

裴行俭说道:“你是贵族公子,不知贫寒学子的求学之难。历来教学都是老师执书口述、学生笔记或是发问。但是纸和笔,对大多数的平民子弟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不是轻松就能够承担得起的。大唐的教育颇为普及,几乎每一个州、县甚至乡里都有学馆,就连寺庙里都有教习穷苦孩子识字的寺学。如果将这黑板与粉笔推广开来定能造福无数的师生,从而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到文化的教育。”

“裴公所言甚是,此物当真是极好啊”马上得到了一群人的响应和附合

裴行俭是主管教育与科举的礼部尚书,他的这些话说出来可就太有份量了。在场许多人、尤其是那些连品衔都没有的书令使,基本上都是出自平民人家,他们对于裴行俭说的话当然是深有感触。有句成语叫做“洛阳纸贵”,原本出处就是形容出色的诗作引得无数人一起传抄,洛阳的纸因而供不应求变得很贵。

纸,历来就是古代的读书人不堪承担又不容回避的一笔大花销。

“元公,你马上递个奏章,请准朝廷将这种黑板和粉笔推广开来吧”裴行俭半开玩笑半当真的道,“想必大唐天下的授学博士与学龄子弟都会因此而受益,大唐的教育因此高上一层楼。这可是一件大功,也是流芳后世的大德啊”

“好,老夫马上拟奏”元万顷一下就激动了,抬脚就要跑去写奏章。一想又停了下来,回头对薛绍道:“公子,不如就将这种黑板取名为蓝田墨板如何”

“但凭元公作主,都行。”薛绍呵呵直笑,我只是无心插柳罢了。

元万顷一溜烟就跑了,可不能让这个大功大德落在了别人头上

裴行俭和其他人都有些赧然失笑,这元万顷迂是迂了一点但有时倒也挺能逗趣的,讲武院还真是不能少了他呀

第0172章 七十二变

裴行俭留在讲武院吃了一顿午饭,和薛绍并席而坐,相谈甚欢。

他们两人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在其他人看来可是别有深意。尤其是四御刀与魏元忠、郭元振这些人是看在眼里悟在心中。他们不约而同的在心中确定了两件事情。

其一,由裴行俭这个当今大唐第一军事统帅主持的讲武院,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学堂。蓝田秘码的背后,一定深有玄机。

其二,早有传闻二圣赐予了薛绍卫公兵法并让裴行俭为他“解惑”。二人虽无师生之名却显然已经有了师生之谊。估计再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师生之实。一旦大唐生出战事,裴行俭必然就会带上薛绍一同出征。因为只有在战争的前线用“实践”的方法传授的兵法,才是真正的兵法。

程伯献与魏元忠等人越想越觉得,今天裴行俭在这里吃的这一顿饭的用意,当真是非常之不简单。裴行俭与薛绍坐在一起,就如同是日光月华交相辉映,令他们只能仰视。裴行俭六十二岁暮色深沉、薛绍二十一岁如金乌腾空,这一老一少一唱一合,仿佛就是在进行卫公兵家一脉的传承仪式。

将来,如果薛绍能把河东薛氏大世族、皇族外戚、太平公主驸马与卫公兵家传人这几者完美融合于一身,那么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想要平凡都已是不大可能。

更何况,眼前的这个薛绍非但是有一颗大争之心,更有一身与这颗争心相匹配的本事与底气。

四御刀与魏元忠、郭元振这六个人没有经过任何言语的交流,就已经在心中达成了一个默契就从讲武院开始,跟定薛绍了

至于薛楚玉和李仙缘,这两人比他们早一步就已经做出过这样的决定。

还有一个刚刚由咸阳尉调到讲武院来深造的萧至忠,虽然他目前还有一点理不清这其中的头绪,但有一件事情在他心里是铁板钉钉的我是太平公主点名提拔来的,到了这里又跟在准驸马薛绍的手下学习和办事。将来,我必要唯他夫妇二人马首是瞻

另有裴行俭带来的三名行军管记苏味道、钟绍京与刘幽求,他们这三个年轻仕子都是一样的出身寒微才华出众,本来就是裴行俭慧眼识才选到身边的心腹书吏。现在裴行俭都有意要传下衣钵了,薛绍在他们看来就等同于是“少主人”,也就是将来的主人。

剩下十七名人微言轻的书令使,只能跟着上面这些人“打酱油”。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武则天的眼光之长远,与用人之高妙。

裴行俭这面“大旗”在讲武院刚一亮出来,整个院里的格局顿时变得相当明了。在各种微妙利害的交织与推动之下,薛绍的核心与领袖地位瞬间突出变得无可撼动。

所以,与其说裴行俭今天中午来讲武院是吃了一顿饭,还不说如他是来做了一场政治大秀。一来是为了给薛绍和讲武院做“宣传推手”,二来也是为了显示他自己对讲武院的重视,从而趁热打铁的修复他与二圣之间的紧张关系。

元万顷忙着拟写奏章没有与众人一起吃饭,程伯献与魏元忠等人说起他都是一阵好笑,老人家真是收之桑榆失之东隅,这么重要的一场好戏都错过了。此外,第一天就敢缺席的武懿宗、武攸归与宋之问这三个人,等于也就是当众驳了裴行俭与薛绍的面子。

这三个人以后再想融入讲武院这个集体当中来,可就是难上加难了

薛绍随意的跟裴行俭提了一句这三个人缺席的事情,裴行俭漫不经心的笑了一笑,说道:“他们若来,承誉不妨平常待之;若是不来,不必寻找也不必苛责。总之一个原则,听之,任之。”

“明白。”薛绍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三个鸟人不主动给我面子难道还盼着我去给你们献媚吗尤其是那个宋之问,以为捧上了武家兄弟的臭脚就了不起了吗

什么玩意儿

饭罢之后稍作休息,然后正式开课。

裴行俭一句“老夫也来听一听薛千牛讲课”,顿时就让所有人提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这蓝田秘码,该是有多么重要啊

向来只和名媛美姬在花前月下吟诗作赋的蓝田公子,摇身一变成了教书先生,当仁不让的在学堂的正中央开始讲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