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6(1 / 2)
府越骑团第三旅的旅帅,我还想自己带一窝兵出来呢所以,李公的美意,我暂时只能心领了”
“哟,这么快升官了”程伯献等人惊奇地叫道。
虽然这旅帅比起薛绍以前的“千牛背身”来说只能算是个屁,可他现在完全以一个新兵小卒的身份被火线提拔起来的,这可就真算得上是有点“神奇”了。
“第三旅,这一次不是打光了吗”李谨行恍然的点了点头,“老夫明白你来干什么的了你想在我这里挖人,对不对”
薛绍笑了一笑,“晚辈这点小心思,完全瞒不过老将军这双如炬慧眼”
“少拍马屁”李谨行老脸一板,“从来只有我老李挖别人的墙角,从来没人能从我手上把人挖走”
薛绍笑了一笑,说道:“老将军行行好,就只要薛楚玉一个”
“那更不可能”李谨行这下把眼睛都瞪大了,“当着众人的面老夫也敢说,这五只小老虎当中,老夫最喜欢的就是薛楚玉”
“五只小老虎”薛绍笑了。
程伯献面露窘色,讪讪的道:“同僚们说我们是亲府的五虎将。老将军就说了,我们是牙齿都还没长稳的小老虎,撕不动肉,还得吃奶呢”
一群人大笑。
薛绍笑道:“老将军形容得不错,亲府就像是一个虎窝啊,老将军就是虎头,带着一群小虎,虎虎生威”
“虎窝有点意思”李谨行爽朗的大笑。
薛绍见他被哄得开心了,才道:“老将军,有件事我得告诉你薛楚玉原本是羽林卫的越骑队正,是我把他挖到左奉宸卫做了我的亲随亲府和勋一府,都是右卫的兄弟,都是大唐的卫士。老将军宽宏之人,何必守着这一点门户之见呢你看我现在多可怜,第三旅几乎所有的兄弟全部阵亡了,活着的几个也躺在病榻上起不来身。我得找一两个得力的兄弟助手,帮我把第三旅重建起来才行。不然,我那些兄弟泉下有知,不会瞑目啊老将军你就忍心,让第三旅的英烈寒心”
“好家伙,真能说”李谨行被薛绍一席话说得眼睛一轮一轮的,“罢了,看在那百条英灵的份上,薛楚玉,借给你了”
“多谢老将军宽宏大量”薛绍大笑,“薛楚玉,你可愿意随我一同去勋一府,自己练一旅天底下最精锐的越骑出来”
薛楚玉微然一笑,“如果没有最精锐这三个字,我还就不去了”
第0232章 一场暗战
有了薛楚玉这个得力臂膀,薛绍心里多了许多底气。
薛楚玉虽然年轻,但他是名副其实的将门虎子,还在母亲怀里吃奶的时候,就耳濡目染跟着父亲薛仁贵与从小随军从征的长兄薛讷,学习军事。
在薛仁贵的五个儿子当中,嫡长子薛讷自然是最引人注目的。但是那天烧尾宴时,薛讷自己就曾对薛绍说过,在他薛家五子当中,庶出的第五子薛楚玉才是真正继承了父亲衣钵的那一个。
五年前,年仅十六岁的薛楚玉突然悄悄的离家出走,以“楚玉”之名应募朝廷的“举猛士诏”,参与了大唐与吐蕃之战。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薛楚玉当年就像薛绍今天以“承誉”之名来投军,从一介小卒干起。不同的是,薛绍是目的明确的来“深入基层煅炼”,而楚玉则是怀着一颗复仇与证明自己的心,去参的军。
当年薛仁贵在大非川一役败给吐蕃,因此被贬十年之我,并导致薛家从此家道中落。那个时候的薛楚玉还只有十岁,这一场经历肯定给他的少年时光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当时统兵与吐蕃会战的是中书令李敬玄,他不知兵。唐军大败全军溃走。但是薛楚玉一介小卒非但不走,反而翻身杀进了追杀而来的吐蕃敌群之中。一把方天画戟杀得号称“天下无敌”的吐蕃铁骑人仰马翻,单枪匹马丝毫不伤的在万军丛中杀了个无数进、无数处,这比演义小说里面的赵子龙在长阪坡的举壮,更加惊人。
薛楚玉,几乎成了那场战役唯一的亮点。
薛楚玉的惊人之举,得到了名将黑齿常之的注意与欣赏,将他招到自己麾下挡任一名越骑火长。后来多次战斗,薛楚玉无不身先士卒杀敌无数,成了一把寒光四射的杀敌快刀。
神奇的是,他身经百战,但是从来没有受过任何一丝一毫的伤
最有名的一次,李敬玄大败之后步步后退龟缩营盘不敢交战,吐蕃人步步紧逼。黑齿常之率领五百死士组成一只敢死突击队,趁夜袭杀了狂妄托大不设防的吐蕃人的数万大军敌营,搅得敌军阵营大乱,连战连胜兵势正旺的吐蕃人,居然因此而撤军。李敬玄这才得已挥师而退,没有被吐蕃人追着打垮。
历史,有时候比小说还要更加夸张。那一战,成就了黑齿常之的赫赫威名。现在,他已是威名远播的大唐名将,率领大唐的精锐西军镇守河套,令吐蕃人不可逾越。
薛楚玉当时就是黑齿常之麾下的五百死士之一,他第一个跃马杀进了吐蕃敌营
当时,他已经是第三年的老兵了,年仅十八岁。
战役结束后,薛楚玉被召回了朝廷,因战功策勋被提拔左羽林卫七品越骑队正,成了一名皇家御卫的小将。
怪只怪薛家没落了根本没了后台,薛楚玉也只是一个没有地位的庶出之子。他完全是以一个白身小卒的身份,自己给自己杀出的一条人生之路,和薛仁贵当年在高丽之战非常的神似。所不同的是,薛楚玉没有他父亲的运气那么好,他的英勇事迹没有李世民那样的带兵皇帝在阵前关注,并且亲自夸奖、破格提拔。
年仅二十二岁的薛楚玉,能够得到征战一生的沙场宿将李谨行的殊爱,不是没道理的。
如果薛家没有没落,以薛楚玉的能力和战功,他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做一个四品郎将,丝毫不为过。要用“怀才不遇”来形容现在的薛楚玉,并不为过。
对于薛楚玉的那些往事,很多羽林卫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只当他是一个出身河东薛氏南祖将门的官二代,在羽林卫当中混了个队正小官。薛楚玉虽然傲气凌云,但不是一个夸夸其谈之辈。薛绍之所以知道得这么清楚,当然是得益于他的“好老师”安小柔的各种灌输。
薛绍等三人聚在一起,花了很长时间一起商议,将要如何要训练和打造新的第三旅。
薛楚玉本就是越骑出身,如何练骑兵,他是最拿手。薛绍的脑子里则是装满了21世纪的特种训练与作战经验,将它们灵活变通的拿出来与薛楚玉的越骑战术相结合,现代科学配合实地经验,当然是事半功倍。
郭元振这个人,薛绍也不是随便叫上的。首先他是天后特别赏识与器重的年轻人,再者,虽然他在能力与经验上比二薛有不足之处,但他在军事方面确实有着惊人的天赋。当然更重要的是,薛绍认为,自己身边有一群同甘共苦共同走过来的小伙伴,这远比去巴结程务挺和李谨行这样的成名大将要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