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1(1 / 2)
是公开的秘密,朝中知道人的并不多。此前,薛绍毕竟是既无科举功名又无实干政绩,在大多数的朝臣看来,他仅仅是凭借着良好出身和备选驸马的身份,初初亮相政坛便谋求到了令世家子弟都眼馋的“千牛备身”这种高职,已经引来了不少人的眼红与腹诽,认为二圣是“任人唯亲”。
所谓的“禁中对策及高第”,这也是二圣私下进行的一场“非正式考试”,其实是不足以服众的。
换句话说,朝中大多数的大臣对于即将成为驸马的薛绍,很不以为然。认为他就是一个凭借着裙带关系在攀龙附凤的绣花枕头,跟武三思、武懿宗这些人没什么两样。
因此,裴行俭在呈给朝堂的战报之中,都只是主要提了程务挺的战绩,只花了“聊聊数笔”来说黑沙奇袭之战。偏就是这聊聊数笔,成了一记神来之笔。在朝堂之上引起一场大的轰动,并且,掀起了一场轩然巨波。
因为,朝中大臣绝对想不到一个初入仕途的“绣花枕头”,原本应该是跟着裴行俭去混军功的闲赖帮随,居然会立下此等奇功
但是这等军国大事,裴行俭显然不会拿来开玩笑。以裴行俭为官几十年的人品,他说的话也不容怀疑
由此也可以见得,裴行俭这一记春秋笔法可谓是运用得极妙。朝中皆知他是薛绍的老师,如果老师一味在战报中力挺自己的学生,会有黄婆卖瓜之嫌疑难免让人耻笑。于是裴行俭多话不说,只用事实说话伏念已经生擒到了帐下,明摆着
事实胜于雄辩,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公理。
薛绍孤军深入千里袭敌,百余人深入万军丛中生擒敌酋安然归营,从来主导这一场动用了三十万大军的旷世之战的胜负走向这在朝堂上一公示,非但是朝臣宰相们,连二圣都震惊了
就不用提太平公主有多惊骇了
很多年来,大唐偃武修文以文治天下,已经很少见到有人像薛绍这样立下此等赫赫战功了。朝堂之上的许多大臣都知道薛绍即将成为驸马,于是以此作为话题对薛绍大肆颂扬,目的当然是为了讨好二圣女婿给力,二圣脸上有光嘛
甚至不乏有些偏于谄媚之人,将薛绍比作了贞观一朝时一战定突厥的军神李靖。更有甚者,提议要将薛绍破格提拔为大将军
二圣出于“谦虚”,都婉拒了。
在大唐的历史上,以弱冠之龄荣膺大将军之衔的人不是没有,但一般是皇子、驸马、外戚这种人挂的一个虚衔,并不实际掌兵。比如皇子李旦还只有几岁的时候就已经遥领冀州大都督并兼任右金吾卫大将军,但他既不到冀州上任也没有执掌兵权。
但是薛绍不同,他是切切实实的身在军旅、带着军功。要是真让他在二十岁的年龄就做到大将军,那他就有权执掌兵权、参谋军国大事,等于是一步跨进了朝堂的机要核心。
如果在二十多岁的年龄就做到大将军执掌兵权,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逆天。这在大唐的历史上除了秦王李世民那一类开国立邦的皇族少年英雄们,还没有人做到过。
所以,尽管二圣很希望自己的女婿越优秀越好、官也越大越好,但如果是涉及到军国大事,他们也就不会仓促草率的任命薛绍为大将军了。
“公子,这不公平”月奴听了朱八戒的话,有些忿忿然,“就因为你太年轻,所以不能让你做大将军吗”
“这是理所当然。”薛绍无所谓的笑了一笑。
“我不明白”月奴更是忿忿,“世所共知嫁皇子、娶公主都意味着飞黄腾达,公子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军功都足以升任大将军,为何现在驸马的身份反倒限制了公子的前程”
薛绍一听,月奴这话还真是话粗理不糙。但是当着朱八戒的面薛绍也未多说,只道:“历朝历代,哪个鼎立中枢、执掌机要的重臣不是中年人、老年人连四十岁以下的都是极其少见。我才二十多岁,虽然侥幸立下了些许微末的功劳,但这不代表我有执掌兵权、参赞军国之事的能力。此乃朝廷军国大事,月奴不得多言”
“是”月奴虽然很不服气,但乖乖应了诺。她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朱八戒,心想这个死胖子多半是借着给太平公主传递鸿书的借口而来,实际上是替天后来探口风的了哎呀,我好笨这时候是不应该当着他对公子官位之事表示出不满,应该表现得谦虚谨慎一点才是
“朱太监,幸得二圣英明,没有答应任命我为大将军。薛某年少无知经验欠缺,绝不可能胜任大将军之职。也不知道是哪个多事之人向二圣进言要提拔我做大将军,那不是把我推到风口浪尖,想要害我吗”薛绍表现得有些忿忿。
朱八戒连忙笑眯眯的道:“公子莫要生气,其实进言之人也只是对公子的这一番壮举由衷钦佩,因此有些失了分寸。当然或许也有讨好二圣、巴结太平公主公主殿下与薛公子之用意。”
“说,是谁”
“呃想必不止一个。小奴一时也不太清楚。”朱八戒含糊其辞。
“罢了,待我回京之后自己去查问。要是让我知道了,非得当面去骂他一顿不可”薛绍越发忿忿,“程务挺这样镇守国门数十年、屡战屡胜的功勋战将都还只是四品中郎将,我怎么能做大将军进言之人真是太过谄媚、简直就是胡闹”
“公子息怒、息怒”朱八戒连忙点头哈腰的来劝。
薛绍留意他那张大饼脸观察了一下他的微表情,这个大胖子仿佛是暗吁了一口气“放下了心来”。
薛绍心中顿了然,看来他真是天后派来探我口风的,看我薛绍是否立下了一点功劳就把尾巴翘上了天去,会否居功自傲、自命不凡了这已经不是未来丈母娘对准女婿的考验,而是君上对臣子的一次重要政治考察
如果我薛绍听了朱八戒的这一番话,表现出和月奴一样的忿然不平,那就意味着我完了非但做不了大将军,还有可能现在就要被朱八戒带回长安,从此只能做个闲淡驸马再也别想插手任何与军队、政治有关的事情。
在君王看来,臣子有能力固然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什么样的性格与政治品德。没有帝王会愿意重用一个轻浮浅薄、居功自傲、尾大不掉的臣子。有这种性格的臣子,越能干反而死得越快。
月奴小心翼翼的看着薛绍,神色中间流露出一丝的惭愧与不安。薛绍示以微然一笑,让她放心。并且薛绍心中略略宽慰,月奴追随在我身边多日,明显比以前“懂事”多了。
朱八戒适时的岔开了话题,另道:“薛公子,小奴前来要办的第三件事情,是天后娘娘亲自交办的一件隐秘之事。”
月奴很乖巧的马上告辞离去反身掩门,亲自守在了门外不许任何人靠近。
薛绍微笑,“朱太监,天后娘娘圣意若何”
朱八戒小声道:“天后就是想要通过公子的切身探查,了解一下程务挺这个人,究竟如何”
“如何”二字,显得朱八戒问得非常笼统。但是薛绍知道他话里的意思。
那一日在怡心殿烧尾宴罢后,天后曾私下对薛绍说,让他北伐之时多多的“亲近”程务挺。言下之意,就是想让薛绍做一回“密探”调查一下程务挺这个人的政治品德与政治立场,同时也暗示薛绍要提前与他建立一点私交为最好。
朔州一役,薛绍奇袭黑沙解了朔州之围,从此薛绍与程务挺成了“生死之交”。天后这时候派朱八戒来探问程务挺的虚实,那是最为合适不过。
薛绍想了一想,说了四个字,“足堪大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