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3(1 / 2)
一笑,小声道:“大哥,大唐的朝堂之上闻喜裴氏与汾阴薛氏一直都是竞争激烈互不相让。此前裴炎胜了薛元超一局从此独霸政事堂,于是趁胜追求大肆打压我们汾阴薛氏一族。大哥就是在那时候,倒了霉的。小弟当时正巧北伐立功归来,结果非但没有受赏反而被踢出了军队,同样也是受到了打压。但二圣虽然重用和信任裴炎,却了由不得他独霸朝纲。于是薛元超又复出了,天后也押下了弹劾你的状子,小弟没过多久也重回军旅并且执掌千骑。这前后所有的事情串联起来,其实就是二圣和世家宰相这些人之间,不断进行政治博弈产生的风浪影响,我们所有人都不得幸免于外。比起李崇义和李尚旦这些人来说,我们还算是幸运的了,不是么”
“如今这朝廷真是暗流汹涌,风云突变。”薛顗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小声说道,“二郎你明日进了宫,不妨好好探视一下陛下龙体若何。为兄总感觉朝廷一直这么动荡下去,迟早会生乱子。老话说得好,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薛绍点了点头,他明白兄长的意思。大唐的朝廷这之所以这么乱,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李治身体不好一直无法亲政,从而导致君权不振和君权外放。如此一来,朝堂之上就难免出现剧烈的权力争夺与权力斗争。要想解决这个麻烦,唯有李治身体康复亲自出面主持朝政。
薛绍心想,可能还有另外一句老话大哥心里在想,嘴上却不肯说。那就是: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偏偏,现在这两种糟糕的情况都在大唐的朝堂之上出现了二圣临朝,李治又不能亲政。
大唐想不乱,也难啊
“二圣的捷径不能走,吏部选官向来是有望无期,再加上朝政又如此复杂,那为兄复官的事情,就暂且不停了。”薛顗说道,“二郎,值此非常时期,你一定要小心谨慎莫要犯错或是被人阴损算计了。此前你要从戎,为兄一直不解。如今看来,那真是明智之举。朝局凶险步步杀机,军队里反而相对太平并且大有可为。从你升官千骑中郎将又独自领军出征讨伐白铁余可以见得,二圣对你还是相当的信任与器重的。你这条路子,算是选对了”
薛绍只是笑了一笑,朝堂固然难混,但是打仗又能轻松么算了,没必要和大哥说那些凶险玩命的事情,免得给他增加心理负担。
“吴铭和月奴呢,怎不见他们与你同来”薛顗突然问起了此事。
薛绍略略一怔,事多繁复,大哥不提我还要忘了。回京之后吴铭和月奴就去找地方安顿郭安和他手下那批人去了。到现在也不见人回来,估计是陪他们一起过年去了。
于是薛绍对薛顗说,我新收了一批家臣和麾下,派他二人去料理安顿之事了。
薛顗就笑了,说二郎现在真是家大业大了。以后我们老薛家乃至汾阴薛氏大族,可都要倚靠于你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薛绍估计自己的家人和族人,现在心里大概都在这么想。这种事情无可厚非,一个男人能够显赫门庭光宗耀宗,让自己的家人和族人都跟着沾光,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荣耀。
这种被人关爱的同时又被人尊重与被人依赖的感觉,薛绍真是久违了。这或许,就是亲情的味道
第0508章 龙床入殿
当晚,薛绍本想回家做些准备以便明日进宫赴宴,但兄嫂与弟媳都不肯放人,于是薛绍和太平公主就留宿在了薛府。
晚上喝茶与大哥对弈时,薛绍不经意的问到了三弟薛绪,“三弟最近忙些什么将来,又有什么打算”
在棋桌旁伺候茶水的薛绪连忙答道:“小弟至从追随大哥从济州回京之后,一直埋首书斋,只是读书。”
“读书好。”薛绍说道,“我汾阴薛氏可是儒学昌盛的诗书门第,先父若非被贬离京城客居异乡不得展志,那天下文宗的名号恐怕还轮不到薛元超。”
薛顗也是频频点头,说道:“我兄弟三人当中,我多半是文不成、武不就了。二郎从戎算是出走了自己的路子,三郎看来最有希望继承家学弘扬文章。”
“大哥所言即是。三弟怎么说也不能比薛稷差,人家现在都号称买褚得薛不失其节了。”薛绍说道,“三弟你若当真想要读书,那就读出一点名堂来,我想办法把你弄到国子监去,好好读上几年。我把蓝田的祖产田土都给你,另外我每月都按七品京官的待遇,给你一笔禄米资助你读书。你觉得如何”
薛绪顿时目瞪口呆脸都红了,“二哥,我一介书生哪里用得了这么多钱”
薛顗则是笑了,“三郎,你看你二哥多大的手笔。以前你跟着我在济州的时候,我给你月米十石还有人说我太骄惯宠溺于你了。”
“是啊二哥,月米十石就已经足够我娶妻生子、养家糊口了”薛绪说道,“我真的不要田产,更不要什么七品京官的禄米”
“你还是拿着吧,以后你就会知道,钱有多么不经花。”薛绍笑道,“你要在国子监读书,可不是埋首书斋一日三餐和养家糊口那么简单的事情。”
薛顗笑道:“三郎,你二哥说得没错。国子监里面,尽是皇族王公与宰相尚书的子侄在那里读书。你若与之为伍,月米十石的确是太过寒酸了。你可以朴素节俭,大哥也不在乎那些虚名妄节。但是,你不能给你二哥丢脸”
“大哥,这真不是给谁丢脸的问题。”薛绍笑道,“长安米贵,居之不易。这里的什么东西都比济州昂贵了很多。国子监里的学生个个都是锦衣玉食,三弟如果粗茶淡饭难免会被他们孤立排挤,甚至连老师也会对你另眼相待,这非常不利于求学。再者,倘若你的同窗或是老师有人生辰寿诞,或是有人得官受爵了邀请你去赴他烧尾宴,你能两手空空而去么所以,我给你蓝田的田产和七品京官的俸米,真不是让你去鲜衣怒马的张扬挥霍,而是生活在长安这些都在所难免的必须用到。以后,你慢慢就明白了”
“三郎,这都是你二哥在长安为官这么久积累的经验。你须得学着。我也得学着。”薛顗深以为然地说道,“你就接受了你二哥的一番好意吧,别再推辞了。”
“那小弟就拜谢二哥了”薛绪拱手长拜。
薛绍呵呵直笑,回了家来,和兄弟家人聊些家常说些里短,顺便再帮一帮他们,还真是温馨又快乐
次日天明,薛绍与太平公主在家人的集体相送之下离了薛府。临行时家人还不忘叮嘱,让他夫妻二人时常回家看一看。尤其是这过年时分,不妨多与家人团圆相聚。
太平公主说,你们家里的亲情味道可真是真浓,尤其是嫂嫂人特别好。这段时间我们一有空就来青龙坊薛府,如何
薛绍当然求之不得。男人在外面打拼奔波,回家了就是想充电的。毫无疑问,有兄嫂和弟媳在的那个大家子,最能让自己休憩充电。
夫妻二人转道回了太平公主府各自打点了一番,驱车去往皇宫,参加一年一度的皇族家宴。每年的正月初二,李氏皇族的人都会尽量赶到长安来,到皇宫里和二圣吃这一顿饭。虽说是一场家宴,但实际上却是一场皇族盛会,非常的重要。这也是为什么,那天武则天会刻意提醒薛绍的原因。
稍后夫妻二人进了皇城直入大明宫,在蓬莱殿前停下。薛绍下车一看,这里已经停了很多奢华的马车,每一匹马都是上品良驹,就连看守车子的仆人都气宇轩昂衣饰华贵。
“薛郎,今天是你第一次参加皇族家宴,你紧张么”太平公主调侃地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