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86(1 / 2)

加入书签

门、收拾仪表。没办法,我比较爱干净”

“哈哈,薛少帅不必过谦”程务挺大笑道,“这青石板的地面或许可以清扫,旧污了的篇匾和门壁或可更换,但是人的精气神,却是装不出来。你看他们一个个,以往都像是丢了魂的孤魂野鬼一样。现在,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这才是我认识的那些右卫兄弟啊”

“恶来将军别站在这里说话,请到我官署用茶。”薛绍请他进了衙门,二人并肩同行,薛绍问道,“朝廷迁都百废待兴,军队的任务尤其繁重,恶来将军肯定忙坏了吧”

“忙,倒是不忙。只是每日提心吊胆的”程务挺欲言又止,摇头叹息。

薛绍知道他想说什么,皇帝危在旦夕,大唐随时可能改天换地。一朝天子一朝臣,谁知道未来会是怎样身为护卫中宫的御林军大将,程务挺心里的压力肯定也是蛮大的。

“恶来将军何须担忧”薛绍不动声色的劝慰道,“我们为将之人,做好自己的本份即可。”

“话是这样没错,可是人在局中,总是难免身不由己啊算了,不说也罢”程务挺苦笑了一声,说道,“还是在外带兵比较惬意和自由。我现在是真羡慕你啊,担纲右卫大将军继承了裴公留下的西征军。我怎么就没想到,提前抢了这份美差呢”

薛绍哈哈的大笑,“恶来将军,说笑了。羽林军独立于十二卫之外直受陛下指挥,羽林卫大将军的地位远超南衙十二卫的所有大将军。应该是,我们南衙的所有人都在羡慕你恶来将军才对嘛”

“有什么好羡慕的我当真是有苦难言”程务挺苦笑不迭的连连摇头,小声道,“我是当真想要离开北衙,当真不想再多呆一天了不如这样吧,你们右卫现在不是只有李多祚一名将军,你这位大将军还缺一名副手么我来,怎么样”

薛绍先是一愣,随即大笑,“恶来将军,你这玩笑开大了”

“我是真没开玩笑”程务挺一板一眼的道,“只要你愿意接受,我就去想办法”

“还是别了。”薛绍笑了一笑,说道,“就算我这座小庙厚起脸皮来敢收你这尊大佛,上面的人,也不会同意。”

“哎”程务挺也知道会是这样,于是无奈的长叹,直摇头。

薛绍微微一笑,小声的劝道:“恶来将军,值此国难当头的非常时期,国家正当用人之际。二圣对你如此的推崇和信任,你还是耐着性子,好好的做你的羽林卫大将军吧”

“二圣的确对我恩重如山,程某肝脑涂地,也无以回报。”程务挺答说道,“其实我担心的倒不是风险。咱们这种人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我唯一担心的是怕会辜负”

薛绍皱了皱眉,心想,皇帝李治对程务挺这么重要的一位羽林卫大将军,肯定也是有着“托孤”之愿的。但是程务挺是受天后提拔之恩,才由一名边将平步青云的坐到了今天的位置。再者,他和裴炎还是亲家。一旦皇帝驾崩太子继位,程务挺夹在孤托太子、天后和裴炎三者中间,还当真是难以为人。

薛绍都有点同情程务挺了。自己虽然也将面临类似的尴尬,但自己毕竟是在南衙带的野战军,距离中宫与朝堂核心还有一点距离。程务挺率领羽林卫直接护卫中宫,他的处境远比自己还要更加的敏感和为难。

“薛少帅,程某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说不当说”程务挺很少求人,说起这种话来表情都有点不自然。

薛绍笑道:“你我之间还何必客气说吧,恶来将军。”

程务挺有点难为情的苦笑了两声,说道:“其实,我一直都想让犬子程齐之离开羽林军,却苦于没有妥善的安置之地。如今薛少帅担纲右卫大将军,麾下二十万野战王师,想必要将犬子安置进去不会太难。不知薛少帅可否,成全一二”

薛绍眨了眨眼睛心中寻思,看来程务挺是担心将来羽林军卷入“政变”的风波,到时他们父子将会一同受到牵连。提前把自己的儿子择出羽林军置身事外,倒的确是个明智的决定。虽然接收程齐之进右卫我也要承担一点风险,但是这一点忙都不帮的话,也未免太过市侩与薄情了

“恶来将军,我与令郎曾是袍泽同僚兄弟一场。此等小事,我义不容辞。”薛绍说道,“但是我毕竟刚刚上任右卫,对麾下的职位空缺不尽了解。而且右卫的官将任命权也不在我的手上。这些事情,还得是由恶来将军去亲自打点一番才行”

“只要你点头,其他的事情当然是我亲自去办了”程务挺大喜。

“我,绝对没问题”薛绍笑道,“就怕令郎来了右卫,会觉得委屈。毕竟我曾经还是他的后辈。我刚刚加入左奉宸卫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千牛四御刀之一了”

“嗨”程务挺抚掌大笑,“犬子若是有你一半的才识与能耐,那也不至于要跑到我的手下去混饭吃以后就让犬子鞍前马后的伺候你,给你做学生”

“不不不,那可不行”

“行行行,绝对可以”

二人在笑谈中争执了一阵,程务挺也没有久留很快就告辞走了。

吴铭上前来,对薛绍说道:“恶来将军粗中有细,如意算盘打得不错。他把儿子安置在公子麾下,无异于给程家留下一条退路,也是想请公子做他的外援力量。”

薛绍笑了一笑,不置可否。官场上的交情,谁不是奔着利益而来程务挺的动机和行为,都算是正常。

“只是程齐之毕竟是裴炎的女婿。这就好比两军交战,程齐之将要阵前倒戈。”吴铭摇了摇头,“此等事情,当真难说”

薛绍笑道:“临阵倒戈的人都不怕,我还怕白捡一个大便宜么”

“公子,言之有理”吴铭也笑了,“孤石万仞,自有草木依附。现在就连恶来程务挺,都想沾一点公子的光公子,你已是今非昔比了啊”

第0541章 新的狼王

送走程务挺,薛绍并没有在衙门里多作停留。他带上吴铭、牛奔和郭安等一群斥侯亲随,由独孤祎之与沙咤忠义领路,去了洛水河畔的二十万野战军大营。

朝廷迁都,二圣随行从长安带来了万余北衙禁军和五万余上番的府兵。到了洛阳之后为了巩固新都,朝廷曾经下令征召东都附近的军府派兵前来上番,但是应者寥寥。正巧这时候裴行俭去世西征被迫停止,西征军就被拉到了洛阳来,兼负起了巩卫东都的使命。

其实按照大唐一惯的作法,只有在发生了重要的战事而且府兵又不足以应付的时候,才会募兵。当年太宗征讨高句丽时开了这个先河,薛仁贵一介白衣应募投军一战成名,他就是大唐的第一批“雇佣军”。

从此以后,大唐曾经多次发起兵募应付战争,但是每逢战争结束,募兵的“合同”也就算是到期了,军队也会解散。比如上次裴行俭领军的北伐,王师回归之日就是解散之时,将军归于朝班府兵散于军府,花钱雇佣的募兵也就失业了。

但是这一次,二十万西征军在没有了战事的情况之下却依旧没有解散,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还要拿军饷,大唐的朝廷需得支付一笔无比庞大的军费开支。这幸亏是在洛阳,钱赋与粮食都十分的充足。若是停留在闹起饥荒的长安,恐怕这支军队也就只有解散的命运了。

薛绍心想,如今皇帝病危朝廷需要维稳,大唐的边疆也不太平可能随时需要中央派兵远征或是驰援,这才使得裴公生前带过的最后一支远征军,得已保存至今。但是薛绍认定,这支西征军注定是属于边塞与沙场的。洛阳,只是他们暂时的歇脚之地而已

洛水大营,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