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42(1 / 2)

加入书签

意见拿出来与李多祚等人商议,结果赢得了所有人的赞同。军队里面别的没有,劳动力绝对不缺,务农的经验绝对不缺。如果银川屯田能够开发起来,非但是军队能够自给自足,朝廷和百姓的负担能够极大的减轻,银州本地的农业和经济也会因此而长足发展。

计议一定,薛绍马上动手写了一份上表,请求朝廷准许朔方军屯田银川,并且请求拨放一批农具、耕牛和种子这些生产资料。这些东西,薛绍可没办法像变戏法儿似的弄出来。

上表是写好了,但是现在风雪漫道无法通行,只好等到天气好转之后再派信使送出。

愿望和前景无疑是极好的,但问题也不是没有。

李多祚就有些担忧,因此问薛绍道:“少帅,你觉得朝廷会同意么”

薛绍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此前出征之时,裴炎就曾经折减兵力、克扣粮草。如今朔方军想要屯田自足,连补给都不依赖朝廷了,裴炎就再也无法对朔方军进行有效的钳制这绝对不是他愿意接受的

“银川屯田,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势在必行。如果有人出于一己之私而反对我们这么做”薛绍冷冷一笑,“他一定不会好结果”

第0618章 朔方十八将

大雪连着下了好几天,终于停了。但是天气并没有因此而转暖,雪后反而更冷。

朔方军的操练仍在继续,每操练三天休息一天,就以这样的频率进行了将近一个月。

眼看就要过年了。薛绍和所有的将士们一样,都忍不住有些思念远方的家人,怀念在家里过年的温馨味道。为了避免“思乡之苦”影响到军队的斗志和军心的稳固,薛绍决定暂停操练,在不影响戍防戒备的前提之下,让全军将士以团为单位每团二百人,自行组织集体过大年。

此令一出,全军沸腾无不欢喜。

就在过小年的这一天,留守后方的胡人大将阿史那忠节费尽千辛万苦,率领军士送来了一批朝廷派发的犒军物资。上次朝廷下旨嘉奖,圣旨先至物资随后发出,前不久才运到夏州。

上头下达的严令,务必要让朔方军的将士们在过年以前收到这批奖励。阿史那忠节只好顶风冒雪的送来了。

物资非常的丰厚,既有奖励给薛绍和一干儿战将的黄金绢帛,也有奖赏给下级将官和士兵们的铜钱,同时还送来了全军三个月的军饷。

朝廷难得如此大方一回,在小年这天收到军饷与奖赏红包,将士们都很开怀。

薛绍心里清楚,这一批嘉奖其实是皇帝李显复出之后力主促成的,目的在于笼络朔方军将士,并有缓合君臣矛盾的用意。当然,李显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善意的举措,能让薛都督“善待”他的岳父大人,夏州都督府的新任长史韦玄贞。

薛绍不知道裴炎心里会怎么想,但事实是他没有反对。其实就算裴炎想要反对,也没有足够的理由。朔方军连战连捷,这是铁打的事实。有过必罚有功则赏,这怎么都说不破。

思及此处薛绍不禁微然一笑,李显还会用阳谋了,有长劲

按照薛绍此前的表态,朝廷封赏给薛绍个人的奖励部分,将会平摊分发给全军所有的将士。行军记室苏味道对薛绍说,少帅的奖励虽然丰厚,但是平摊给全军十万将士,每人大概只能分到二三十枚铜钱。与其这样,还不如只是分赏众将

薛绍知道苏味道的用意,主帅笼络好身边的将佐,这非常的重要。如果把这笔钱集中分发给为数不多的中郎将以上级别的将官,每个人将能得到一大笔的好处。

这样,显然更加实在

但是薛绍否决了苏味道的提议,他说,如果是在平常,我会接受你的提议。但现在是过年,每逢佳节倍思亲,全军将士跟着我背景离乡吃尽苦头,我身为主帅给他们每人派发一个新年利是,也算是尽到一点心意。将官们自有朝廷的封赏,想必他们也不会介意在这种时候,和同甘共苦的士兵一同分享主帅的馈赠。

苏味道恍然大悟,连连称赞薛绍“体恤下情、爱兵如子”,然后马上着手去操办此事了。

薛绍暗自好笑,心想苏味道肯定以为我一个世家子弟,只注重笼络官僚仕宦,没那个心情去管最低下层士兵们的死活。他哪里知道,我曾经也是一个“草根士兵”,而且上次北伐我还有过充当普通小卒的经历,我太了解下面的士兵需要什么了。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就是穷苦出身的普通士兵们,最普遍的心态

果然,苏味道刚刚才把薛绍分赏全军的告示一发,全军欢呼拍手相庆。倒不是说二三十枚铜板能让谁发一笔大财,礼轻情意重,薛绍的这一份关怀和心意让将士们非常的感动,尤其是在大过年的这种时候。

身先士卒的冒雪训练,一视同仁的分赏全军,薛绍的声望在朔方军再度高涨,已如高高在上的神明之态,绝对无人可及

与阿史那忠节一同来的,还有一封大家预料之中的“调令”。此前羽林将军范云仙率领少数兵马前来助战丰州,那时先帝刚刚驾崩,薛绍遇刺帝都不稳,朔方军还在驻守洛阳。

现在丰州局势暂稳又有了薛绍坐镇,范云仙身为御林军大将被朝廷下令调回,确在情理之中。

但是范云仙本人不想走。收到调令之时,这个杀人如麻的七尺男儿狠狠的痛哭了一场。与他并肩作战死守丰州的司马唐休璟也很是伤感,彼此同生共死患难与共,袍泽感情很是难予割舍。

无奈,朝廷的命令必须执行。

薛绍率领将佐们,给范云仙办了一个盛大的饯别之宴,为之送行。唐休璟本人则是亲自送出了三十里之外,泪湿满襟的怏怏而回。

虽然只是一个小插曲,但是让薛绍看到了朔方军内部已经有了良好的军队氛围,袍泽之间感情深厚。

薛绍觉得很欣慰,军人重情义轻生死,这是一支军队拥有强大凝聚力的表现。

年三十了。

一向以苍劲雄浑金戈铁马示人的丰州军镇,今日张灯结彩,难得的表露出了一丝节日的喜庆气息。除了轮换驻防与警戒的部队,全军以团为单位欢聚过年。

薛绍在自己的帅府里置办了宴席,邀请众将一同聚餐守岁过除夕。为免酒后误事,朔方军中一直严格禁酒,今日薛绍“法外开恩”遍赐全军,准许每人可以喝少量的果酒两合,也就是不超过二两。

这点酒对于酒量大的人来说,就像是刷了个牙。但是大家都知道如今丰州肩负的军国责任之重大,非比儿戏。过年能有两合果酒可以喝,已是非常难得。

众将来了帅府,个个兴高采烈,但都不约而同的抱怨说“少帅太小气了,才这么一点酒”

薛绍知道他们是有口无心说说而已,出生入死同甘共苦的男人们在一起,哪怕是一碗黄泥浆也能喝出至尊佳酿的味道来,没人会真的计较。

结果,将军们很快就喝完了果酒,然后以茶代酒行酒令,难得开怀的热闹了一回,过年的气氛非常的浓烈。

薛绍和李多祚、郭元振、薛楚玉还有吴铭郭安坐在一起,喝些热汤聊些闲话,心情都挺放松。突然郭元振朝旁边那堆人一指,哈哈地笑道:“少帅你们看,那群家伙刚好凑成了十二生肖,真吉利呀”

众人闻声一同看了过去,别说,还真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