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46(1 / 2)

加入书签

丝大马鞭,递到了艾颜的手上。

李文谏和城头的五千将士,全都看着艾颜。

艾颜也看着他们。

缓缓的抬手,艾颜手中的金红大马鞭几经犹疑,最终还是指向了城头。

突厥大军如同飓风在大海之中翻起的怒涛,铺天盖地的涌向云州这一仞孤城

两日后,晴,但有大风。

薛绍所部朔方军骑兵,距离朔州不过百里之遥。前方假扮突厥骑兵的张仁愿所部跳荡军,也已经去除伪装回归了本部。全军两万五千人紧急休整,为随时可能遭遇的硬仗养蓄体力。

怒啸的西风,吹在崇山峻岭之间啸响连连,有如上古巨兽在凶猛咆哮。

薛绍走到了较高之处坐在一块山石之上静静的看着远方,神色有些疲惫,眼神非常的冷肃。

“报少帅,郭将军亲自送回紧急军情”

薛绍顿时精神一振,“叫来”

在几名薛家部曲的努力搀扶之下,体力早已透支的郭安踉跄上前,险些一头栽倒在薛绍面前。

“兄弟,这是怎么了”薛绍连忙亲自动手将他扶住,问道。

“两日前,云州陷落”郭安说完这句瞬间失力倒下,就如同一根始终崩紧的弓弦突然断去。

“赶紧抢救”

薛家部曲当中,不乏精于医术的能人左右随行充当薛绍的私人军医,他们匆忙将郭安扶到一边安置抢救。所幸郭安只是力竭晕厥,并无性命之虞。

薛绍看到郭安的脚底全是新结出的血痂,一层压着一层,有些地方已经能够见到骨头,怎是一个触目惊心了得

云州距此数百里,其中尽是难行的戈壁荒漠与崇山峻岭,还有无数的突厥敌人,斥侯绝对无法纵马疾奔。两天的时间,郭安不仅翻山越岭疾行数百里,还准确的找到了薛绍所在的位置,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两个时辰以后,郭安如同不死凤凰一样,悠然的睁开了眼睛。

薛绍就在他的身边,“兄弟,你受苦了”

郭安斗然爆起死死抓住薛绍的双袖,瞪大了眼睛声嘶力竭的吼道“少帅,你一定要给李文谏都督和云州的袍泽们报仇雪恨”

“兄弟你别激动,慢慢说”薛绍一挥手,部曲连忙捧上一碗清淡的肉汤喂给郭安来喝。

郭安死死按捺住性情,喝下了这碗肉汤,眼泪却一直没停的就在流淌。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薛绍耐心的小声问道。

郭安平息了情绪,对薛绍娓娓说开。

原来,突厥二十万大军寇犯云州,一连二十七日死不尽绝的攻打。云州守将李文谏率麾下一万二千五百名将士死守边城,寸步不让。二十七天之内,突厥人发起大型的猛攻七次,中小型的攻击不计其数。最后一战时,突厥人举营而出,并在阵前搞了一出“活祭誓师”。

“怎样的活祭誓师”薛绍问道。

郭安双眉紧皱死死盯着薛绍,紧张的剧烈喘息,压低了声音说道:“少帅一定想不到,是谁主持了这一场活祭”

薛绍的眉头也皱了起来,“莫非是艾颜”

“不止有艾颜,她还抱了一个刚出生的孩子”郭安深吸了一口气,“我打听得来,那个孩子是艾颜在祭拜突厥的轧荦神山之时,梦中受孕所生下的突厥人说那是战神赐子,艾颜让他随了母姓,取名为克拉库斯意为神鹰。鹰对突厥人来说就像是我们的凤凰,意指他是神之子”

“神之子”薛绍的眼神顿时滞住了。

“少帅,那会不会是”郭安欲言又止,神情紧张。

薛绍连连眨动了几下眼睛,飞快的一摆手,“说战况”

郭安紧张的点了点头,说道:“当时李文谏麾下只剩五千残兵,何以抗拒二十万突厥大军的攻击李文谏家中老幼数十口全都上了城头,与李文谏一同守城。城破之时,所有云州守将无一逃亡、无一投降、无一生还李文谏全家举火自焚,发出了云州长城最后一朵示警的烽火”

说到这里,郭安双眼通红,悲愤的哽咽起来,“突厥人冲进城关之后,把李文谏全家老幼和所有阵亡唐军将士的尸骨收拢起来,用大刀剁碎绊弄一番,拿去喂给了他们的猎犬可怜我大唐万余英烈,竟死无葬身之地”

薛绍慢慢的站起了身来,静静的凝视着东方,陷入了彻底的沉默。

“少帅,此仇不报,英魂何安”郭安锤地痛哭,好多将士都围了过来。

“他们的英魂,已然化作烽烟飘向了各自的家乡,魂归故里”薛绍出奇的平静,抬头看着头顶的苍穹,说道,“终有一日,我会用十倍、百倍的仇人之头,去祭奠他们”

第0624章 死亦同坟

朔方军已经休整了四个时辰,军士们总算吃上了一顿热乎乎的饱饭。

冷兵器时代里的“千里奔袭”,其实是一件挺“玄幻”的事情。换作是一般的军队早就被拖垮了。但是朔方军的将士,个个都得益于薛绍传授的“黄金睡眠法”。他们分班休息,平均每人休息的时间也就是一两个时辰,但是个个都已经恢复到了精神饱满生龙活虎。再加上薛绍平常就特别注重士兵的营养与健康,一直都在用科学的方法来练兵。这使得朔方军的将士们不光是能吃苦能耐劳,单兵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也远强于一般的大唐军人。尤其是经历了冬训之后,朔方军连人带马的耐寒能力几乎可以说已是冠绝于天下

早春的严寒,一千多里崎岖难行的道路,辎重无法转运,大唐军队的活动严受朝廷限制这诸多的不利因素加在一起,使得薛绍的这一场千里奔袭,有如神话一样不可思议

用薛绍自己的话来说,非但是突厥的敌人想不到朔方军会挥师来援,大唐的自己人也绝对想不到

这一切,都使得薛绍的这一支兵马,具备了“奇兵”的特质

“少帅,下一步我们怎么办”唐休璟来问薛绍,“云州已经陷落,奇怪的是薛仁贵居然没有挥师去救,这绝对有悖常理。前方的战况,好像有些扑朔迷离啊”

“虽然我对老帅薛仁贵不太了解,但我估计,迫使薛仁贵没有去救援云州的原因,无外乎两条。”薛绍说道。

“愿闻少帅高见”

薛绍说道:“其一,朔州和代州本身也遭受了攻击,因此分身乏术。虽然我的斥侯还没有回报那里的军情,但以我对元珍的了解,他一定不会希望自己在猛攻云州的时候,身边突然刺来一记冷刀。围城打援牵制敌人的友军然后个个击破,是他惯用的手法。”

“有理。”唐休璟深以为然的点头,“但属下也有疑问,为何郭将军都把云州的战况带回了,派去朔代的斥侯却还没有回信呢”

薛绍微微一苦笑,“郭安只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就翻越了几百里崎岖山道,普天之下怕是再难有人做到。我们距离朔州还有百里之遥更兼敌困重重,派去那里的斥侯往返起来花上个两三日,极是正常。”

“郭安将军,确属非凡”唐休璟满是钦佩的点了点头,“少帅认为,还有什么理由能够迫使薛仁贵,不出兵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