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57(1 / 2)

加入书签

突厥屡破大唐州县,都是采用了他的诸般战术才能得逞。”薛绍说道,“此人曾是大唐的官吏,对大唐的一切都相当的熟悉,想必他也仔细的研究过老将军与我的作战习惯。现在突厥人既然敢于主动约战,就必然是有恃无恐准备妥当,其中或有陷阵也说不定。因此,我们不得不多作防备”

“难道我们还拒之不战”薛仁贵道,“突厥人正当猖狂,若是拒战只能更加助长他们的气焰。老夫为将一生,也从不知怯战为何物”

薛仁贵的最后一句话恰是让薛绍心中一亮,忙道:“老将军,我认为突厥人恰是抓住了你性情当中的刚强之特点,认定你必定慨然赴战,而且他们将会战之地点选在代州与朔州中间的固良小邑。到时我军远离朔代根本,守军也将薄弱。倘若敌军派一旅偏师奇袭朔州然后趁胜拿下代州,我军就将无家可归并且面临一个被前后夹击的窘境。到时,岂不危矣”

第0639章 威风

薛仁贵的眉头狠狠一拧,“少帅所虑甚是老夫激愤之下,险些忽略此一层。倘若敌军用上调虎离山之计攻破朔代,后果当真不堪设想”

“老将军,虽然敌人未必会来奇袭朔州,但我们不得不防。”薛绍说道,“不如就让我率本部人马前往朔州提前设防,以备敌军突袭。”

“倘若突厥人没来奇袭朔州呢”薛仁贵反问道。

“那也正好”薛绍道,“调虎离山之计,他们不用我来用等老将军与突厥主力开战,我便师出朔州绕行北方袭杀云州断了他们的归路如若成功,就可以和老将军对其形成前后夹击关门打狗之势岂不胜算大增”

“如此甚好,真是妙计”薛仁贵大声赞叹,“少帅真不愧是裴公门生,卫公一脉的谋战派军帅,如此冷静睿智足智多谋,真让老夫佩服”

“老将军过誉了。”薛绍忙道,“我向来最是擅长纸上谈兵。真要打起仗来,我是绝对比不上老将军之万一的”

“哈哈”薛仁贵大笑,“多说无益此一战,就按少帅所提方略来打老夫亲提五万大军前往固良小邑赴战,少帅率本部人马先走一步前往朔州布防。留下人马交由犬子薛讷固守代州。如此,可停当否”

“敌军人多势众,老将军何不多带些人马”薛绍说道,“有我在前方布守朔州,代州用不了那么多的兵力防守。”

薛仁贵轻抚银须嗬嗬一笑,“老夫单枪匹马尚且无惧他突厥二十万大军,如今带了五万袍泽同去赴战,已是太多”

薛绍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就笑了。心说“兵不在多在于精”这句话,大概就是为薛仁贵而生。他为将一生创造了无数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当年远征高句丽,他一席白衣单枪匹马就冲乱了高句丽的万人大阵,天山一役他更是“三箭定天山”大破铁勒十几万大军

真正的历史,有时比小说还要夸张。

但关于薛仁贵的这些事迹,它真的是真的

次日,朔方军先行一步出发,开往朔州。

薛楚玉不顾医师的劝阻,亲自来到雁门关外一路相送。

朔方军的将士们见到薛楚玉,无不欢喜万分。尤其是张仁愿和跳荡军的骑士们,个个欢欣鼓舞激动不已。

薛楚玉穿着一身便服站在路旁伸出手来,经过他身边的将士一一和他拍手而过。

薛楚玉的脸上一直挂着温暖而满足的微笑,可是心里全是浓得化不开的失落和悲戚。

曾经,眼前的一幕是薛楚玉最为熟悉的。每每出征,他总是率领最精锐的跳荡军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他是朔方军最锋锐的杀敌快刀,他是朔方军的战神图腾。

可是现在,他只能站在路旁像一个局外之人,目送自己的好兄弟们去征战沙场。

薛绍骑着马停在了薛楚玉的身边,与他对眼一望,各自点头微笑。

“兄弟,回去好生歇息。”薛绍道,“待我得胜归来,再与你大醉三千场”

“好,一言为定”薛楚玉紧紧的咬牙用力的点头,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薛绍微笑的点头,“一言为定”

“擂鼓壮行”鼓吏大声喝呼,隆隆的战鼓之声响起。

激昂磅礴的大唐军鼓奏响起来,节奏厚沉气势迭荡,让出征的将士们个个壮怀激烈,热血沸腾。

薛楚玉突然走到一名鼓吏身边,“把鼓槌给我”

“玉冠将军,这等事情岂能由你”

“少废话,给我”

薛楚玉不由分说的抢过了鼓槌,对着薛绍等人大声道:“我的袍泽弟兄们,楚玉为你们擂鼓壮行了”

薛绍不由得停住了马,好多人都驻足注目而观。

薛楚玉拿着两枚大鼓槌,双手不停的发抖好似根本举不起来。

鼓吏连忙小声道:“玉冠将军,还是小人来吧”

“滚开”

薛楚玉狠狠的一咬牙走到一人多高的大军鼓面前,几乎是奋起全身之力挥起双槌砸中了大鼓

“嘭嘭”两声,薛楚玉手中的鼓槌被撞飞了。

连绵不绝的鼓声因为这一记乱响节奏被打乱,愕然停止了。

所有人,都看向了薛楚玉的方向。

薛楚玉茫然的看着自己软软垂下不停发抖的双手,宛如石化。

鼓吏连忙上前一步准备捡起双槌继续敲打,薛楚玉突然大喝一声抬起双手扶住了大鼓的鼓沿,扭过头来嘶声喊道:“我的袍泽弟兄们,你们要早日凯旋”

“嘭嘭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