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84(1 / 2)

加入书签

仗,这个区别并不是太大。就拿令师裴闻喜裴公来说,他身兼文武双职,多半的时候是在朝廷任职。只要有战争,随时征发来的军队交到他手上,他都能凯旋而归为何就没有听他说起过,调动将领职务会引发战败呢”

薛绍笑了,“魏尚书,你也说了那是我的先师裴闻喜。问题就在于,大唐有几个裴闻喜呢”

魏玄同微微一怔,没有答话。

薛绍再道:“再者说了,裴公是运筹帷幄的帅,谋大局逞智略而致胜。但是仗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真正上了战场指挥作战的,是那些将军们。一个将军如果不熟悉自己麾下的将士,指挥起来处处掣肘,就像是一个人被捆住了手脚去和他人搏斗,怎么能胜呢现在突厥边患已起,西域不太平,吐蕃虎视眈眈。我们的将军再也不能像和平时代那样,只是上一上朝、听一听麾下的汇报就能当好一个将军了。他必须要日夜操练军队以保证战斗力,他必须非常熟悉自己的麾下部曲,更要了解他面对的敌人。知己彼彼百战不殆的道理,想必不用我在此班门弄斧吧”

“可是现在,吏部要将边防线上的将军大半裁撤更换。不是我看不起新去的将军的能力,可是他们根本无法一上任就做到知己知彼。薛某不才,从上次追随裴公北伐开始就接触右卫大军,到今天也不敢说对这支军队了如指掌,指挥若定。”

薛绍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说道:“两国交战两军对垒,拼的不是谁做得更对,而是谁犯的错更少。倘若敌军趁我防边大幅换将之际前来进攻,后果不堪设想。河陇之败云州之失,一定会再次上演如果魏尚书不信,就请你坚持己见。我只希望到时候你敢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不要像某些人一样,就当作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魏玄同终于是有一些被说动了,扭过头去连连眨着眼睛,仿佛是心生了一丝彷徨。

裴炎可就恼火了,他愤怒的瞪着薛绍就差骂出声来,那表情显然是在说你说他就说他,奈何扯上我

可是裴炎不敢骂出来,否则不是主动对号入座了吗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吞,一张老脸都憋红了。

薛绍对着他冷冷的一笑,有种你接招啊我憋死你我憋死你

眼看将要陷入僵局,武则天趁机出来救场,说道:“薛绍从军事的角度提出的意见,极有道理。他有一句话说得最是在理,今时不同往日,大唐边患连连,异族兵锋强劲,我们不能再盲目的自大,必须要重视我们的敌人。边防吃紧,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如若不然,也就不会有河陇之失、云州陷落。如此说来,针对军队将领的职务更换这一议案,还大有商榷的余地。因此这份议案暂时不能通过也不可执行,必须再作斟酌与修改。直到确定它不会影响到边防的稳定,方可执行”

众臣一听,武则天这话真是无懈可击。既没有当场否决吏部的议案,也没有把它说得一文不值。而是用了一个相当圆滑的“拖”字决再议

“诸公,可有意见”武则天追问了一句。

“臣无异议”

包括裴炎在内,众人一同附合不附合不行,薛绍说的那些话确实有道理。今天谁在政事堂里再一味的坚持要执行这个议案,就等于是要负起责任。如果再出现州县沦陷的惨败,那他就真的死定了

谁也不敢仓促之间就签下这样一份“生死军令状”。包括裴炎,他也不敢

会议到此结束。

既然吏部的议案没有通过,那么薛绍被调职削兵权的事情,自然也就无从说起。

换句话说,裴炎等人失败了。薛绍,成功了

众臣纷纷离开了政事堂,薛绍却坐着没有动。

他感觉到了累。

并非是手脚无力体力透支,而是精神相当的疲惫

和这样一群人精斗法,差点就耗尽了薛绍的精气神。

坐了片刻,一名小宦官走过来,凑近了说道:“薛驸马,太后请你到龙首殿一会。”

“唔,就来。”薛绍应了一声。

休息了片刻之后,薛绍走出政事堂到下马桥骑上了马,去了龙首池,那个他第一次遇到太平公主的地方。

武则天已经先一步来了龙首殿,这里是内廷与外廷的分水岭之一,方便她私下接见外臣。

薛绍到了龙首殿,意外的发现太平公主的车杖也在这里,他还看到了杨思勖和二十班剑侯在殿外。薛绍上前一问,原来公主今天刚到的长安,回京之后直接就进了皇宫,太后约她在此相见。方才太后来了,琳琅便伴着公主和世子进了殿中,只等驸马到来。

薛绍心中稍稍一暖,还真是有点想她们母子了

本已疲惫的薛绍,顿时感觉有了力量,连步履都变得轻快了许多,大步走进了宫殿之内。到了寢宫门外他见到了琳琅,还没来得及和她们说上一句话,就听到屋里传出太平公主怒不可遏的声音

“母后,何不杖毙那个老匹夫”

薛绍微微一怔,好大的火气呀

“不得胡言。”武则在不愠不恼的轻声一斥,说道:“裴炎是顾命首辅当朝重臣,他为大唐效力了三十余载,一直都是勤勤恳恳极有功劳。虽然他确是犯了一些错,但总体来说他对大唐还是功大于过。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还算不得是大奸大恶之人。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德高望重的清官。你见过几个宰相王公家中不置私财、不为亲族好友谋求官职的不说他人,你和薛绍就做不到吧”

薛绍听了这些话,默默的点了点头。虽然裴炎是自己的政敌,虽然他在公职上确实犯过罪,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私德还是称得上“高尚”的。武则天的这些话里也透出了一些信息,裴炎现在位高权重,再加上他在道德方面都没有什么可挑剔之处,这极其符合儒生们的审查标准。那么除非他犯上一个大错或是摊上一件大事,不然的话,不好轻易去触动他更不可能轻易就扳倒他。

皇帝杀人,也要杀得有理有据能够服众才行。否则就会触犯众怒大失人望,甚至危及自己的地位稳固。

更何况,武则天毕竟还不是皇帝

第0677章 太平的智慧

薛绍走了进去,太平公主见到他马上迎了上来,面带怒容且怀担忧的急道:“薛郎,你的气色怎么这么差”

“有点累,无妨。”薛绍笑了一笑宽慰她,上前给武则天见礼。

“不必多礼了。”武则天轻松的微笑,“难得一家人到齐,今日到后宫与我共进午膳吧”

薛绍与太平公主自然应允,很快一行人动身转道去了内廷蓬莱殿。武则天在此设家宴,宴请薛绍夫妇。

薛绍坐下后不久心中便在嘀咕,如今新皇帝李旦正住在后宫里养病其实是被软禁,今日家宴他会不会出现呢

他这个念头几乎是刚刚才落定,厅外的执事宦官就高声道:“皇帝陛下驾到”

薛绍和太平公主连忙起身相迎,武则天自然是坐着没动。

“臣恭迎陛下”

夫妻俩一同施礼拜下,李旦略感意外,“咦皇妹与驸马也来了都免礼吧”

“谢陛下”

薛绍曾经见过李旦几次,但是几乎没有当面交谈过。和笨拙木讷的李显相比,李旦显得十分的清秀和儒雅,言谈举止当中透出浓郁的书生气息,待人接物相当的谦逊与和蔼。

总之,眼前这个身着龙袍的年轻人,给薛绍的感觉一点都不像是一个皇帝,更像是一个与世无争、充满文艺气息的翩翩青年。

“皇儿拜见母后。”李旦上前,给武则天拜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