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95(1 / 2)

加入书签

务挺的儿子程齐之娶了裴炎的女儿,现在裴炎下了狱,他们现在肯定特别紧张。

不容多想了,薛绍直接翻墙入内。放眼四看,整个程府里空空如也一片冷清,一个大活人都看不到。

“程齐之,我是薛绍,你快出来见我”薛绍大喝。

如此连喊了好几声,后宅的仆房里才打开了一扇窗户探出一颗头来,惊讶的道:“薛驸马你、你怎会来此”

薛绍一看,正是程齐之。

“你好出息啊,居然躲了起来”薛绍大步上前没好气地骂道,“你这样就能躲得过了吗”

“那又该如何是好啊”程齐之满副沮丧的神情,连连叹息了几声,这才打开了门。

薛绍站到门口一看,这小小的一间屋里挤满了程家的老小,几名女眷正在抱头痛哭。薛绍刚刚现身,一名女子就扑到在了薛绍的脚下哀声哭求:“小女子求求薛驸马,救救我们,救救家父吧”

不用问,这就是程齐之的妻子,裴炎的女儿了。

“不必如此,有话好说。你先起来吧”薛绍既不热情也不冷漠的对她说了这一句,再道:“程兄,我有话对你说。”

说罢,薛绍转身就走了。

程齐之深吸了几口气,就像是落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快步跟了上来。

二人走到了书房里,掩上了门窗。

程齐之正准备开口相求,薛绍劈头盖脸的就是一句:“你把消息告诉你父亲了没有”

程齐之一愣,连忙从怀里拿出一封信:“刚刚写的,墨汁未干”

薛绍看都没看,拿过来直接撕作了粉碎,“再写一份,按我说的写。”

程齐之很是愕然,“薛驸马都不看我写了什么,就让我再写”

“我看你们全家老小这一副六神无主的姿态,就自然能够想到。”薛绍冷哼了一声,说道:“如果你想害死你父亲,害死你们全家,你就自作主张。否则,听我的”

“呃”程齐之的眼睛都直了,脸色煞白,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

薛绍板着脸,沉声道:“一句话,听还是不听”

程齐之狠狠咬牙,“听程某现在就豁出全家数十口人的性命,信了薛驸马”

“少废话了,坐下写信”薛绍摆开文房四宝并亲自动手给他磨墨。

程齐之也不敢再有半分的生慢,马上端正坐了下来提起笔,“还请薛驸马示下,这信该如何写”

薛绍沉吟了片刻,说道:“你就直接告诉你父亲,说裴炎勾结李敬业谋反,在朝中作为内应,但世汇被擒即将受诛。现在你们程家必须与裴炎家划清界线,脱离一切关系。并且你要郑重提醒你的父亲,千万不要感情用事为裴炎求情,否则罪同谋叛。你们程家满门上下,必将鸡犬不留”

“啊”

程齐之吓得惊叫一声,笔都掉到了纸上摔出好大一团墨。

“没出息”薛绍恼火的斥骂了一声,“你好歹也是个将军,怎该如此窝囊”

“薛驸马冲锋陷阵砍头杀人,我都不怕”程齐之既尴尬又紧张的道,“但眼下步步杀机随时可能被灭门,我还能不紧张么”

“少废话了,写”

“好”程齐之深吸了一口气强作镇定,刚要下笔又停住了,迷惑的看着薛绍。

薛绍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看什么看写”

“薛驸马,我想问一句”程齐之喃喃的道,“我是不是应该休了我的妻子”

“”薛绍沉默了片刻,说道:“你是你的家事。”

“好吧,我懂了”程齐之长叹了一声,终于是下笔书写了起来。

写完之后,程齐之将书信拿给薛绍看。薛绍看了之后让他作了几处修改,并让他在书信当中隐约提到了自己薛绍,想必这样一来更能让程务挺提高警惕,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

“妥当了么,薛驸马”程齐之紧张的问。

薛绍再次反复看了三遍,终于点点头,“可以了。派你最信得过的人亲自送往河北,当面交给你的父亲要快”

“好,我马上去办”

没再多作逗留,薛绍马上离开了程府。回家的路上他就在寻思,王方翼那边离得很远,派信使的话少说也得走上一个月。但是西域的所有信件,都必须通过夏州那边的驿站来转运。尤其是军队发出的塘报,更是走的“专线”。

薛绍便有了主意,郭安那里有信鸽,可与夏州的刘幽求随时保持联系。

那么这件事情,就好办多了

至此,薛绍才稍稍的吁了一口气。此刻他心里的想法异常坚定,那就是无论如何不能让大唐的军事骨干,在裴炎的这场政治风波当中遭受损失

第三卷 金粉时代

第0692章 理想国

三日后,渭水大营。

薛绍这个右卫大将军,至从回京之后第一次公开的来到了右卫大军的营地里。因为平定李敬业叛乱,朝廷要从渭水大营里抽调出一万精锐充为中军部队,就由薛楚玉指挥。

这件事情,必须得有薛绍这位右卫大将军来经手。

一大清早,薛绍就带着薛楚玉和魏元忠、宋璟等人来到了营地里。党金毗和郭大封早就整好了兵马,只等薛绍前来检阅和挑兵。

这一支右卫大军和一般的府兵不同,他本质上其实是一支在裴行俭时代招募而来的野战雇佣军。职业军人和农民府兵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以战争为生以军队为家,因此对于将帅的认同感和对于军队的归属感特别强烈。

听说自己的大将军薛绍即将回营检阅,渭水大军的将士们都很兴奋。还听说薛绍将要在他们当中挑选出一万名精锐去参加平叛扬州之战,他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战争对于这些职业军人来说,风险固然是有的,但同时也是他们斩获功勋、赢得封赏的好机会。在如此尚武的大唐时代里,很多草根军人都凭借自己的勇武和军功斩露头角甚至功成名就青史在册。

这些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全都在激励着积极从军的将士们。

薛绍来到大营里的第一感觉,就是他们士气高昂战意熊熊。这样的军队景象,在和平的内地是很难看到的。

三军阵列,薛绍登台。

“我的袍泽弟兄们”

仍然是这样一句,三军将士共计十万人发出了山呼海啸的呐喊之声,经久不衰震荡苍穹,远在长安的市民百姓都听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