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17(1 / 2)

加入书签

夫君应该先去看望公主才是”琅儿小心翼翼的插了一言。

姐姐琳儿马上斥道:“夫君的事情,岂容你来多嘴”

“我哪敢左右夫君的意愿”琅儿小声的辩解道,“只是公主现在那番模样,着实凄惨可怜倘若夫君能够现身,她定然欣慰许多”

这一说,薛绍还真是有点犹豫了。第一个儿子出生时没能陪伴在太平公主的身边,他一度而倍感自责。后来,自己还亲口做出过许诺

琳儿一向心细,这时小声道:“妹妹说得也有理,要不夫君还是考虑一下要见太后,也不迟在这一时半会儿。哪怕现在推卸,一切情有可原她老人家也不会怪罪。”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薛绍眉宇一沉,“走,先见太后”

“是”

到了书房,武则天独自一人正襟危坐,宛如上朝之时的神态。

薛绍上前,参礼。

“你回来了。”武则天的声音出奇的淡漠,其中仿佛不带一丝的情感气息。

“是,臣回来了。”薛绍也答得平声静气。

薛绍心里隐约发紧,这气氛仿佛并不十分融洽。

“知道你现在最应该去干什么吗”武则天问道,姿态和语气都有些居高临下的意味。

“臣知道。”薛绍轻叹了一声,点了点头。

“她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你。”武则天的声音里终于透出一丝明显的不满,几乎是喝道“我满以为你冒死深夜闯宫,是为了她。却不料,是为了一个胆大妄为的该死之人”

第0721章 猛虎生死

“太后”薛绍抱拳一拜,抬起头来看着她,一板一眼地说道:“程务挺或许该死,但是,他不能死尤其是现在,不能死在自己人的手上”

仿佛正在气头上的武则天被当场反驳了,但并未发怒,平静的道:“为何”

薛绍深吸了一口气,将自己这么多天来所想过的所有理由当中最有说服力的,归纳成一句话说了出来“朝廷杀程务挺,最受益也最高兴的,必然是突厥人”

武则天的神态表情依旧是没有一丝的波动,表现得异常的沉默。

薛绍心里清楚,她这样一个执政数十年的政治大手,没理由想不到这一层面的因素。所以,自己也没有真的指望单凭刚才的三言两语就能将她说服。

这会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薛绍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甚至是最坏的打算。

武则天起了身,慢慢的走到薛绍身边来。

和她相处了这么久,薛绍也渐渐熟悉了一些她的习惯。但凡需要深思熟虑或者是说一些非常重要的话的时候,武则天总会离开座位走出来,走到他人的近前面对面的说。

“心腹之患,远胜于肘腋之疾。”武则天走到了薛绍的身边,神情淡漠到有些冷肃,说道:“薛绍,你不仅仅是一名将军,还是本宫最信任的女婿和最器重的股肱,更是先帝留给新朝的托孤重臣。你考虑问题,不能只看眼前之利害或是单凭一己之意气。更多的,你要站在社稷与朝堂的立场去思考。”

“臣知道。”薛绍点头,认真地回道,“太后,臣确实就是按你老人家所说的,是站在国家社稷与民族长远的利害角度,来思考程务挺的生死之事。”

武则天的眉宇微微一沉,“那你都思考出了一些什么样的结果”

“臣是一名将军,在其位谋其事,大多是从军事角度来思考的。”薛绍说道,“无论我们承认不承认,如今之突厥汗国都已然雄起。今后的很多年里,他们都将是大唐最为棘手的外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这战乱之秋,朝廷每杀一将,无异于自毁一道戍边的长城。这种事情,无疑是亲者痛仇者快。程务挺,他是大唐抗击突厥外敌的重要将领之一,深为突厥人所忌惮。现在,他是否犯罪或者其罪行当不当死,姑且不论。只要大唐开启了自戗边将的恶例,必使得为将者人人自危,军队中人心惶惶,从而军心涣散士气跌落。外敌就将有机可乘。此消彼涨杀一个程务挺给大唐所带来的恶果,是难于估量的”

武则天听得很认真,听完之后沉默不语的踱着步子深思熟虑。良久之后,她说道:“程务挺确是一条猛虎,足以撕裂任何外敌。然而,养虎终为患。”

薛绍忙道:“太后,正因为猛虎足以撕裂任何敌人,那么它的存在,也就足以震摄任何敌人前提是,让它活着。哪怕是圈养在笼子里,那也是一种震摄。如果只是一张被扒下的虎皮,那也就毫无用处了”

武则天的眼睑微微一抬,仿佛是有那么一点心中灵犀一闪的意味。

薛绍走近了一些,小声道:“太后,程务挺或许是因一时糊涂而险些误入歧途。但他毕竟迷途知返,并未给大唐造成巨大的损失。现在他都已经提着自己的脑袋来了长安请罪,足以证明他是诚心悔悟。此时此刻的程务挺,就像是一只自废了爪牙的猛虎,正在心甘情愿的要走近笼子里听凭发落。当此之时,如果杀了程务挺不过是了却一些莫须有的猜忌和陈年的旧怨,却是帮助我们的敌人除去了劲敌,换作是他们欢欣鼓舞。如此看来,仿佛是一利百害。”

武则天的眉头慢慢的皱了起来,“说下去。”

“反之,如果留下程务挺一条性命,而是双赢百利。”薛绍说道,“朝野上下尽皆知晓程务挺与裴炎是儿女亲家,裴炎败亡之后程务挺在河北蠢蠢欲动的消息,也是传得沸沸扬扬。再加上扬州徐敬业的叛乱这么一闹,民野百姓无不惶恐,以为隋末乱世又将到来。如今万幸,程务挺主动来了长安请罪和解,太后若能既往不咎对其赦免,足以显得太后宽大为怀,同时也就有力的粉碎了大唐即将爆发河北内战的谣言。这对大唐的社稷民生之大定,是相当有利的。再者,至从裴炎倒台之后,朝臣人人自危唯恐遭受波及清算。此时若能留下程务挺的性命,会相当的有利于稳定人心,稳定朝堂。当然,也能稳定军队”

“然而程务挺着实该死。”武则天说道,“身为国家重臣、戍边军帅,他仰仗旧功和手中的兵马,意欲反叛朝廷。虽然他最终被你劝服回头,但是他但凡有了这样的举措,那就绝对不是国家律法所能容忍的。若不惩处程务挺,今后边将尽皆效仿于他,仰仗兵权尾大不掉与朝廷作对此例一开,又将如何”

“犯上谋逆,十恶之首。臣自然懂的”薛绍说道,“然而律法治罪,也是在其行也不论其心。若是论心定罪天下该死的人可就太多了。恐怕为臣也是难逃一死啊”

“别油嘴滑舌”武则天没好气的低斥了一声,“难不成你也在心里辱骂过本宫和先帝”

薛绍稍显耍宝的嘿嘿低头一笑,当然不会答话。

“说来说去,你这么多话里其实只有一层意思。”武则天说道,“程务挺该死却不能死,可罚而不可杀。对不对”

“对。”薛绍说道,“杀之无益,留之有用。况且现在的程务挺对太后对朝廷都已经没有了半点的威胁。朝廷就把他当作一个废人扔在一旁不管不问,任其自生自灭便是。又何苦祭出那一刀授人以柄呢”

武则天突然笑了。

薛绍眨了眨眼睛,“太后何故发笑”

“薛绍,你固然是诚心待人,忠心谋国。但是,你未免太过单纯与良善,竟不知人心与世态之险恶。”武则天说道,“今日,你苦心要救程务挺;难保他日,你不为其所累。”

薛绍呵呵的笑了一笑,说道:“太后,如果这朝野上下的人都只想着趋吉避凶明哲保身,那臣就真的感觉,会为其所累。”

“好,既然你如此坚持,本宫可以成全你这一次。”武则天转过了身来正对着薛绍,脸上的表情是认真而严肃的。但已经不再是朝堂之上“武太后”的那种认真和严肃,而更像是一个理智而严厉的长辈,她说道,“薛绍,在本宫的眼里,你已经胜过半个儿子。在这宫闱之中,有很多的话是不该挑明和说透的。但是本宫今日要破一次例,对你挑明和说透。”

“还请太后示下。”薛绍拱手一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