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618(1 / 2)

加入书签

,把他们的帐篷牛羊和部族子民,全都搬过阴山,南迁到丰州、灵州或是夏州治下的草场来定居。就如同,当年太宗皇帝平定突厥之后,做的那样。”

众将无不惊愕,“这可能吗”

“执行起来,确实很有难度。”薛绍深呼吸了一口,“但事在人为,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釜底抽薪,我认为或可一试。”郭元振若有所思的道:“如此这件事情办成了,就可以作为一个成例。以后再有类似情况,可以参照办理。三次五次很多次以后,突厥汗国的实力会不断削弱。当然更重要的人,我们能够真正赢回一些草原人的民心。这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之所在。”

“对。”薛绍说道,“记得上次我和恶来在于都今山打完那一仗之后,我放了所有人回去。当时我曾单纯的以为,这样我们就能赢得很多人心。最后的事情证明,我错了。人往往都是十分健忘的,尤其是在利益的驱使和生存的压力之下。反过来,一味的杀戮更加不能解决问题。事实也已经证明了,哪怕我们杀的人再多,也无法杀尽所有的敌人。因为我们每杀一个人,就有可能竖立十个新的敌人。”

“杀也不是,放也不是,那该咋办”牛奔急了。

“用时间、耐心和刚柔并济的教化,让迁居内地的同罗人,真正成为大唐王朝的子民,成为我们的同胞”薛绍道,“其实,大唐王朝最强大的武器,既不是安西虎师也不是定襄军更不是朔方军,而是我们伟大的文明”

“少帅”李多祚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件事情我朝已经努力了几十年,现在看来,好像是失败了。”

“你提醒了我,在我们之前已经有太宗皇帝和他身边一批能人英杰,尝试过要这样做。我认为他们的想法是很正确的,就算最终他们失败了,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用的经验。”薛绍很果断地说道,“我深信,最终我们一定会成功的。在此之前,我不介意再失败一次、甚至是几次,就算是为我们的后人提供经验、打下基础,那也是好事。”

众将沉默,各有所思。

薛绍深呼吸了一口,说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前人努力过后的失败,又哪来后人真正的成功呢我想试一试。我的袍泽弟兄们,你们愿意帮我吗”

所有人齐刷刷的站了起来,“誓死追随少帅”

第0859章 宽容与底线

为了妥善处理好俘虏问题,薛绍不得不在银川军屯多待了几天。

在这件事情上,薛绍不能不谨慎对待。因为他的心里既有着彻底解决突厥问题的宏远大志,也不希望自己的行为不接地气,从而被身边的这些袍泽弟兄和追随者们所质疑、所孤立。

“志存高远,勤谨务实”,这是李多祚背着薛绍给出的八字评价。很少有人能像李多祚这样能够理解薛绍的难处,因为其他的将军们都很少在皇宫里混迹,他们的心里早已被快意恩仇的英雄气概所填满,他们的眼光只是停留在战场之上。这其中,甚至包括郭元振和薛楚玉。

不过,郭元振毕竟是个“很有水平”的进士将军,他很快就理解并接受了薛绍的想法,并开始鼎力支持他的主张。这让薛绍感觉很欣慰也很激赏,因为郭元振并不具备自己这种“横跨千年”的历史大局观。

薛楚玉呢他或许也真正的理解了,但这并不重要。因为他和牛奔一样,是薛绍所有的袍泽弟兄和追随者当中最纯粹最无私的铁竿份子。在他们看来,区区几个俘虏的问题根本犯不着纠结,听薛绍的准没错凡是不听薛绍的话的人,都该打屁股

有了李多祚、郭元振和薛楚玉、牛奔的大力支持,薛绍的主张终于得以实施。虽然军队里还有一些不解和不满的声音,但已是局部的小问题。百分之百的理解是不可能的事情,薛绍要做的就是争取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和支持。

在摆平了内部之后,薛绍才正式接见同罗部的俘虏酋长,舍那啜。

舍那啜见了薛绍很害怕。虽然他没有像三流影视里演的那样跪倒在地痛哭流涕,但至从他走进这个房间开始,他就没有抬过一次头去看薛绍。他只是呆呆的站着,一副听候发落的无助姿态。

“请坐。”薛绍的声音很平静。

舍那啜这才鼓起勇气看了薛绍一眼,然后又飞快的挪开了眼神,闷不作声的坐在了一张马札上。

“我们是头次见面吗”薛绍问道。

舍那啜点了点头。

“这就好。”

舍那啜纳闷的抬起头来看向薛绍,“薛少帅,言下何意”

“呵,你的汉话说得很不错,倒省了我不少的功夫。”薛绍笑了一笑,说道“如果我们曾经见过面,那多半是在于都今山。你明白了吗”

舍那啜微微怔了一怔,点了点头,“明白了。”

“说来听听”

舍那啜用委曲求全的口气,说道:“如果我们在于都今山见过面,那就证明我是第二次背叛大唐,并且辜负了薛少帅义释放归的恩情。”

“很好,看来你确实是明白了。”薛绍淡然一笑,说道,“实不瞒你,如果再让我捉到于都今山放回的那些人,无论情由死路一条。我有必要让所有的草原人知道,薛绍的宽容,底线分明。”

舍那啜稍显紧张的低下头,但马上心中一亮听这口气,他这次是要放我一马了

“不用猜了,我会放你回去的。”薛绍淡然说道,“你能在黄河渡口率军投降,我理当给你一次机会。”

“多谢薛少帅”舍那啜有点激动,连忙站了起来抚胸而拜。

“请坐。”薛绍微微一笑,说道:“但我有个条件。”

舍那啜坐了下来,有点忐忑不安的看着薛绍,“薛少帅,请讲。”

“这次你们同罗部,一共派出了多少兵马参战”薛绍先问道。

“一万余骑。”舍那啜答道,“元珍下达了死令,我们部族几乎所有的青壮骑手全都参战了。部落族地,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在留守。”

薛绍淡然一笑,“你就没有想过,万一这场仗他们打输了,你们怎么办”

“想过”舍那啜双眉紧皱的低下头,“我们,会面临灭族之危。”

“所以你比咄悉匐还要更加谨慎。”薛绍笑了一笑,“我听郭元振说的。”

舍那啜苦笑了一声,叹息,“哎”

“过去的事情,先就不提了。”薛绍说道,“现在你们同罗部的绝大部分青壮,都在我的手里。我会放你回去,但你只能带走一千骑。”

“啊”舍那啜怔住了。

“听我说完。”薛绍说道,“我要让你带着这一千骑,把你们所有的部族子民都搬迁过来,从此定居在六胡州。”

舍那啜彻底呆住了。

薛绍淡然道:“你应该可以想像,我部下的将士们有多想杀光你们,给阵亡和袍泽和惨死的百姓们报仇雪恨。就算我想给你们同罗部一次机会,也必须要能过得了我麾下的无数将士这一关。否则众怒难犯,连我都有可能陪着你们一起死。”

“这”舍那啜开始紧张了,“这恐怕,办不到啊”

“为何办不到”薛绍问道。

舍那啜满副难色的摊开双手,“我们要带着老弱妇孺和牛羊帐篷,翻越阴山南下丰州,这一路上根本走不过来。骨咄禄和元珍,是不可能放我们南下的”

“他们肯定不会愿意这么做。但是现在,他们也无法阻止。”薛绍说道,“别忘了,骨咄禄和元珍所有的注意力和兵力,都在大唐河北。只要你的行动够快,他们很难阻止。就算会遇到小股的阻碍,一千骑足以扫平。另外,我会派薛楚玉率领跳荡军接应你还有问题吗”

“”舍那啜咬牙,沉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