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632(1 / 2)

加入书签

“王孝杰急于求功,心浮气躁有些轻敌。”阿史那忠节说道,“我担心他会误了大事,因此”

“你跟我说,又有什么用呢”薛绍问道。

阿史那忠节犹豫了一下,小声道:“我希望,少帅能想办法暂时解除他的兵权,或是将他撤往神都。否则,他早晚要把安西虎师给葬送了”

薛绍笑了一笑,“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你,一直都在苦劝王孝杰回师助战吧”

“对,是我。”阿史那忠节苦着脸,“我以为他既然肯来了,就会抛下私怨成见与少帅通力合作,齐心协力对付突厥人。岂料他还是狗改不了吃屎的德性,非要不自量力的独逞英雄。凭他的本事和现在这副骄躁的德性,元珍翻手之间就能让他一败涂地”

薛绍沉默了片刻,说道:“打过败仗的人,往往更懂得该要如何去取胜。阿史那忠节,你比谁都了解突厥人,更不缺乏和突厥人作战的经历。方才的这些话,你怎么不去对王孝杰说呢据我所知,他一直很看重你这个兄弟。你的话,他多少能听进一点。”

“哎,别提了”阿史那忠节苦笑不已。

“怎么,连你也被他轰走了”

阿史那忠节直摇头,无语以对。

“身边唯一能够进谏忠言的人都给轰走了,王孝杰,果真是在作死吗”薛绍皱起眉头坐了下来,好一阵沉思。

阿史那忠节急了,“少帅,我固然不希望王孝杰在这阴山之南身败名裂。但是,安西虎师更加不能一夕断送死的人,已经够多了”

“是啊”薛绍不由得长声一叹,“灵州惨败,河陇兵灾,银川大战,诺真水之役数以十万计的生灵,在这一场该死的战争当中被葬送了。”

阿史那忠节一脸愧色的低下了头。薛绍说的这场该死的战争就由灵州惨败开始。而这一仗,正是他指挥的。

“也正因为死的人太多,仇恨结下太深,战争才没那么容易结束。”薛绍说道,“我认为,元珍极有可能是亲自来到了诺真水。否则,突厥人早该撤回去了。”

“王孝杰,不是元珍的对手。”面对薛绍,阿史那忠节也算是说了大实话,他道,“少帅切不可让他带着安西虎师,去往元珍的刀头上撞”

“如你所言,我该上演一出阵前夺兵喽”薛绍笑了一笑,说道,“就算我能制住王孝杰一个人,但是安西虎师的余下部众,都不会听我的。”

“但他们会听另外一个人的”阿史那忠节说道。

薛绍眉头一拧,“你是说,王方翼老将军”

“对”

薛绍苦笑,“王老将军远在并州,而且中风偏瘫了行动不便。怎么可能出现在诺真水”

“那就只有最后一个办法了。”阿史那忠节满脸严峻的表情。

薛绍拧眉看着他,“什么办法”

“假传太后的制令,将王孝杰火速调回神都。”阿史那忠节说道,“并让安西虎师重回王老将军制下统领。但在王老将军赶赴上任之前,军队暂由薛少帅指挥应变。”

“”薛绍愕然愣了半晌,再道,“阿史那忠节,你胆子够大的”

“薛少帅,我本就是个该死之人。若能用我这一颗脑袋换回安西虎师全军兄弟的性命,那也算是值当了”阿史那忠节说道,“现在,就让我来假传制令。薛少帅就当是什么都不知道。只在接到制令之后依令而行,便可”

薛绍皱眉沉思了良久,这恐怕是没有办法的最后之办法了。战争总要死人,只是死多死少的区别。如果阿史那忠节当真因为此事而获罪被斩,这对他而言或许还是最好的结局。因为这,总好过他回朝之后被朝廷问罪处以极刑。

“少帅,时不我待,战局窘迫啊”阿史那忠节开始催促了。

“问题是,你怎能办到”薛绍反问道,“谁都知道你一直陪在王孝杰身边。你又哪来的空闲回一趟神都,带来太后的制令呢”

“少帅只管答应,我自有办法。”阿史那忠节有些激动的上前一步,抱拳而拜,“包准,万无一失”

薛绍满腹狐疑的盯着阿史那忠节看了半晌,咬咬牙一狠心,猛然挥手。

阿史那忠节抱拳一拜,大步走了。

三日后,王孝杰所部的安西虎师和突厥人打了一仗。交战的兵马不是太多,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目前的实力。

两军的斥侯也一直都在费尽浑身解数的,不断刺探对方的军情。现在终于已经能够确定,阿史德元珍的确是亲自来到了诺真水。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阿史德族的第一猛将,阿史德曳洛荷。他带来了一万多骑附离狼骑,这是直属于突厥可汗的嫡系部队,草原上最顶尖的精锐骑兵。

这一战的战况虽然不是特别激烈,但是王孝杰却因为他的自负和对敌人的无知,而吃了不大不小的一个闷亏。

至从安西虎师从河陇调往西域平叛之后,因为战争的需要使得他们的骑兵队伍越来越壮大,战力也在不断提升,于是王孝杰一度迷信于安西虎师的骑兵之能。在与元珍的第一战当中,他派出了麾下的三千精锐骑兵上场并且担任主攻,想要旗开得胜先声夺人。

结果,他这三千精骑差点血本无归。

虽然他们很能打,但是比起元珍麾下的拓羯和狼骑来说,并无特殊优势。也亏得王孝杰在作战方面还有那么一点临机应变之能,他马上派出了陌刀与团牌步兵阵出来接应助战并马上撤回了骑兵。否则,元珍不用费去太多的力气,就能一口吃光让他引以为豪的三千精骑。

这一仗打完后,王孝杰像是被人当头泼了一桶冷水。他突然很想见到之前被自己赶走的阿史那忠节,于是派人四处寻找。但是阿史那忠节早已不见了踪影。他甚至派人到薛绍这边来试探找人,也没寻得消息。

王孝杰陷入了空前的苦恼与懊悔之中。尽管如此,他仍然没有死心,三天两头的来劝薛绍尽早率部撤往丰州。

薛绍才懒得理他。

段锋已经带着辎重粮草与后勤部队赶到了薛绍的营地,伤员们终于有了较为妥善的安置和救助,这让薛绍稍稍的松了一口气。

但是薛楚玉仍旧杳无音讯,这实在让薛绍,寝食难安。

第0879章 台阶

接下来的三天里,没有战事。这让疲惫的唐军将士们,得到了一个难得的休养机会。

但是指挥作战的大将却半点不得轻松。对他们而言,这三天的平静就像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沉寂。之所以平静,是因为双方都在总结首战的经验教训并力图从中找出对方的弱点,从而对自己的战术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成或者败生或者死,都将处决于统兵大将这一段平静期内做了什么。

因此,这三天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是一种放松和休整。但是对于指挥作战的大将来讲,却是生死攸关的致命抉择。

王孝杰倒是没有闲着,他召集众将日夜商讨,以求拿出一个克敌致胜的好办法。但商讨来商讨去,这个“办法”始终难以敲定。而且他们发现,自己对于元珍、对于他麾下的拓羯和狼骑,是那样的不了解。

既然连敌人是怎么样的都弄不大清楚,战术安排又能从何谈起

倒是有人提醒王孝杰,是不是可以把薛绍请来一同议战他和突厥人打的交道比较多,对元珍也更加的了解。

结果却是换来了王孝杰的咆哮和怒骂,于是这个提议不了了之。

王孝杰在忙着开会和咆哮,薛绍这边也没闲着。他已经把一大伤员送到了丰州去诊治休养,其中就包括李多祚和牛奔。而在此之前,他已经让他的一批私人部曲推着十几辆大车钻进了阴山的密林之中,从此再没出来。如今那片密林地带已经被薛绍划为了严格军事禁区,除了薛绍本人每天既定的入内视察,其他人一概不许靠拢否则格杀勿论。

王孝杰听说了这件事情一个劲的猜测,“他又在鼓捣什么名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