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690(1 / 2)

加入书签

绍进了内廷,女皇果然在凝碧池上泛舟,薛绍在岸边就能够远远听到丝竹之声。岸边的侍人先行划着一辆小船去禀报,然后得了令就回来载着薛绍去了龙舟。

武则天今天的兴致显然不错,带了好几个诗人才子一起登舟游湖赋诗饮酒,上官婉儿也在,倒是不见面首人等。

薛绍登舟之后武则天先行叫停了音乐,问他何事

薛绍就把奏章一递,武则天阅后大喜,连声赞道:“王孝杰果然将才也”

薛绍道:“王孝杰远征数千里,师老兵疲仍能一鼓而下战退吐蕃收复弓月城,实属不易。陛下理当予以嘉奖”

“此是必然。”武则天扬眉吐气的一脸喜色,说道:“承誉,你秉诚公心用人得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亦是功不可没。朕也要重赏。”

薛绍笑了一笑,说道:“陛下,臣做的都是份内之事,不敢邀功。其实此次西征,臣最多只是出了一两个点子,具体事务都是夏官侍郎姚元崇在亲历亲为。若论功劳,王孝杰与阿史那忠节当属第一,姚元崇也是功不可没啊”

武则天点了点头,微笑道:“承誉,你把功劳全都分给了王孝杰与姚元崇,那你自己辛苦这一趟,所为何图呢”

薛绍眨了眨眼睛,笑道:“同僚和属下能干,臣就能减轻负担清闲度日。这是上等的美事啊”

“你呀”武则天指着薛绍,呵呵直笑,“你就生怕朕会对你论功行赏,把你捉到政事堂吗”

“嗯,是的。”薛绍一本正经道,“政事堂事情太多规矩更多,太累太拘谨了,严重不适合微臣。”

“罢了,朕说不过你。”武则天无奈的摇头而笑,“朕会下敕嘉奖王孝杰与西征将士。另外,朕早想把姚元崇提拔到凤阁来用事。你意下如何呢”

薛绍表情一变,急道:“陛下,你这是挖人墙角啊姚元崇走了,臣还不得活活累死”

“大胆”武则天佯怒,斥道:“姚元崇是大周的臣工,朕想怎么用他就怎么用他,你还能有意见了”

薛绍苦笑,“那陛下总该给我补一个能干的人上来吧”

武则天微笑道:“此次武举办得很不错,员外郎萧至忠居功甚伟。这些年来他一直任劳任怨,如今更是政绩突出。朕考虑过了,就将萧至忠提为夏官侍郎,补上姚元崇的空缺。再让你的三弟薛绪,顶上员外郎的空缺。如此,你总该满意了吧”

“这个”薛绍眨了眨眼睛,说道:“臣倒是没有意见。倒是我那三弟是个缺心眼的憨货,他就一门心思非要扎在秘书省做他的校书郎。臣和兄长屡次劝他另谋出路,哪怕做个州县外官去积累一些从政经验也好,但他就是不听。臣也是无奈”

武则天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让朕想起了裴炎。想当初,裴炎也是无心仕途潜心治学,在史馆一钻就是十几年。朕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如今肯于潜心治学的人,真是不多了。尤其是出身名门的薛氏子弟,谁不想早日步入仕途谋得高官呢令弟出身高贵又有两位兄长身居要职,还是国子监出身的进士榜眼郎,却能清心寡欲虔心治学,实属不易。或许你们三兄弟当中,还只有薛绪最有希望接过令尊的衣钵,成就一代文宗了。”

薛绍呵呵直笑,“陛下是在数落微臣不读书了”

“那也不是。”武则天笑道,“朕知道你手不释卷勤奋刻苦,但你不是传统的儒家士大夫,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汾阴薛氏是诗书门第,每一代都会要出几个当代鸿儒。令弟在科举应试当中输给了薛稷只得第二名,想必他的心中是有所不服的。朝廷的秘书省乃是天下最大的藏书之地,既然他能耐得住寂寞在那里潜心攻书,也未必是坏事。因此,朕就不做揠苗助长之举,将他从书斋里赶出来了。但是,总该有人接手萧至忠留下的职务空缺,专门主管讲武台与武举一事。你说,谁人堪用”

薛绍想了一想,说道:“臣保举一人,但又怕陛下不答应。”

武则天就笑了,“承誉敢开口,朕就敢答应。”

薛绍嘿嘿的笑了笑,说道:“洪县县尉魏元忠,堪得此任。陛下以为如何”

武则天先是微微一怔,然后就笑了,“君无戏言。既然你已经开了这个口,朕就答应你。”

薛绍拱手一拜,“谢陛下”

上官婉儿只在一旁暗笑,心说陛下和薛绍之间真是越发的默契了。陛下向来器重魏元忠的品行和才能,将他贬出京城实属情非得已。眼下陛下正是苦无没人敢于进谏召回魏元忠,总不能是陛下自己刚刚贬了人家,又马上召回他吧薛绍此时进言,既救了魏元忠的仕途又称了女皇的心意,真是一举多得。如此便是,洛阳令魏元忠贬出京城不过三个月,马上又被召回京城担任夏官员外郎。官品虽是不高,但却在中枢用事而且司职讲武台主管武举事宜,既有实权又易见政绩,前途无可限量。再加上是在薛绍的手下办事,此后酷吏都将动他不得这真是一着妙棋呀

几日后朝廷下旨,擢夏官侍郎姚元崇为凤阁侍郎中书侍郎,成为大周王朝最高决策机构的一员重臣,直接辅佐女皇治国。按前朝成例中书侍郎算是副宰相级别,但现在都要加上“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或是“同凤阁鸾台三品”才能进入政事堂理事,所以姚元崇距离宰相仍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已经近得不能再近了,只等他在凤阁熬上一段时间,入阁拜相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这是薛绍往三省中枢推送的第一个重量级人才。或者说,是女皇从薛绍身边挖走的第一个重要墙角。

遥想当初薛绍还没有和太平公主成亲的时候,他就鼓动姚元崇入仕科举,仡今已是过去了八九年。按一般仕人的晋升法则,以姚元崇现在的年龄和资历,能够做到一州刺史就很不错了。但有一句老话,朝中有人好做官,谁叫姚元崇遇上了薛绍这么一位贵人呢

第0959章 我来自地狱

突厥汗国的十万大军,还是向契丹进发了。

突厥汗国与中原王朝不同,他们的战争不仅仅是政治的延伸,还是一样重要的“生产活动”。依靠战争来掠夺奴隶和财富,是所有部族首领迫切需要的。虽然是骨咄禄是可汗,但是眼下他并没有充份的理由,来说服默啜和所有的部族首领终止这一次军事行动。

断人财路违备众愿的事情,哪怕是身为可汗的骨咄禄也不能轻易去尝试。

玄云子带着克拉库斯,站在一处山坡上看着覆盖原野的突厥骑兵袭卷而去,心中想道:骨咄禄还是没能阻止讨伐契丹的军事行动。如此看来,骨咄禄身为可汗享有名义上的至高兵权,但是突厥特有的“崇尚勇士”的风俗,让亲自带兵打仗的默啜在军方拥有真正至高无上的权威。此时此刻,骨咄禄的心里一定意识到了这样的危机。否则,他就不是那个凭借数十骑建立起一个庞大草原汗国的骨咄禄了

“老师,我也想骑上战马去打仗”克拉库斯指着前方的人马,说道。

“会有那一天的。”玄云子摸摸他的头,说道,“但你现在还小,要专心读书、好好练武,知道吗”

“知道了,老师”

几日后,阴雨天。

因为下雨,玄云子没有带克拉库斯出去骑马练箭,而是躲在帐蓬里教他书法,顺便多识几个汉字。草原上的书籍并不多,玄云子教出的许多东西都是凭借记忆来口述。幸得她是嵩山天师潘师正的高足,儒释道三家学说无不精通,因此教起克拉库斯的学业来可谓是游刃有余。

师生二人正学得专注,帐篷里突然走进来几个人。

玄云子多少感觉有些惊愕,因为骨咄禄可汗一向对艾颜比较敬重,闲杂人等不敢擅自闯入艾颜的领地,更别提踏进帐篷了。

玄云子和克拉库斯停止了书法都站起身来,看着进来的这一群人整齐站成了两排。领头的两个人,居然是可汗的狼牙铁卫。

可汗的狼牙铁卫可不一般,虽然他们既无官职亦无部族领地,但是他们直接听命于可汗行事,在汗国内部拥有高于法律的特权。换句话说,他们所到之地拥有先斩后奏之权,有如可汗亲临。

玄云子与克拉库斯不约而同的想道:莫非是可汗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