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743(1 / 2)

加入书签

惜吴大师,以后就好好的练武,并用你这一身武功干点正事,别一味沉迷于走马射箭打猎玩乐。”

“孩儿遵命”

“去吧”

太平公主连忙要上前,薛绍将她拦住,“你别动”

于是薛麟玉的文课老师将他带了下去。

太平公主苦笑,小声道:“你为何拦住我”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准备要找人替他抄写论语学而篇了吗你这做娘的就叫告诉他作弊,也不学好”薛绍冷冷道,“倘若宠溺太过,小心慈母败儿”

“我哪有”太平公主被当着很多人的面这样训斥感觉挺没有面子,小声道,“你少说两句。”

薛绍想了一想,说道:“我这些年来我时常离家远征在外,没有太多时间管教儿子,倒也不能全怪你。以后我离家的日子少了,这小子我得好好的管一管。十来岁的孩子最是叛逆,可不能学坏了。”

太平公主连忙将薛绍拉到了一旁,小声道:“管教归管教,但有一件事情你千万别忽略了。”

“何事”

太平公主说道:“麟玉渐渐长大,也开始交朋处友了。我发现他和皇嗣的长子李成器特别的投缘,有事没事他就叫我带他进宫,去找皇孙在一起切磋音律和绘画。麟玉原本对这些不是太感兴趣,现在受了成器的影响,他也开始认真学习了。”

“皇孙”是李成器现在的封号,与他父亲“皇嗣”的身份保持一致。

薛绍哪里不知道太平公主的言外之意,虽说国家大事不能全由私人交情来决定,但私人交情也能转化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太平公主是在提醒薛绍,不妨在选择“拥立储君”的时候,能够替儿子的将来多作考虑。

寻思了片刻,薛绍问道:“麟玉和皇嗣的第三子李隆基的关系,如何”

“李隆基”太平公主愣了一愣,说道,“我娘下令,已经将他这个庶出的皇子,过继给我已故的长兄、孝敬皇帝李弘为嗣。他并不打眼,你怎会突然问起呢”

“随口一问。”薛绍淡然道,“麟玉年纪也不小了,有些行为要对他进行规劝和约束。现在正是立储之争的白热化时期,让他暂时不要再与李成器过多接触。免得让外人误以为,我们在放出什么特殊讯号。”

“有道理。我会约束他的。”太平公主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旁人,小声道,“但你跟我说句实话,你更希望谁能正得储位”

薛绍沉吟了片刻,“当然是,容易相处一点的。”

太平公主明白了,薛绍是指皇嗣李旦。

皇嗣李旦性情恬淡,为人沉稳,他身边的妃子也都一直表现得中规中矩没有越轨之人。反观被贬的庐陵王李显,他本身就是个缺乏才能没有修养的大草包,否则当年也不会轻易被武则天和裴炎拉下马来。再者他有一个特别让人不省心的妻子韦氏,她不仅和薛绍有过矛盾,还尤其让太平公主深为厌恶。

两相对比,李旦确实是最为合理的人选。

但是太平公主很快就提出了疑问,“但我娘未必这么想。在朝的拥李派大臣大多愿意拥护皇嗣,如果皇嗣果真因此入主东宫,那他的力量将会变得十分强大,从而威胁到我娘的位置。再者,长幼有序也是立储的重要原则,难保不会有人借机推举庐陵王,从而奢求拥立奇功。”

“没错。”薛绍说道,“现在朝中大臣分别以皇嗣与武承嗣为旗帜,化为两大阵营。他们争得越起劲,这两位入主东宫的可能性就将越小。真到了不可收拾的时候,你娘只需召回庐陵王这一支奇兵,两路人马都要算盘落空,女皇的位置将会更加的稳如泰山。”

太平公主思索了片刻,说道:“如此看来,庐陵王的异军突起几乎已是必然。怕只怕,因为那些旧怨再加上庐陵王夫妇的个性,到时会比较难于相处。”

“不打紧。”薛绍说道,“当太子未必是一件好事,尤其是面对你娘这样的女皇。就算庐陵王能够回归并且入主东宫,他所面临的也将是前所未有的重压,时时朝不保夕。只要你娘一天还在,他就一天翻不起什么大浪。在此期间我们要做的,就是跟定女皇脚步疏远太子李显,并且暗中亲近和保护皇嗣李旦。余下之事,相机而行。”

太平公主暗暗心惊,“难道你从现在就开始打算,在我娘殡天之后行废立之举”

“你的担忧,为时过早。”薛绍说道,“只要你娘一天还是大周的女皇,那我们夫妻二人就只会效忠皇帝一人,不可能做到两头讨好。至于以后将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准。真到了你娘龙驭殡天的时候,无论是谁想要继承那张龙椅,还真得问一问我薛某人,答不答应”

太平公主满脸愕然的眨巴着眼睛,好似有话说,却又不敢说。

“你在想什么”薛绍问道。

“我在想啊我就随口一说,你千万不要当真”太平公主小心翼翼的道,“既然我娘都能当皇帝,那我能不能当皇太女呢”

第1033章 我说了算

皇太女

薛绍既不发怒也不发笑,只是侧目看着太平公主上下打量,一言不发。

太平公主被他看得浑身不舒坦,也自知有些荒堂,忙道:“我就随口一说嘛”

薛绍心想,难怪她最近上蹿下跳的对任何与政治沾边的事情,都表现得特别积极。原来是心里动了歪念头。如今不把她们这点邪念掐死在萌芽状态,将来后患无穷

“来我书房”

太平公主看着丈夫拧身而去的背影,不由得暗暗心头一紧:又去书房,他不会又大发雷霆吧那地方,简直就像是刑房

没办法,太平公主还是去了。

薛绍这次没有居高临下的端坐在大太师椅上,而是和太平公主面对面的坐在榻上,神情也较为轻松,只道:“既然你随口一说了,我也就随口问你几个问题。行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