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75(1 / 2)
皇宫里,炸了锅。
一半的文武官员和守城将几乎是同一造型的,连滚带爬的闯进了万象神宫的丹墀之中。
武则天倒是在龙椅之上,端坐如常,威仪不减,“何事”
“陛下,右卫哗变,已攻杀到定鼎门前”
“知道了。”武则天面沉如水,“郭元振何在”
班列中的郭元振死死一皱眉,心不甘情不愿的站了出来,“陛下,臣在。”
“夏官尚书薛绍不在,你这位侍郎领袖夏官。”武则天道,“如今右卫出了事,你有何计较”
“陛下”郭元振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慢慢摘掉了自己的官帽将它放到了地上,说道:“臣对此,无话可说,也无能为力。臣只能引咎辞官,并甘愿受罚。”
“”武则天咬牙,沉默。
这时狄仁杰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当务之急并非是追责,而是解决眼前之乱。”
“朕知道。”武则天道,“朕就是想让郭元振前去安抚右卫。但你看他现在这副子,朕还能派他前去吗”
“啊原来不是要治罪”郭元振一个激灵又将帽子从地上捡了起来,戴好,急道,“陛下,事不宜迟,万一真让右卫的军士冲杀了进来,那可就一切失控了”
满朝的人都发出了嘻笑声。
“你们还笑得出来”武则天怒不可遏的拍案而起,“郭元振,朕命你前去招抚右卫大军,止住哗变。朕不妨把丑话说在前头,他们如果愿意回头,朕可以既往不咎。如若不然,朕翻手之间也能让他们全都灰飞烟灭”
“是是,臣知道。”郭元振连道,“那些混小子就是不懂事,陛下别生气。臣马上把他们全都骂回去”
说罢,郭元振扯腿就跑了。
武则天气得长叹了一声,坐了下来。
狄仁杰暗暗抹了一把冷汗,心说眼前之事可大可小。右卫这些人其实闹得并不太凶,否则以他们的能耐,现在整个洛阳城肯定早就血流成河了。
既然他们还有所保留,那就一定会有条件提出
武则天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她和满朝文武一同坐在这宫殿里,等。
等郭元振的消息。
快到了傍晚,郭元振总算是回来了。
一回来,他又将帽子解了下来,放到了地上,“陛下,臣无能”
“朕现在,不治你罪。”武则天几乎早有预料,淡然道,“朕只想知道,他们都说了什么”
“臣不敢说。”
“朕可以从别人那里听到。”武则天道,“然后回来,治你个欺君之罪。”
“别,别臣说”郭元振叹息了一声,“他们,只是想要一颗人头。”
武则天的声音猛的一沉,“是要朕的吗”
“不,不是”郭元振道,“是,张易之”
武则天再次拍案而起,“绝无可能”
第1078章 一点红
皇帝的答复一点都不出乎郭元振的预料之外,所以他只顾灰头土脸的站着不再吭声了,只是眼睛偶尔瞟了一瞟宰相狄仁杰。
阁部的宰相,岑长倩离死人只差一口气的距离,娄师德外放去了河陇,武三思从来不会在这种关键时刻站出来说话,再者就算他说了皇帝也不会听。新晋的大红人宗楚客倒是挺有发言权,但此事因张易之而起,宗楚客又与张易之关系非常之密切,所以眼下他也不会冒天下之大韪的跳出来讲话。
眼下,也就只能指望狄仁杰能够力挽狂澜了。否则,当真被那些怒火攻心的右卫军士杀破了定鼎门,后果不堪设想。
巧得很,盛怒之中的武则天,也像郭元振一样有意无意的瞟了狄仁杰几眼。郭元振将皇帝的这个小动作收入了眼中,心中顿时一亮看来她也在等着狄仁杰出谋划策,或者说,在等着狄仁杰来给她一个台阶来下。
皇帝与宰相之间如果这点默契都没有,那也就太离谱了。何况狄仁杰一向聪明绝顶,他马上站了出来拜言道:“陛下息怒,请听臣一言”
“讲。”武则天龙袖一挥,做出了一个挺明显的“制怒”的动作。
“陛下,右卫的军士已经没有了统帅的号令指挥,群龙无首便随时有可能失控。何况他们现在正在气头之上,犹如一盆正在熊熊燃烧的烈火。此刻朝廷对其采取任何过激的举动或是施以刚烈的言辞,都如同火上浇油。”狄仁杰朗声道,“因此臣以为,哪怕陛下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也可以采取尾婉一点的方式来进行回绝。”
在座的人都听出了狄仁杰的话中之意,武则天更是一语道破,“你是让朕,施以缓兵之计”
“陛下英明。”狄仁杰道,“一旦城门被破,百姓罹难神都蒙尘。此等后果,哪怕事后惩处所有的肇事之人,也将于事无补。”
“言之有理。”武则天顺坡下驴,并问道,“不知国老,有何高见”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武则天开始用“国老”来称呼狄仁杰,以示对他的份外敬重。朝廷上下一并效仿,“狄国老”三字早已如雷贯耳。
狄仁杰道:“臣建议,先将拘押在大牢之中的党金毗等一干右卫将军释放出来,命他们出面安抚右卫大军。”
“你是说,右卫所有的将军”武则天反问。
狄仁杰连忙拱手拜道,“除,郭大封之外。”
武则天心中一琢磨,郭大封出言不逊涉嫌谋反被逮个正着简直无可抵赖,党金毗等人只是受到一些牵连,这事早已朝野尽知。狄仁杰如此区处,倒也算是合情合理。
正当皇帝还在寻思之时,一个声音突然高亢响起,“陛下,此举万万不可”
众人一看,宰相宗楚客跳出来了。
武则天眉头微皱,“宗卿,有何高见”
宗楚客说道:“眼下右卫的军士已然哗变,便已是目无王法背反了朝廷。说白了,他们已经是一群亡命之徒,否则不会行此下下之策。此刻,如果朝廷再将党金毗等人放还,正好让群龙无首的右卫叛军有了主心之骨,这与放虎归山有何不同因此,臣强烈反对放还党金毗等一干罪将。臣还建议,朝廷理当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军事部署以防不测。若能安抚,则是最好。如若不能,就当迅速的扑灭右卫的叛乱”
“宗相公所言差矣”狄仁杰忙道,“右卫的军士的确是哗变了,但很显然他们还守着最后的底线。否则,他们早就开始攻打定鼎门了。此时此刻,如果朝廷派出军队前去镇压,势必将他们逼上绝路。到那时,无论谁胜谁败,神都洛阳必将血流成河尸骨如山。我大周王朝,将因此元气大伤”
“如若党金毗等人放回之后与哗变军士沆瀣一气共同谋叛,又将如何”宗楚客针锋相对的喝问。
狄仁杰轻叹一声,“如若对党金毗等人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的好言相劝,或许会有好的结果。即使不成,局面也不会再坏到哪里去了。”
“如此心怀侥幸,怎能力挽狂澜”宗楚客上前一步,拱手拜道,“陛下,臣请命即刻调谴大军前往定鼎门,以防不测”
狄仁杰急道,“陛下,就算要防患于未燃,也切不可将军队直接调往定鼎门否则战事一触即发,后果不堪设想”
宗楚客声音更大,“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陛下,就让狄某带上党金毗一同前往定鼎门”狄仁杰也提高了声音,凛凛然如同大喝,“如若不成,就让他们先拿狄仁杰开刀祭旗”
此言一出,满堂皆静。
宗楚客也不作声了。倒不是他真的已经无理可讲无话可说,狄仁杰连命都敢不要,自己还拿什么去跟他争
武则天双眉紧皱,看了看宗楚客,又看了看狄仁杰,仍在惦量沉思。
这时一个弱弱的声音响起,“陛下,还是臣再走一趟,去定鼎门探一探口风吧”
武则天抬眼一看,是郭元振。她问道,“你探什么口风”
郭元振道:“臣就告诉他们,朝廷答应先放党金毗将军等人回来。其他事宜,容后细商慢议。臣认为,就算他们不会马上答应撤离,也至少不会越演越烈,先稳住他们再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