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13(1 / 2)

加入书签

量多更一点。

么么哒ua 3╰

、有喜

虽然不知道大皇子这话的背后有没许贵妃等人的推动,但姬月白心知:大皇子此时能说出这话也是有几分真心的在正事上, 大皇子确实是比皇子更靠谱一些。

当初在西山行宫, 夜逢暴雨, 皇帝与二皇子被困山中, 生死不知。当时行宫主事的乃是大皇子,他本可以顺水推舟做些什么,毕竟这两人若是出了事, 最后得利的只会是他。可大皇子不仅什么也没做反倒是派人入山搜救,行动迅速, 不假思索。虽然皇帝也是因为受难之事坚定了立储之心,随后立了二皇子为储,大皇子因此而心有不服, 但他估计从来也没后悔过当时的选择。

许贵妃恶毒狠心,可大皇子却是与她全然不同的一个人。他如同大部分的男人一样, 喜欢权势, 粗心大意, 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毛病,但本心却算不得多坏,甚至很少会去做那些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前世北蛮第一次入关,兵临城下,朝中人心惶惶,朝中许多人包括当时的于首辅一力主和,甚至提出纳贡称臣的想法,可大皇子却是主战一派的人以至于, 姬月白后来都有些怀疑,大皇子最后的死因可能也是因为这个。

只是,哪怕大皇子这心再真、再好,此时的姬月白却没办法端出好脸色无他,大皇子此时在殿中说这话,简直就像是在殿里扔了一枚。

别说是皇帝这亲爹被炸得头晕脑胀,便是姬月白也觉得头痛,简直是满肚子的话都不知该怎么说。

如果傅修齐知道姬月白此时的心情,或许还能替她说上几句:亲哥啊,都这种时候了,你别没事找事好不好术业有专攻,这打仗的事情就不能交给专业人士吗一个宁伟国已经够不靠谱了,还得再费力找个人掰正他呢,你这半吊子过去岂不是更不靠谱难不成,你还指望负负得正这种事

当然,这也不是只炸了皇帝和姬月白。

东宫里头的太子都给炸得不轻,太子拉着太子妃在被窝里很是阴谋论了一回:“我就知道老大他不安分这个时候跳出来,必是想借此机会出风头还安抚民心,稳定军心,我看啊,他这是想要借机在军中培植自己的势力父皇和我都还在,他竟也敢起这心思,真是其心可诛”

此时此刻,太子非凡的想象力简直像是插了一对小翅膀,嗖的一下就飞远了:“要是他走运,这一战打赢了,等他回朝时,手里攥着军功,只怕朝里又有许多墙头草要往他那里倒。”

张瑶琴和太子不愧是夫妻,想起事情来还是很有些共同语言的。她也觉得大皇子这是居心叵测,抬起手在被子底下握住了太子宽大的手掌,低声安慰道:“陛下不是还没同意吗而且,如此大事必也得先与朝中大臣商议,朝里还有我父亲他们呢,必是不会叫大皇子得逞的”

太子仍旧担心:“就怕父皇拗不过老大,真叫他去了”说着,他翻了个身,唉声叹气,“你说,要不我也和父皇请命去北境总不能叫老大一个在前头出风头”

张瑶琴一时也说不好,只是道:“孙子都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殿下一国储君,何至于这般冒险”

太子也觉得北境有些危险,可又觉得叫大皇子专美于前不太好,反倒衬得自己这个太子太过懦弱。

于是,这一晚上,东宫夫妻两个在被窝里说了半宿大皇子的坏话,越说越觉心烦,比北蛮犯境还要来的心烦。最后,他们两人连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都不知道。

大皇子自请要往北境之事,皇帝确实还没点头同意。

说真的,大皇子能说出那样的话来,皇帝心里是有几分惊怒的北蛮来势汹汹,正是局势危急之时,哪里能够叫自家儿子往这样危险的地方去可听着长子郑重的言语,看着他坚定的目光,皇帝为人父的心里竟也不由生出了些许的自豪来:他的儿子终究还是长大了,长成了一个顶天立地、可以为君父分忧的男子汉了。

正因如此,皇帝才没有一口拒绝大皇子的请求,而是犹豫起来,不知该不该成全儿子这一腔赤诚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总不能真就把人护在身下一辈子

皇帝既没有应下,等到第二日,大皇子又当着朝臣的面把自请北上的话说了一遍。

于次辅似是十分赞同,在边上跟着应声:“此回北境情势危急,大殿下却愿挺身而出,为朝廷分忧、为君父分忧,真乃忠孝之人大殿下毕竟是陛下长子,此时代陛下亲往北境,既可对北境军民示以皇家厚恩,亦可对北蛮表示我大周寸土不让的决心”

皇帝听着这话,再见着大皇子这坚定神色,果然还是点了点头。只是他心里还是有些犹豫,便道:“大皇子虽是一片赤诚,可终究还是没经过战事,就这么过去也不大好还是要再挑个可信的一同过去。”这么一想,他倒是想起永毅侯来,“这样,便叫永毅侯跑一趟,督查北境军务;大皇子嘛,如今北境民心惶惶,他便代朕过去看看。”

这话说的,回头太子也不躲被窝里骂人了,直接在成国公书房里骂人:“父皇这安排的永毅侯乃是大哥岳父,有他跟着去,大哥岂不是就坐等着分功了”

成国公脸色也不大好,但还是劝了一句:“北蛮来势汹汹,显是早有准备。北境战事或许不会如想象中的顺利。”

太子却是冷笑:“那又有什么关系,暂掌兵权的是宁伟国,督查军务的是永毅侯反正父皇都说了,大哥是代他过去看看这真要是战事不顺,那也是宁伟国和永毅侯的错,与大哥何干”

成国公默然片刻,心知太子所言确是不错,大皇子这一去还真是有利无弊,打赢了摘桃子分军功,打输了也不是他的错。无论如何,大皇子面上也是替君父分忧的忠孝之人今日朝上,于次辅不就是这么夸赞的皇帝本就看重长子,东宫至今也没个子嗣,若是真叫大皇子从北境得了军功回来,那太子的位置只怕更是不稳

想到这里,成国公忽然心念一动:“我记得大皇子的侧妃已有身孕,产期也快到了”

太子隐隐约约意识到了什么。

但是成国公却没有在这上面多说,而是紧接着开口说道:“殿下,我虽不知宁伟国的本事但还是知道些永毅侯的本事他能官至兵部尚书,凭的便是他的功绩。此回有他在,北境战事应该也坏不到哪里去。再者,北境尚有十万大军,北蛮又有多少人只要守住边境,北蛮总是耗不过我们的”

太子闻言不由额角一跳,紧接着问道:“舅舅的意思是”

成国公缓声道:“殿下既不想大皇子去领这桩功劳,何不以身替之”

太子本是满腔气火,闻言却仿佛是被人凭空浇了一桶冰雪水,胸口忽而便凉了下来。他脸色微变,抬手扶住额角,低声道:“这,这恐怕”

成国公心里看不上太子这优柔寡断的性子既不想叫大皇子占了功劳又不敢自己上去抢,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嘴上骂的厉害又有什么用

只是,他素知太子脾气也没有开口逼迫,而是缓声道:“如今北境情况危急,只等兵部将第一批要补给的粮草军械准备妥当,永毅侯和大皇子便要动身北上殿下还是要早下决断才是。”

太子犹豫着点了点头。

成国公看他这犹犹豫豫的模样便觉心口闷着气,但还是强忍了下来,恭恭敬敬的送着太子离开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