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96(1 / 2)

加入书签

二字,哭和诉怕是同等重要。他也懂了,黎池一直强调的年少友情的深意。

年少情谊最是让人难忘,也最是引人动容,而他们三人如今这般情景,想想就悲从中来一时言行失常,也算是真情真性。

若说帝王不需真性情但他只是一个皇子王爷而已,若这时就样样符合帝王要求了现在宝座上的父皇,就不知要作何感想了。

而且有这层年少友情在,他与黎池的交往过密的行为,在父皇那里除了结党营私之外,就又有了少年交情这个缘由。

赵俭想通其中关窍,心中再次震动不已:不愧是黎池,对人心和人性的把握,着实厉害

黎池见赵俭懂他的深意了,也有些高兴:与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至于在王府中行巫蛊之事或许圣上是误会了。可能圣上误以为你求情不成,就欲靠巫蛊救人。”

黎池这一说,赵俭脸色猛然一白,后怕不已若父皇真以为他巫蛊救人,那就是违抗圣命而竟然还只是留下他,训斥警诫一番

两辈子的时间,足以让赵俭确定:他父皇对他是真心喜爱。也是因为这一点,他才有信心即使是秘密立储,他的赢面也是最大的。

经过这事,再又对比其他兄弟,赵俭才知道父皇对他的宽容,究竟是到达了何种地步。

黎池看赵俭的神情变化,发现竟然有几分孺慕真情。这样就最好了,带着几分真情实感的哭诉,才最能让他人信服,如此或许才能让一个帝王信上七八分。

“和周,神婆之事,我准备向父皇解释说,是为祈求大婚顺利。”关于神婆之事,赵俭自己想出来一个借口。

想一想大燕皇室在赵俭这一代上,诡异的婚育状况并且原先内定于四月初五,为赵俭的大婚之期,却又因为宫中太后身体有恙而延后了,而下个吉日尚且未定。

在此种大婚之期一延再延的情况下,赵俭为婚事祈福,也很说得过去。“这解释很好,可以这样说。”

翰林院修撰兼工部行走黎池,进俭王府一个时辰,出来时神态萧瑟,双眼红肿似是哭过。

这条消息经由隐秘途经,进到贞文帝耳中。

而在第二日一早,俭王入宫求见皇帝,皇帝在乾清宫召见了。

半个时辰过后,俭王从乾清宫出来,据说俭王双眼浮肿似是哭过一场,神情坚定仿佛决心痛改前非。

四月中,由内阁周首辅亲自执笔写就的国书,送抵瀚海国,如今再就等待瀚海国回信国书了。

两国之间国书互通,所耗时日必然不会很短,想达成出最终协议,还有得等。

在等待期间,赫连舍及使团成员,就依旧圈在万国使馆之中。除了不能出入自便外,其他方面的待遇,大燕也没苛待他们。

赫连舍折了的两条腿也已接上,修养一段时间,就能下地正常走路了。

不过据传,赫连舍伤好虽能正常走路,但日后每逢阴雨天或雪后天气时,两条腿怕是都会痛上一场,而且跑跳和骑马方面,也会有很大妨碍。

大燕有热审和秋审的审判之制。热审即是从孟夏之月农历四月开始,核审罪犯对其予以减刑或释放。

贞文二十一年四月热审中,水泥配方盗窃案中的相关犯人,并未获准减免刑罚,俱都维持原判。

黎温依旧向西流徙三千里,即日流徙钱铁匠及严琳琅依旧诛三族,待秋审后执行。

秋审是为复审死刑的制度,在秋八月开始,主要为复审是否有冤假错判。

水泥配方盗窃案,是就在京中三司会审的,且是皇帝亲判。钱铁匠和严琳琅诛三族的判罚,秋审时怕是不会变更的,只等走一个秋审的过场,之后立即行刑而已。

水泥配方盗窃案,就此尘埃落定。

相关人黎池,在书房中静坐沉思过那一次之后,就又沉浸于工作和生活中去了。

赵俭在乾清宫中,对着贞文帝一顿哭诉之后,也一样回归了正轨。只是变得愈加努力做事,以求挽回他在贞文帝心中的好印象。

赵俭时不时地就跑到翰林院去,与黎池一起讨论各省地方的水泥局选址。

烧制水泥的初衷既是为了治水,且推动铁碾也要水力,烧制工序中也要用水。那么水泥局的选址,就应选在大燕的三条大江大河的岸边。

黎池给予技术指导、定出了选址原则,之后具体的定址事宜,就多是赵俭的事了。其中涉及到的利益拉锯和平衡,就是赵俭需要去考虑的了,黎池最多在他选址时给些参考意见而已。

四月二十这天,黎池正在翰林院中办公。

临近中午时,翰林院把守大门的守卫,将小厮黄芪带了进来。黎池看到黄芪出现在这里,心中就已有所预感

还未等守卫开口说,黄芪一见到自家老爷,就立即嚷开了:“夫人要生了老爷夫人要生了”

黎池将手中笔一扔,也不去管笔尖上的墨水将草稿污黑了“竹帛,帮我将案上的草稿誊抄后,交给王掌院”

“嗯”刚埋头办公,却被黄芪嚷得抬起头的钟离书,反应了过来。“好”

一句话将手头工作交接出去后,黎池两个大步就闪身出了办公间看得钟离书和明晟一脸懵,一时没来得及太多反应。

黎池出了办公间,就疾步翰林院大门而去然后走着走着,就甚至小跑起来了小厮黄芪也赶紧跟上

传旨太监李公公,刚从轿子里探出来一个头,就看见一前一后两道人影,从他面前呼地一阵风跑过,眨眼间就跑远了

“唉刚不就是黎修撰”李公公认出来了,刚从他面前跑过去的就是黎池,“黎修撰黎修撰杂家这里有给您的圣旨唉”

奈何黎池早已经跑远,听不见李公公的呼喊了。

既然接圣旨的人都跑远了,李公公索性也就先进了翰林院。得知刚黎池府中的小厮前来,说是府中夫人要生产了黎池这才着急忙慌地跑了回去。

“还真是凑巧赏赐一到,这边就要生了。不过既然人都跑回府里去了,那杂家就转道走一趟状元府”

第111章

跑出翰林院之后,黎池和黄芪两人就时而疾走、时而小跑,急匆匆地地往回赶。

黎池一路疾走或者小跑时,还不断问黄芪:“老夫人可在府中”

“在、在府中”黄芪来时是一路跑来翰林院的,如今回去时却是跑不了了,累得气喘吁吁的。“早间时候,夫人觉着、有些异样,老夫人和老太爷,就都留在府中看顾着夫人。”

“那你为何不早来叫我”既然早间时候就有异样了,却这个时候才来叫他。

“夫人不让,说老爷的公务要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