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3(2 / 2)
翻到一页,冯云山眼睛一亮这是“热论”篇,里面居然论述了蒸汽机的原理及其应用,还附带有简图和制造方法。这可是宝贝啊。蒸汽机,冯云山虽然知道原理,懂得制造方法,但那时后世现代加工业高度发达的条件下的制法,对于现在这种还在工业初始阶段,连焊接都没有的时代,很多方法冯云山没办法办到。现在有了这个比较原始的制造方法,再想办法买来相应的必要设备,冯云山便有底气能自己制造出蒸汽机。
此外,冯云山看了下,书的末端还有风力机、寒暑表、轻气球、潜水衣等实用器物的说明和制法。
氢气球新奇的玩意,自己有条件也可以搞一下。
可惜只有二卷翻完了这本书的冯云山,意犹未尽这本书实在是这个时代的一本宝书虽然各类自然科学写的知识并不深入,只是科普类书籍,但对如今的华夏来说,这属于这个时代科学的启蒙书籍,影响必定十分深远。
而且,通过这本书,冯云山突然想起,差不多是这个时候,满清国的三名著名的近代科学家,会在上塰的墨海书馆碰面。而墨海书馆,恰恰是英国伦敦会创办。冯云山心头一片火热。
而合信这人,做牧师实在浪费。好不容易能碰上,放着这么好的启蒙老师不用,冯云山都觉得对不住自己的运气。
他诚恳地邀请合信:“合信牧师,我们之前约定的交易,你去香港帮我购买火器的事情,条件不变。另外,本王欲雇佣几名汉人研究您这博物新编里面的新奇玩意,想以您的名义,写信邀请他们先去香港,再到广州来。当然,作为报酬,每邀请到一人,本王便帮您拉10名教众受教。”
“什么人让圣王如此重视我可以按您要求,试一试,但能不能邀请来,便不得而知了”合信答应下来。
“这个不用担心,根据本王的了解,合信牧师只需让他们看一下这本博物新编,再告诉他们还有更多的内容在这边,他们必定会跟着过来”冯云山信心满满。原来,他想起的是这个时候在上塰墨海书馆做翻译的李善长,还有同往上塰墨海书馆探求新知的徐寿、华蘅芳两人。
李善长倒没什么,只是个数学家而已,不过他精通英文,翻译外籍书籍倒是一把好手。
而徐寿、华蘅芳两人,便是让冯云山心头一片火热之人。
这两人,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满清少有愿意学习西洋科学知识之人。特别是冯云山知道,历史上的这两人,十年后,帮助曾国藩筹建起“江南机器制造局”,并动手制造了蒸汽机和蒸汽轮船。对于这样的人物,就算自己得不到,也不能让满清得去。更何况,现在有这么个机会能招揽两人,冯云山志在必得。
第131章 义军的计划
送走合信,已是晚上,冯云山又思索起陈开义军的事情来,不知道那些安排有没有作用,辗转一夜未能睡好。
第二天,罗大纲和左宗棠来报,经过何禄、李文茂等人昨天的一番明里暗里地劝说,陈开手下又有许多小头目率领帐下的义军投靠太平圣军。
何禄、李文茂等人,又派手下在陈开义军中纷纷传言,太平圣军已经占领了整个整个两广地区,过段时间广东境内便能分田分地。一时间传言迅速扩散到整个义军,让陈开义军中的众人心思纷纷动荡不安。一些原本看到战死那么多兄弟的天地会众和本地乡民,就有些害怕,现在仗打完了,那股热血冲劲已过去,就开始更加后怕起来,便厌恶了打仗,只想回家等分地,安心地生活。
再加上陈开义军中内部的陆顺德、张拔山等人四处跟一帮小头目说,大头领和太平圣军开始闹僵,让大家做好和十万装备精良的圣军开战的准备。这帮小头目一听连陈开、邝能的亲信手下这样说,早就信了几分。他们便各打自己的算盘,商量对策。
原本这些义军都是松散的临时组织,甚至连陈显良、林洸隆等几支义军也一样,都是名义上听从大头领陈开的指挥,实际还是各自为政。现在满清一败没有仗打了,加上何禄等人的煽风点火,这个义军的联盟便开始崩溃、解散。
除陈开本部、陈显良、林洸隆等部外,其余小头目都纷纷借机寻找退路,一部分投靠何禄、李文茂等义军,实际相当于投靠圣军,另一部分率领手下兄弟,悄悄撤营直接回番禹、南海的乡下,继续做他的天地会头领去了。
一个晚上过去,陈开义军,加上陈显良、林洸隆两人的部众,便从十余万变成了仅仅六万余人。
陈开心中恐慌,再这样下去,只怕自己的义军就要全解散了。本来还想逼迫太平圣军让出广州北城,让弟兄们也发笔小财,现在看来,却是失策。
陈显良、林洸隆两人昨天还鼓动着率兵直接强行进城,抢回属于自己的那部分。陈开没答应,在他看来,即便与太平圣军闹翻,也不能发生战事。这好比分家的两兄弟,两方开战,只会便宜清军官府。陈开决定还是率义军离开广州,另寻地盘发展,不和太平圣军明面上闹翻。
但率领大军朝哪边去呢陈开一片茫然。
他不由想起前段时间,一名自称太平天国二国舅赖文鸿之人,来劝说他率义军加入太平军的事情。先看看能不能自立,要是实在不行,只能加入那个劳什子太平军了。想想,还不如直接答应加入太平军呢,至少还在家乡,要是加入那太平圣军,听说在湖南那边,只怕很多恋家的兄弟还不会跟随。
越想越头疼,他命人将地图取来,又将义军各大小头领请来商议。
陈开向众人说起义军的境况,自己想率军离开广州,众人有何建议。
陈显良还是认为不应该率军离开,就算不能强行攻打广州城,也可以在番禹、南海一带盘旋,先将乡里的官绅大户都“打捐”干净了,再换处地方继续打捐,这样弟兄们也很快能发点小财,同时也能吸引很多乡民加入义军,壮大队伍。
陈开有点心动,他本就有私心想自立,听说能壮大义军队伍,还能给手下弟兄谋点福利,当然乐意。只是,太平圣军已经占领大部分地区,而且态度强硬,自己率义军这样做,等于是抢夺他们到嘴的肥肉,他们绝对不会放任不理,说不定,便和义军开战。这是陈开不愿意见到的,而且他其实有种恐惧,害怕义军和太平圣军交手。不像陈显良那样只顾拼杀的武夫,他心里明白,义军根本不是太平圣军的对手。
林洸隆却建议率大军往南雄、赣州一带去开创基业,不行也可往潮州府一带转移。陈开闻言苦笑,他知道林洸隆是客家人,总想带他手下的客家兄弟去赣州、潮州一带客家人聚集的地方。但陈开手下还是本地土人居多,土、客两方本就矛盾重重,经常械斗,这要是自己带领本地土人居多的义军到了客乡,恐怕立足都困难。
陆顺德站了出来,却说出一番让陈开很是心动的话。
“大头领,陆二认为,在我义军强大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