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51(2 / 2)

加入书签

“轰轰”杨秀清起身站到位于三楼的议事厅窗前,郁闷地骂道:“狗清妖,又开炮打扰本王。来人”

东殿左丞相曾水源和东殿礼部尚书傅学贤二人连忙闪身出来,向杨秀清一礼,道:“属下在,东王有何旨意”

杨秀清道:“傅尚书,你去与东城的守将说下,就说是本王的命令,朝那清妖的江南大营对轰百炮,灭下清妖的煞气”

傅学贤领命转身而去。曾水源却上前建言道:“东王,如今清妖在城东的孝陵卫建江南大营,东王府与之太近,何不命人重新择一宝地建造东王府,早日搬迁过去,省的扰乱了东王思虑天国大事东王一味节省,却让那边大兴土木,反而得不偿失。”

曾水源微不可察地朝新修建的天王府方向点点,杨秀清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也就是因为他是杨秀清的心腹,才会如此说话,换了其他人,定然不敢在东王面前说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杨秀清摆摆手,朝门外指指,示意曾水源不可妄说,但脸上的笑容却掩盖不住他对自己这个心腹的赞赏。

“水源,你说本王让陈承瑢去知会那边一声,那位会召见那些洋人吗”杨秀清望着窗外,不远处,陈承瑢正匆匆往这边的东王府议事厅赶来。

“应该不会。属下猜测,只会让东王自行便宜处置。”曾水源迟疑了下,回道。

杨秀清不说话了,只是含笑望着门口。未久,王府牌刀手领着陈承瑢进了王府议事厅。

陈承瑢一禀报,杨秀清和曾水源相视一笑。不过,继而,杨秀清皱皱眉头道:“天王旨意,让本王直接回了那些洋人,除非对方是皇帝亲来求见,否则不见既如此,那便回了那些洋人便是”

曾水源为难地道:“东王,那些洋兄弟也是千里迢迢跑来天京,特意来向我天国朝会,这也能彰显我天国的天朝上国地位天王和东王何等尊贵,自然不用亲自接见他们,不如让下面人见他们一见,一方面,可以听听他们来意,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其贸易,互通有无水源听说,广东那边,便是与这些洋人贸易,购买了洋枪洋炮,这才迅速打下两广这么大块势力。”

一听到占据两广的冯云山的状况,杨秀清重视起来:不能落后给那个人

他来回走了两步,便思索完成,道:“既如此,便由顶天侯秦日纲和水源,你二人一同前去城外接见那些洋人便是。有二点需注意,一是不可坠了我天国的威风,二是好好商谈一下,不要管价格,多买些他们的洋火器回来。”

曾水源连忙领命而去。

第266章 天国会见洋人

杨秀清看着在自己面前躬着身子的陈承瑢,本就短小精悍的一个人,便更加缩成一团。对于这个识字不多,而又有权谋之人,杨秀清其实想好好用起来,不过,他总觉得此人与天王府那边有几丝干系,因此又不敢放心使用。

忽然想起此人的侄儿,据说在南王手下担任大将,顿时问道:“陈副丞相,你那个自行改名叫陈玉成的侄儿,原来是叫陈丕成吧听说如今领着上万名圣兵,等同于总制了吧”

陈承瑢一听东王问道侄儿之事,顿时额头冒出冷汗,连忙回禀道:“东王明鉴,丕成那小畜生年幼不懂事,被人蒙骗,脱离天国。属下马上给他写信,定要将他劝得迷途知返,回归天国。”

杨秀清哈哈一笑道:“承瑢兄弟,不必紧张。若能让你侄儿重回天国,本王定当好好赏赐于你,晋升他为检点,成为我天国最年轻的检点大人说来,也是本王失误,没发现他这个人才啊”

笑完,忽然脸上一板,朝刚将心放下的陈承瑢道:“你此去天王府那边,可知道天王准备何时搬入新建的天王府”

陈承瑢嘴里发苦,暗道我小小副丞相,将天王的情报告诉东王,万一被天王知晓,定然大事不妙。

但东王询问,他又是东王直接管辖之人,不能不回禀,只能硬着头皮道:“回东王,承瑢本是不知。不过,适才去见天王时,发现蒙得恩正在向天王禀报新建天王府事宜,好像天王不大满意,但却说明日搬入新建的天王府。但新的天王府好像还要继续修建,天王还提出了三个要求,具体属下就不得而知了。”

杨秀清一听,点点头,表示满意。陈承瑢能将这些告诉自己,说明他还是识时务之人,选择自己。

不过,天王建了硕大的天王府还不够,还提出了三点要求,继续修建。再一想到曾水源说的话,杨秀清不由也是一阵愠怒,老子节约下来,给你花掉不行,老子也要好好修建东王府。

顿时,本就对这个濒临江南大营,经常遭受袭扰的东王府不满意,这下更是找到了一个重新建造一座东王府的理由。

杨秀清下令道:“本王决定了,也要重新寻址建造一座新的东王府承瑢,你为内官之首,熟悉天京城内各地。本王便命你寻一地,辅佐国伯一同修建本王的东王府。”

陈承瑢大喜,忙下跪谢恩。他知道,杨秀清说的国伯,乃是将杨秀清抚养成人的伯父杨庆善。东王能让他协助国伯杨庆善建造东王府,那是对他无比的信任了。

“东王,聚宝门内的上江考棚,还有旁边的邢家花园等处,要是连成一个整体,面积和位置,都非常合适,不知东王觉得此处如何”陈承瑢不愧是内官,稍微一想,天京城内的哪里适合建造东王府,便说出了一处所在。

“此处不妥”杨秀清皱眉道。

陈承瑢见马屁拍错,连忙继续想,忽然灵光一闪,道:“东王,汉西门内地势较高的黄泥岗上,位于虎贲仓前街的前清妖山东盐运使何其兴的宅院,却是宽数千亩,位置极佳,又是地势高之地。不知东王意下如何”

“此处却是极佳”杨秀清对这个地方也有印象,点点头道:“既如此,从明日起,你便协同国伯一道,领三千人也往那前明故宫拆运砖石木梁,开始建造东王府”

“本王的王府四周,需要筑高大黄色围墙,宽三尺余,高二丈,以碎磁布墙顶,防人攀越。”杨秀清倒直接说起王府修建的要求来了:“周围六七里,都包含进王府便可,在内的闲杂人等,均迁往他处。”

陈承瑢欢喜地领命而去。

却说东殿左丞相曾水源,出了东王府,前往顶天侯府寻着了秦日纲,传达了东王的口谕。

太平天国占领天京后,天王东王论功行赏,秦日纲虽还兼任着天官正丞相,但同时又受封真忠报国顶天侯,还有了自己的侯府。

苦尽甘来的秦日纲,一连便娶了3名侯夫人,达到了天王下的诏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