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06(1 / 2)

加入书签

匣子,埋怨的说了一回,好话说了一堆,最后总结道:还是自己盯着娘子更放心

东方瑶很无奈:“芍儿,你先喝口水歇歇吧。”

委婉的表示了自己已经饿了事实。

芍儿脸一红,“呀说过了”

这时崔嬷嬷就在外面敲门,“娘子,可好了没该用晚膳了”

芍儿吐吐舌头:“那我先回去啦”

“怎么不留下来”东方瑶说道:“都这么晚了,不如在这儿住一晚罢”

芍儿笑道:“好教娘子知道,晖儿半刻也离不开我呢,我今天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骗他出来的,可不知现在在家把他委屈的哭成什么样子呢”

芍儿走了,几味精心熬制过的汤也端到了案几上,之前玉莲来了一趟,说是女皇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虽然依旧对冥婚一事缄口不提,不过打发宫中的婢女送来了丰厚的贺礼,只案几上那道“血燕窝”都是精心烹制精心好了之后才送过来的,另有绫罗绸缎百匹、各种新鲜果蔬、肉类、孕妇大补的药材,以及特意赏给安安的两对镯子。

一只金丝镶粉红芙蓉玉镯,一只嵌南珠赤金绞丝虾须镯,东方瑶捧在手掌心,啧啧赞叹。

“觉得怎么样”

因此东方瑶逗弄了安安一会儿便被奶娘抱去喂奶了。

“没事了。”东方瑶边说,边吃了一口他喂上来的血燕。

“以后可不许这么不小心了。”默了片刻,崔城之忍不住开口道。

他当然知道妻子不会那么听话,先不说这件事她是否上心,而是楚荷对她来说有多重要的问题。

楚芸走的当日崔嬷嬷就因为担心一五一十的对崔城之说了,还建议崔城之趁早劝劝东方瑶,可崔城之如何不了解自己的妻子,一旦她决定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更枉论阻拦,他不仅拦不住,说不准还会刺激到她,因此考虑再三,在今日早晨东方瑶催他出去的时候,崔城之还是离开了,不过他原先只想着在附近的糕点铺子坐一会儿,没成想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崔嬷嬷就派人来告诉她,夫人果然出门了

第十三章 乖乖认错

“咳咳”

东方瑶一时心虚,竟然将一口血燕呛在了喉咙里,她弓着身咳红了脸,旁边崔城之忙为她顺气。

末了,崔城之还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东方瑶悄悄的看了他一眼,直起腰板儿来,弱弱的说道:“我知道,这样做不太合适。”

崔城之顿时无语问苍天,这是一句不合适就能完事的吗

见他面上岿然不动,东方瑶心里那道心虚的口子终于越扯越大,这事儿往小处说,可以是她不懂事、不知轻重缓急;往大处说,便是她不负责任,甚至是罔顾一条无辜的生命

这大帽子一扣,东方瑶身上的冷汗顿时流的是愈发凉快了。“我知道这件事是我不对,”她委婉的认错,还是先求饶的好,“我也没有要辩解的地方,可是在出事之前,我真的没料到会有这样的意外。”

说到意外,她适时的愣了一下,是李衡乾抱她回来的,城之不会已经看见了罢就算不看见,如果有人告诉他,那她怎么解释

可是好奇怪,为何李衡乾会像早就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出来,并且适时的候点拦她一样

崔城之原先看着东方瑶脸上还是几分诚恳,可是慢慢的,她那几分诚恳也变成了眉间的两蹙上弦月,不由得脸色沉了沉,“我只当你行事谨慎,也不会拿我们的安安来行如此凶险之事,你想的如何,想的倒是挺好难道你以为做事皆是要靠想才行吗”

东方瑶被唬的一愣一愣的,好像也是,她出门之前自以为是个万全的计策,怎么现在回头来一想,当真是诸多漏洞,先不说她能不能成功入大明宫,便是桓修玉在她去蓬莱殿的路上下手脚,到时候两袖一甩跟没事儿人似的,以女皇如今对他的信任,她似乎也奈他难如何呀

“你不过就心存侥幸,以为坏事不会那么不偏不倚落到你的头上,以为凭你一己之力,绝对能力挽狂澜,可事实是什么呢人算不如天算,瑶儿,你记住我这句话”崔城之肃着脸,一把火终于烧成熊熊烈焰。

崔城之不常生气,或者说,东方瑶就没见他真的生过气,他就算每次不悦,也只是神情淡然罢了,可是这一次他脸上是真的没什么表情,并且,眼含责备。

东方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她扯了扯崔城之的衣服:“那个,我、我错了。”

“你错哪儿了”

“我错在啊,”不是早就说她错在哪儿了么,怎么还要再说一遍不过一瞧他那“凶巴巴”的眼神,东方瑶忙把牢骚吞了下去,换成了一句:“我刚愎自用、意气用事、思虑不周”

“最重要的是,瞒了你。”说完,讨好似的笑了一笑。

崔城之面色稍霁,其实他本来也没打算训她,只是这丫头胆子忒大,敢为常人不敢为之事,他也只好敲她一记杀威棒,压压她的肥胆儿。

不过东方瑶才刚刚生产完,她本就瘦弱,此时没了肚子,更是显得身形单薄,杏眼盈盈似有泪光,崔城之立时心软了下来,“我怪你,也是为了你好,瑶儿,我不希望你和安安有事。”

他这个年纪了,虽说比下不足比上有余,可毕竟不再年轻了,只有东方瑶和安安一个女儿,如果他们母女出了什么事,他可没有前几年那般好的毅力了。

东方瑶垂眸有一下没一下的捋着他的袖口:“城之,你知道,我没有办法拒绝芸儿,有时也觉得很是为难,我只怕说给你,你更为难,所以才如此瞒你,你你别怪我了好不好”

“还有下一次吗”

“没有了”东方瑶紧着摇头。

崔城之满意的点点头,他伸手轻轻搅动了一下手里的血燕,略遗憾的说:“已经凉了,我叫梅影再去给你热热,待会儿你尝尝芍儿为你熬的汤。”说完便起身出去。

东方瑶扶着胸口松气,心道:为何城之半句也没提豫章郡王

又想,没提最好,李衡乾恐怕早就派人盯梢了,还真不能小瞧了他

这样在家中休息了半个多月,期间思娴夫妇、芍儿夫妇都多次上门来看她。

尤其是芍儿第二日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坐在蒲团上接连说了一下午的其中利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