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装填,瞄准,射击!(2 / 2)
他站在高处,眼神锐利地观察着山谷的地形和敌军的动向。
他微微一笑,心中已有了对策。
他下令火枪兵们分散开来,呈扇形包围山谷,同时让火炮部队对山谷进行猛烈的炮击。
炮弹在山谷中炸开,掀起了阵阵烟尘,印度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
他们原本以为可以凭借山谷的地形优势给大明军队一个致命的打击,却没想到自已反而陷入了绝境。
当印度军队试图突围时,火枪兵们迅速集中火力,将他们压制在山谷中。
“不要让一个敌人逃脱!”
朱柏大声喊道,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士兵们士气大振,更加奋勇地战斗。
他们的火枪不停地喷射着火舌,子弹像雨点一样落在印度军队的身上。
印度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四处逃窜,却无处可逃,只能绝望地呼喊着。
最终,这股印度军队被彻底歼灭,山谷中留下了一片狼藉,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整个山谷。
随着大明军队不断推进,占据了大量的海岸线和港口,印度国内的局势变得愈发严峻。
国内的资源补给已经严重不足,粮食短缺,物资匮乏。
百姓们为了一口粮食而争得头破血流,社会秩序陷入了混乱。
在农村,农田荒芜,庄稼无人耕种。田野里杂草丛生,曾经肥沃的土地变得一片荒芜。
饥饿的农民们不得不离开家园,涌入城市寻找食物。
他们拖家带口,衣衫褴褛,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绝望。城市里人满为患,大街小巷都挤满了难民。
他们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忍受着饥饿、疾病和寒冷的折磨。
疾病开始蔓延,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角落。医院里人满为患,医生们疲惫不堪地忙碌着,却无法挽救每一个生命。
国王看着国内的惨状,心中充满了痛苦和自责。
他坐在王座上,眼神呆滞地望着前方,仿佛失去了灵魂。
他深知,如果再这样下去,不用大明军队打进来,印度国内自已就会崩溃。
他站起身来,缓缓说道:“诸位,如今国家危在旦夕,我们不能再这样争吵下去了。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寻找一条出路。”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然而,大臣们和将军们依旧争论不休,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
有的将军认为应该继续战斗,哪怕是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
有的大臣则坚持和谈,认为只有和平才能拯救这个国家。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上再次陷入了混乱。
国王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充满了绝望。他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奇迹能够出现,拯救这个濒临灭亡的国家。
但现实却残酷地摆在眼前,印度在这场战争中已经陷入了绝境。
未来的道路充满了黑暗和未知,仿佛是一片无尽的深渊,等待着这个国家的只有灭亡的命运。
在新占据的印度关口处,朱柏和沐春站在营帐前,望着远方那片被战火洗礼过的土地。
残垣断壁在夕阳的余晖下投下长长的影子,仿佛是印度帝国衰落的象征。
微风拂过,带着一丝血腥和硝烟的味道,提醒着他们战争的残酷。
营帐外,士兵们在忙碌地巡逻、修整武器,偶尔传来的金属碰撞声和低沉的交谈声,更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氛围。
营帐内,一众副将和谋士围坐在一张巨大的地图前,气氛严肃而紧张。
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映照出每个人脸上的坚毅和决心。
朱柏和沐春大步走进营帐,众人纷纷起身行礼,动作整齐而迅速,显示出良好的纪律性。
朱柏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坐下,他的眼神锐利而坚定,扫视着众人说道:“诸位,我们已经占据了这处重要关口,但印度帝国并未被彻底击败。”
“他们就像一头受伤的野兽,仍有可能发起最后的疯狂反击。我们必须谋划一次全面的进攻,彻底打破他们翻身的可能,让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还边境百姓以安宁。”
沐春接着说:“没错,印度国内如今虽然混乱,但他们还有一定的兵力和资源。他们的军队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或许会变得更加狡猾和顽强。”
“我们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机会,要一鼓作气将他们击败,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威严不可侵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