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8(1 / 2)
道:“摄政王莫非不知道淞沪会战中李卫国的沪军消耗了多少武器和弹药”
见奕欣摇头,李鸿章想想也对,那些事情本就是机密,他自己得知也是因为潜伏在吴军当中的间谍报告,料想奕欣也在吴军当中安插了眼线,估计级别不够所以不知道罢了。
想到这里,李鸿章道:“要想跟李卫国抗衡,我们至少要囤积五十万支火枪、两千门火炮、五百万近弹子和五百万箱吙药,没有这个家底,我们打不过。”
奕欣嘴巴张的老大,这尼玛也太夸张了吧,这么多军火,得上亿两银子,哦不现在用的都是人民币了,那也得两三千万啊,上哪筹措去啊
奕欣苦逼了,李鸿章却是神秘一笑,说道:“摄政王莫非忘了借师助剿了”
奕欣反问道:“你的意思是借洋人来对付李卫国”
李鸿章点头道:“英法两国上次败给了李卫国,在淞沪惨败,损失十几万军队,他们能甘心吗”
奕欣皱眉道:“可我们若借洋人大军来对付李卫国,天下人如何看我们这是卖国啊况且洋人亡我大清之心一直不死,我们如何能引火烧身”
李鸿章翻白眼,暗想:借师助剿是你提出来的,现在却说卖国了,真是即当表子又立牌坊,好人都特么让你当了。
“洋人毕竟是洋人,永远统治不了大清,可如果李卫国赢了,那就彻底没有大清了。摄政王可要三思啊”
饮鸩止渴,但还有别的办法吗
答案是否定的
显然奕欣不会相信李卫国会当个好孩子不造反。
见奕欣犹豫,李鸿章道:“不必担心洋兵,只许足够利益给他们,让他们跟李卫国死磕,不论是李卫国灭了洋人,还是洋人灭了李卫国,最终他们都将筋疲力尽,那时候我们出兵扫平李卫国和洋人,到时候洋人惨败,我们还可以反悔的,洋人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奕欣歪着脑袋看着李鸿章,心想:骗鬼吧,洋人会那么好糊弄怎么看李鸿章都不像好鸟,似乎在算计着什么。
“也罢,燕王您现在是北洋大臣,就由你出面跟洋人谈,借师助剿,可以许给他们好处,一切全有燕王决断。”
李鸿章一听,心中顿时暗骂:你大爷的,老子可不想背黑锅。
“这个,还是摄政王出面更有说服力”
奕欣算是明白了,感情李鸿章也在算计着他。
你大爷的
两只老狐狸顿时一起瞪眼。
第0217章 谍影重重
武昌府,李卫国大宴吴军部将,包括李元度在内的原湘军集团的投降官员和将领们也全部参加。
大厅内人头攒动,欢声笑语。
吴军的将领们再立新功,李卫国对他们大加封赏,李元度等原湘军投降官员和将领们同样因为主动投诚有功,也得到李卫国的提拔和封赏。
当然,湘军集团中不是所有的人都接受李卫国的封赏,一些倔脾气的官员和将领们放弃出仕的机会,他们表示既不会加入李卫国的幕府,也不会投靠其他势力跟李卫国抗衡,因此得到李卫国赦免,放他们解职还乡,做个普通老百姓。
宴会是增加吴军集团和湘军降将们的友谊,双方今后一起共事,就是一个大家庭了,因此抛开以前的各种成见恩怨,一起向前看。
李卫国很慷慨,对待湘军降将们很大方,只要有本事,依然可以上位,甚至可以得到比以前在曾国藩手下还高,甚至重要的职位。
当然,对待军权是一个敏感问题,湘军将领们也知道不可能指望李卫国将他们原来的军队还交给他们统带。但李卫国给出的补偿也很丰厚,原来的湘军将领可以选择到吴军当中降级使用,也可以到李卫国成立的军校中进行为期三年学习,后者军校毕业后可以官复原职,成了大部分湘军降将们的选择,也是一种聪明的选择。
至于湘军普通士兵,则统一被打散编制,送入新兵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军事训练。主要是学习吴军的军规条例,队列训练,尽快适应吴军的作战方式。
当然,最重要的是洗脑,要明白他们的新主子是谁,背诵李卫国语录是必须的,忠诚度永远都是吴军最重要的军规。
整个湖广两省,原有曾国藩的湘军部队四十五余万人。其中正规军二十万人,地方卫戍部队二十五万人。这些军队由罗泽南、曾国荃、彭玉磷、江忠源、郭松涛等将领率领,其中罗泽南守武昌时被李元度斩杀,帐下两万军队被李元度控制。曾国荃带着湘军精锐包括常胜军三万余人被骗到河南跟李鸿章的部将丁日昌厮杀,彭玉磷带两万五千军队被骗到四川,同四川清军激战,这两支湘军都是曾国藩的死忠,所以被李元度假令调出湖广。使他们不能阻挡李卫国的大军进入湖南和湖北。
抛开曾国荃和彭玉磷的两支湘军,其他湘军尽皆投降了李卫国,使得李卫国平白得了近四十万军队。
不过这四十万军队当中,都是按照前湘军标准选拔的,换成吴军的标准,最终合格的也只有十五万人。
李卫国如今不缺兵,出于削弱原湘军实力的目的,只保留这十五万精锐,其他二十五万湘军士兵尽皆改为二线部队,让他们去修铁路、修公路。取名建设兵团。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李卫国出于安全和生产两方面考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