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88(2 / 2)

加入书签

二十五万湘军士兵如果都被遣散回家,他们没有工作,会给地方政府造成社会压力,如果在有心人挑动下加入李鸿章、奕欣等势力,会给吴军带来军事威胁。

如今李卫国雄霸江南十省,除了江南省和浙江省有铁路、电报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之外,其他八省一点都没有,考虑到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军事便捷,李卫国已经责令两江商会开始向其他八省投资修建铁路、电报等基础设施项目了。而这二十五万湘军士兵,多么好的免费劳力啊,打着灯笼也没地找啊,李卫国可不想浪费。因此模仿太祖组建生产建设兵团。一举多得。

剩下的十五万湘军,尽管他们正在接受吴军的军规和训练,但李卫国却没有给他们配发吴军的标准制式装备。卫国式步枪、五九步兵炮、手镭、地雷等先进武器装备,让湘军官兵们眼残,但李卫国却告诉他们,只有立功了。才能得到。

这是一种激励,也是给原湘军士兵们一个盼头,否则直接给他们发放先进武器装备,并不会得到好效果。

宴会结束后,李卫国单独留下了李元度等七人。

“你们在敌人阵营中潜伏了十二年,如今立下了大功,本王深感欣慰和高兴。当年本王就说过,你们这一百人将是中华神盾局的永远神话,功臣,只要有一天你们完成任务回来,本王答应你们,可以在本王职权范围内选择任何官职。”

李卫国顿了顿,说道:“如今你们完成任务归来,帮本王得到了湖广两省,功劳巨大,说吧,你们想要什么官职”

当年李卫国秘密训练一百名特工,曾经许诺过他们,如果李卫国是一县之主,他们可以在县内选择任何职务,如果李卫国是一省之主,他们就可以在全省内选择任何职务。李卫国成就多高,他们就可以在李卫国的职权范围内选择任何职务,县令、知府、巡抚、总督,他们可以随便挑,只要李卫国有的,他们都可以索要。

李元度等七人便是当年的一百人之一,如今他们完成任务归来,自然要得到奖励,但却没有想到李卫国真的敢兑现当年的诺言。

这可不是一般的诺言,如今李卫国贵为吴王,辖地整整十个省,最高可以任命总督。

李元度等人心中剧颤,激动,渴望,他们潜伏十二年,没有一个奔头是绝对待不住这么久的。

“怎么都不说李元度你来说,你想要什么官职”李卫国见对方都不说话,于是让李元度开头。

李元度深吸一口气,道:“王爷当年将我们收留,教授我们本领,对我们已经是恩同再造,臣不敢再有奢望。”

李卫国笑道:“行了,本王有功必赏,又过必罚。当年既然承诺了你们,如今就要兑现。你们可要记得,当初一百人如今你们是第一批立功回来的,其他人以后回来把好官职要走了,你们可别后悔。”

李元度等人顿时纠结了,他们当然不希望出现那种结果,可是要让他们开口跟李卫国讨要官职。他们还真不敢。

李卫国看出他们的疑虑了,于是道:“算了,还是本王替你们选吧,如果你们不喜欢。可跟本王提,如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于是纷纷点头赞同。

李卫国想了想,说道:“你们当中,李元度功劳最大。本王手中最大的官也只有总督一职了。李元度,本王任命你为湖广总督,你可满意”

湖广总督额滴神啊这官也忒大了

众人纷纷惊讶的咋舌,李元度更是双眼瞪得溜圆,他猜想李卫国最多给他一个巡抚职位,却没有想到李卫国直接给他一个湖广总督。

眨眼间就是封疆大吏啊这潜伏十二年换来一个封疆大吏坐,真是值了,大赚了。

李元度心中惊喜万分,却还是谦虚的说道:“这个,王爷厚爱。臣下感激万分,只是这湖广总督实在太大了,臣下受不起。”

李卫国对李元度的谦虚态度还是很首肯的,于是道:“你先前就能在曾国藩手下混到了楚王府主簿,说明你的能力是有的。如今本王刚刚掌控湖广两省,你必须要帮本王彻底掌控着两省,若本王另外委任一人担任湖广总督,怕是总有隔阂,所以你是最佳人选。你先试着打理着,本王会派人协助你。你也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本王看好你。”

李元度顿时感激涕零,跪倒拜谢道:“臣李元度谢王爷提携,必肝脑涂地。不负王爷大恩。”

李卫国安排了李元度担任湖广总督,一是奖励,兑现诺言,二也是希望尽快掌控湖广两省,因为李元度对湘军集团内的人事熟悉,管理起来比其他人要容易的多。

至于其他六名特工。李卫国也一一询问他们的愿望,兑现了诺言。其中五人分别选了知府、县令、旅长、团长和警察局长,最后一人名叫程坤,他只想继续留在中华神盾局做事,于是李卫国直接任命程坤为中华神盾局情报处副处长,专门负责培训情报特工。

其他六人都没有继续选择留在神盾局内,对此李卫国还是稍微有些失望了,只有这个程坤体令李卫国感到一丝真正的欣慰,一个能够潜伏十二年而不暴露最后成功完成任务的优秀特工,这才是李卫国需要的人,也是中华神盾局最需要的人。对于程坤,李卫国想重点培养他,将来的中华神盾局将会遍布全球,太需要程坤这类人才了。

待李元度等人离开,李卫国单独叫住了程坤。

“刚刚接到线报,李鸿章已经洞悉了本王精心布置的计谋,是他帐下谋士周馥,此刻周馥正被李鸿章派来武昌打算跟本王讨价还价,你如何看待此事”

程坤想了想,说道:“臣下请王上立刻除掉周馥,否则王上安排在李鸿章身边的特工将会有危险。”

李卫国反问道:“何以见得他们跟你们一样,潜伏在李鸿章身边已经很久了,李鸿章应该不会怀疑他们。”

程坤摇头道:“王上,臣下曾经跟周馥打过交道,此人十分精明,在湘军时就配合李鸿章掌管情报工作。此人既然推导出曾国藩叛乱一事是王上幕后操纵,那么他肯定会盯住李元度,去分析李元度。李元度跟在曾国藩身边十二年,深得器重,五年前就开始支持曾国藩造反,如今却突然反过来陷害曾国藩,原因只有两点,要么跟曾国藩有仇,要么从一开始就是王上的人,否则不可能那么做。显然,以周馥的精明,一定会想到后者。连李元度那样的人都是王上的人,周馥肯定会怀疑李鸿章身边的人,以他的精明,只要下个陷阱,估计就会抓到把柄。”

李卫国听罢,顿时眉头紧锁,道:“是本王大意了,没想到李鸿章手底下竟然有这等高人。程坤,你可有应对之策”

程坤想了想,说道:“启禀王上,当初曾国藩见王上雄踞上海后,便动了心思,曾命令李鸿章和周馥安排眼下潜入上海,安插在王上周边进行监视,后来李鸿章带着周馥去了安徽,那些潜入上海的眼线就成了李鸿章的了。据臣下判断,王府、吴军内部都有李鸿章的眼线,为今之计,一边想尽办法除掉这些眼线,一边除掉周馥。但这只能治标却不治本。眼线李鸿章可以重新安插,死了一个周馥也有可能惊动其他精明之人,毕竟李鸿章手底下能人不少。”

李卫国站起身来,来回走着,有些躁动了。

没有人比李卫国更清楚谍战的重要性,多少战争的胜败是取决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