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12(2 / 2)

加入书签

临近午时,一长串的马车出现在了许家大门口。

只看两侧的随扈守卫,众人就知道是谁到了,马千乘的人脸辨识度算是很高的,京师高官的得用家人多半都认得他,何况还有司命卫队,他们的装备服饰也与众不同,这个架势,在京师,是独一份儿。

林卓到了。

许从诚的长子赶紧打身边的管事入内通传,自己带着弟弟和儿子迎上前。

马车脚踏布好,林卓迈步而出,穿这身素蓝色细棉布衣,腰带上还缀着块白色麻布。

后面那一连串的马车里,走出的,有官员,有士子,官员不多,约莫二三十人,有林卓的詹事府同僚,也有万历二年的林卓同年进士,六品七品的是主流,天择学社和海权社的头面士子就多了,林林总总一百多号人,携手而来,都是差不多的装束。

“有劳林大人亲至,鄙人深感不安”许从诚亲自迎出门来带着子侄弯腰施礼。

“都尉大人客气了,许郎中是大明忠良,也是革新先驱,功在家国社稷,林卓敬佩不已,英灵将远去,不送一程,林卓于心不安”林卓伸手扶住,惆怅追忆满怀。

“有如此族侄,光耀门楣,也是许家幸事”许从诚清癯的脸颊,哀伤中透出些挣扎,显然,被卷进朝政风波里,并不是他本意,肃清一请,“林大人,您请”

林卓进入灵堂,注目棺椁良久,才三鞠躬凭吊,三柱清香点燃,模糊了林卓心中的愧疚。

“文大人、龙大人等人笃守正义,涤荡士风,不愧名教功臣”林卓又跟旁边照料打点的土肥圆略略交谈,满口溢美之词。

又对许郎中的遗孀幼子安抚道,“斯人已去,还请振奋精神,许郎中献身国家,我们都不会忘记,些许奠仪薄礼,聊表寸心”

旁边,马千乘奉上礼单,饶是林卓豪富之名早已驰名京师,看到那长长一串金石珠玉的礼单,众人也是张口结舌。

许郎中的遗孀也是书香门第出身,见状就要推辞,林卓摆摆手,看向他的小儿子,虎头虎脑的小子,看上去五六岁,跟高葵相仿,即便脸色不好,也是灵气不凡,“此子唤作何名若是夫人不嫌弃,林卓愿收入门墙,以期许郎中忠魂得安”

“多谢林大人大恩,小儿显纯,我儿,快,快快拜见恩师”一直恭谨有礼,面对重金也并无得色的少妇终于动容,抓着自己的儿子忙不迭往地上按,让他给林卓叩头。

“嗯”林卓大为诧异,不动声色的瞄了一眼许从诚身后跟着的小孙子,乐呵呵收下了九千岁麾下的五彪之一为徒。

林卓亲切会见许家家人的时候,与他同来的官员士子们也络绎不绝开始祭拜,气氛庄重肃穆,队列直排到门外去,有那感性一些的,还忍不住抽泣出声。

“圣旨到”一声尖利的呼叫,打破了哀痛的气氛。

“钦赐谥号曰忠,加封太子少保,诰封其妻为三品淑人,恩荫其子为国子监生”传旨的是养心殿的随堂太监,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还侍奉了潞王朱翊镠前来,代表皇帝行了立祭之礼。

消息传开,京师上到阁老,下到各部主事,无不前来吊唁,队列绵延至宣武门里街外,直到深夜酉时,人群才渐渐散去。

京师百姓口口相传,许家郎中是个大忠臣,为奸臣所害,皇帝老子都来拜祭了的,也是群聚前来致哀,人潮熙攘,通宵达旦不休,以致临近几个坊市为之一空。

哀荣极致,不外如斯。

第二百一十四章 好大一缸醋

养心殿,内室。2

林卓一身恭谨,面无异色,三两步外的李御姐一脸探究。

他们刚刚商议了陈哲的封赏事宜,对林卓提议的让陈哲担任南洋总督,实质性开启海外领地,自无异议。

室内静了一会儿。

“这一出,你心里有数”

“臣没数,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买上一两盒,咳咳”林卓话赶话把恶心人的广告词都搞出来了,赶紧刹住,“臣知晓京察动大手术,不会太轻易,会有人铤而走险,之所以没做出任何反应,是想看看,若是没了臣”

“住口”李御姐神情不善,厉声呵斥,苍白的脸颊上青筋隐现,惶急之色毫不遮掩,“大明一直都有你,怎会少了你你连二十岁都不到,弱冠之年,身强体壮的,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作甚”

见李御姐动了真怒,林卓哭笑不得之余,心中暖暖的,赶紧解释,“臣不是这个意思,臣的身体没有问题,恐怕不得不长命百岁,只是朝中大事,臣也不当太过出位,凡事都插手,事情是顺心了,只怕身上的干碍也多了,臣不耐烦”

“你是怕干碍太多,还是怕权势太大”李御姐白了他一眼,一口道破。

“眼下尚好,辅大人身体康健,申时行大人也正当壮年,还有张四维尚书插科打诨,臣这点儿微末道行,都仗着些年轻朋友们支持,吵架可以,还不到呼风唤雨的地步”林卓说的也是实在话。

“不管怎么说,这一局,你又是大获全胜了”李御姐带着些叹息,看着英气勃勃的小情郎,心里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不是臣获胜,是士林觉醒了,开阔了眼界,他们也不甘于只做守户之犬”林卓感觉空气都舒心多了,来大明五年了,折腾来去,身边拥趸无数,心灵仍然孤独,这次事件后,他总算不是踽踽独行。

见林卓一脸惬意,李御姐脸上莫名其妙的飘起一抹飞红,有些嗔怨地泼冷水,“你也别高兴得太早,京察惩治两成京官,这个担子谁都不愿意挑,保不齐张四维受不住,就撂挑子请辞了,到时候看你怎么办”

林卓脑袋摇的像是拨浪鼓,正色反驳,“娘娘想差了,张四维尚书,绝不是这种人”

“噗嗤”李御姐失笑,想想张四维的没皮没脸,热衷钻营,倒也确实不像是会主动放权的,“沈鲤和李幼滋都处置了,那吏部右侍郎和工部尚书的缺,你可有人选”

“臣,真没有”林卓麻溜撒手,这是他的习惯,就算是有想法,他都是私底下谋划,从来没在李御姐面前争取过任何坑位,避嫌避得令人指,何况这两个位子,他的确没什么想法,作为一个天家信臣,在朝廷里能拉起山头,已经足够,成了多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