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24(1 / 2)

加入书签

。如果天子用了之后有个头痛腹泻肚子疼什么,或者哪怕是正巧在这段时间里身体稍稍有些不适,这责任肯定都会被归结到吃坏了东西上面那些宫廷御医本事没多少,推卸责任的能耐绝对是一等一,到时候岂不是平白惹下滔天大祸

所以在历朝历代的宫廷里,一直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过于新奇,不合时令的膳食,一律不得敬上。就是怕惹麻烦。皇帝老子吃到的东西,虽然都是制作的精细万分,但在食材上却都是普普通通,反而很难象民间那样享受到种种珍奇异味的。

既然没人敢献,自然也没人愿意提起各级情报部门的主管都是人精子,对于哪些消息应该上报,哪些消息应该隐瞒,那都是有着近乎于本能般的直觉。一看到是这种消息,想都不想便给“淹”掉了万一报上去之后天子一看来了食欲,批上一句“挺好的,去弄些来尝尝吧”,他们岂不是自找麻烦。就算皇帝老子没把这任务交代到自己头上,回头另外找人办这事儿,那也是给别人找了麻烦,会树敌的这种蠢事可不能做

所以曹如意最近不敢登门的原因也很清楚了他不来,就不知道,当然也没什么事情。可若是过来了,看到有这些东西却不上报,那不大不小也是个罪过。至于陈涛打算送他的那些好货更是不敢收了太监和外面大臣不一样,你再得意也不过是个奴才,主子都没能享受到的东西,你一个狗奴才居然吃上了若是运气不好,碰到上头心情不愉快,随便找个理由活活打死都有可能。

若是先前九千岁魏忠贤那个级别的大太监,肯定不会在乎这等事情,但眼下崇祯初年的太监们才刚刚被收拾过,还都比较谨慎,不敢犯这忌讳的。曹如意的身份不高不低,上面还有个干爹和一堆大貂珰在,自是更不敢出这头。

所以哪怕他曹胖子嘴巴再馋,这段时候也只能忍着,只希望等这股风潮过去了,陈涛那边还有点存货,可以让他过过瘾,尝个鲜儿。

大家都不提起,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这事儿本来也就该结束了。可偏偏到了正月十六这天,宫廷里却是横生枝节这天下永远都不缺不按常理出牌,喜欢走捷径抄小路的“聪明人”,别人都守的规矩,总有人偏偏要去打破,以求从中获取利益。

当然有资格破坏规矩的多半不会是普通人,只有那些上位者才有这胆子因为他们可以不受惩罚。御膳房不敢做的事情,那些一心想要争宠的嫔妃们却敢西宫娘娘田妃在正月十六这天,皇帝驾临她所居住的承乾宫时,端上了一碗据说是她亲手制作的面条

如果有个现代人在场,肯定会说这面条做得实在太简陋了汤头只放了些葱花,漂了几根青菜,几片黄瓜,另外还有几片番茄,红红绿绿的倒煞是好看,可全是素的,压根儿没啥好东西啊

但崇祯皇帝却吃的胃口大开,连面汤都给喝了个干干净净。饭后田妃又端上了一盘子水果,颜色也搭配得很漂亮:红色的西瓜,黄色的菠萝,以及橙色的甜柚子,果然令皇帝看得眼花缭乱,吃起来味道也确实不错。

事后少不得也要问一声,说大冬天的哪儿来这些新鲜果蔬田妃对此只是一言带过,说是家里人送进宫让自己尝尝鲜的。想着陛下终日为国事操劳,自己身处后宫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饮食上细心一些了。

于是崇祯就夸赞了几句,说这虽然只有一碗面,感觉上却要胜过昨天的元宵正宴呢。卿之心意可见一斑随即夫妇两人其乐融融,一夜温馨自不待提。

田妃这边开心了,周皇后那里可就恼火了宫廷里没有不透风的墙,皇帝对元宵御宴的评价很快传到周后耳中。身为后宫之主,周皇后负责执掌天子家务,天子说御筵办得不好当然就是对她的管理水平不满意了。

想那周皇后做事情也一直勤勤恳恳,元宵节的宴会本就是按规矩行事,这平白无故却被人踩了一脚,岂不暴怒就你田妃家有钱是吧京师地面上谁不知道是短毛从南方运来了蔬菜水果,只是恪于旧规不好让这些东西入宫罢了。真要拼势力,咱们周家也不是吃素的

于是周皇后当即让心腹回了一趟娘家,她父亲嘉定伯周奎在京城里也算是有钱有势的主儿,要弄些鲜货并不难,随后也在坤宁宫小厨房里安排了几次新鲜小菜,同样让皇帝吃的甚为开心,很快把在天子那里的失分抢了回来。

她们这一后一妃玩宫斗,互拼家世拼得不亦乐乎,宫廷里其他人可看不过去了。崇祯皇帝的三位后妃中,贵妃袁氏一向忠厚勤谨,很少参与周田二妃的后宫斗争,但这次也受了池鱼之殃皇帝被好饭好菜“钓”着,已经好几天不去她那里了,不得不站出来说句话。

袁氏家中没有那两位的显赫,指望不了后方的支援,只能把注意力放在宫廷本身。于是她找个机会,跟负责御膳房的管事太监轻飘飘说了一句你们御膳房乃是天下第一厨房,不能过于墨守陈规啊,搞得现在天子经常去吃妃嫔们的后宫小厨房,总也不像个样子。

这句话一压下来,御膳房的管事太监顿时傻眼了。咱能怎么办御膳房的材料都是有专人固定采买,不像那些小厨房自己搞,机制灵活啊。

但领导交待下来的事情必须办好,这是没有任何理由能推脱的。有条件要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办在这方面,不管古今中外,宫廷民间,都是一样。

第四百七十五章 把大市场开到北京去

于是他们只好找到宫里着名的“热心人”曹化淳帮忙,又通过曹化淳找上了曹如意,之后又一起去仪宾馆找短毛使者陈涛陈涛这边很好说话,说既然你宫里要用,那这边还剩半车你们先拖走,但再多也没有了。

可那御膳房大太监经验丰富,却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的这官场上向来讲究个“无例不兴,有例不废”。你御膳房要么完全不进鲜货,这一旦进了第一批,有了成例,若再断掉虽说当前上头袁妃也没说要一直持续下去,可到时候上面吃顺嘴了,一旦御膳房停止供应鲜货,多半就会引来询问为啥先前天冷时还能弄来,现在反倒没有呢了

即使可以把责任推到短毛头上,但上头如果找不了短毛麻烦,那这股气多半还是会撒到自己头上的作奴才就是这点不好,固然有很多时候可以狐假虎威,但成为出气筒被迁怒的时候也不少。

她们只好厚着脸皮问陈涛,能否让琼州那边今后继续送菜过来陈涛这下子有点不高兴了这是后方兄弟送来给咱改善生活的,让人是情份,不让是本份。结果我自己都没吃上多少,几乎全让给你们了,居然还想让我再去要

总算陈涛经过这段日子的磨练,为人处世也圆滑了一些,没有直接开口拒绝,只说自己这边已经要求过一回,不好意思再给后方朋友添麻烦了。你们若有需求,直接派人去琼州府采买就是,只要价格出高点,想必海南那边会很愿意源源不断把菜送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