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8(1 / 2)
对方接近后又马上微微弯腰谁知道这一位将来会不会成为自家姑爷,态度一定要好。
而对方的态度也很客气,走到面前时先摘下帽子,朝他点了点头:
“你好,我的名字叫林汉龙,今天才到北京城。有一份刚刚收到的紧急讯息需要通知到整个团队,听说同伴们都在这里,所以冒昧前来打扰。”
一口标准的北京腔当然这是林汉龙自己认为的,明朝的老北京徐程能听懂多少就天晓得了。不过至少,这位徐管事在应对上是毫无瑕疵的他立即点头哈腰的向林老爷问好,并亲自带领林汉龙从正门进了侯府。
这时候前院的正席已经差不多结束,客人们都被延请到后院花厅中奉茶。徐家的这个花厅很大很气派,纵使用屏风隔出两边,分别安置了那么多男女客人也并不显得拥挤。当林汉龙随着徐管事走进厅堂时,立即便引来无数视线在他身上汇集。
早上过来的那批人为了表示亲和,都是穿的明朝本地装束,唯独林汉龙与众不同。进门后脱去风衣摘下帽子,里面也还是一身白西装,胸前手帕精心折叠成花式,标准的二十世纪初上海滩小开模样。虽然在座的明朝人都不认识他,但仅从这身装束和神态,人人都能得出和先前徐管事一样的结论这又是个真短毛
稍稍愣了一下,郭逸赶紧站起来胡雯在隔壁,这里自然以他为首。
“哈,汉龙哥,从天津赶过来啦”
“是啊,上午刚到,本来想歇一歇的,可是刚才突然接收到从旅顺口那边发过来的紧急告警电报,要求传达到我们每一个人,所以就临时赶过来了。”
话虽然这样说,接来下林汉龙还是先在郭逸的介绍之下,非常客气的一一向在座各位贵宾致以问候,为自己的冒昧打扰表示歉意。又在永康侯的带领下去隔壁拜见了老夫人那边的年轻女眷全都临时回避到廊下,但透过花隔窗悄悄瞄上几眼却是免不了的。
如此折腾半天,方才重新坐下来谈正事,这时候的注意力自然全转移到林汉龙身上了在座所有人都对他带来什么消息非常好奇。而林汉龙也没拖延,一边取出电报纸递给郭逸,一边向所有人也包括那些明朝人解释道:
“我们在旅顺前线的同伴得到消息,东虏酋首洪太为了给他弟弟德格类报仇,严令其谍报头子李永芳,要求至少取得一颗真短毛的人头,用于祭奠其弟。所以旅顺指挥官解席要求从收到电报开始,所有出外勤的同志都要严格加强安全防卫措施,务必不能再象肖朗那样遭遇东虏刺客的暗算。”
“所以我们将根据安全条例中,身处黄色区域的标准来确定安保措施。我过来的时候带了一个警卫排,今天回去时便开始执行护卫任务。以后大家出门也都千万记着要随身携带武器,配合警卫人员,以及尽量不要单独行动。”
作为代表团副团长,林汉龙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理所当然,而郭逸当然不会反对电报纸很快便在代表团所有成员手中传阅了一圈,包括隔壁胡雯他们也看过了。大伙儿对于加强自身安全保卫工作都持双手赞成态度,毕竟这帮现代人都很怕死。
期间连周延儒,徐应垣等人也都看到了电报内容哪怕仅仅是出于礼貌,也该把电报内容向他们公开。否则一帮人跑到别人家里去做客,忽然拿出一张纸条仅在客人手中传阅,却将主人丢在一边,那无论如何都太失礼了。
这帮明朝人对于电报上的内容其实并不太关心,但对于无线电报本身却极有兴趣本来这次与短毛的谈判中,明朝方面事先拟定的计划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要设法得到电报技术,或者至少是使用权。
于是话题很自然的便转到了相关方面,周延儒等人原本以为短毛对这项技术必定是讳莫如深,毕竟这种远程通讯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实在太大了无论是在军事,政治还是经济方面,整个儿就是全方位的提升。先前王璞在海南岛上向大明悄悄送情报的时候,也只是说听闻短毛有这项技术,但被保守的非常严密,他也无法了解更多。
不过随着陈涛在北京落脚,频繁的使用电报与后方联系,这项技术也越来越广为人知。而且陈涛在这方面很大方,除了自己使用外,与琼海军关系密切的那些政治和商业伙伴也都可以用上。到后来更是干脆在明光堂旁边开了家电报局子,只要愿意支付高达一个字五钱银子天价的客户,都能使用
于是连大明朝的官府都能用上这项技术了,但因为有无线电报的地方仅限于那些琼海军据点以及他们在沿海地区设置的中转站,其辐射范围相对于大明朝两京十三省的广阔天地当然是严重不足。于是最近一段时间,在大明官场上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现象: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南岛,甚至吕宋,如果有必要的话,其讯息可在一天内便能传达到北京城。而其它地方,哪怕是通州这样的近在咫尺之地,也依旧按惯例要好几天才能交流一次通过信使。
根本不用任何人去呼吁,如此强烈的对比自然而然给了明政府极大的压力。哪怕是那些最颟顸,最不思进取的官僚,也能意识到这其中的巨大差异。因此对于大明朝廷来说,要设法弄到短毛的无线电报技术,难得成为了一件满朝文武全都意见一致,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的“善政”。
不过在具体怎样获得的方法上,还是有些差别的有人主张要短毛献出全部技术,这肯定属于到现在还没搞明白状况的。大多数有点头脑的都不做此奢望,指望着能花钱从短毛那里多买几台电报机,将其布置到全国各地也就行了。只是当他们找到陈涛,表达了上述愿望之后,才发现这事儿没这么简单。
光有电报机,没有相应的操作人员也是白搭,而所谓“操作人员”可不仅仅只承担一项日常收发报任务,诸如电力供应,日常保养,后续维修等工作也少不了的有些工作在琼海军中都需要“真短毛”亲自来干。想要培养出一批能取而代之的明朝技师来,就算琼海军方面愿意毫不藏私的全力栽培,没个若干年功夫也甭指望能成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