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68(1 / 2)

加入书签

“让我们举起酒杯,庆祝今天的成功,我想现在,无论是你们,还是我们都可以松下一口气了”

在举起手中的酒杯时,同村宁次终于长松了一口气,在谈判开始的时候,他一直都认为,在战场上占据当前优势的中国人不会做出太多的让步,即便他们是强弩之末,他们为了面子,还会再坚持一些,以争取到一个对中国更为有利的局面,可出乎他意料的是,中国最终还是让步了中国撤出长城以北的部队,换取日军撤出长城以南部队,终于,日本还是通过谈判桌得到了战前的即定目标热河全省。

“松下一口气了”

相比于同村宁次的得意,黄郛却没有这种轻松,他知道,这一协议的签定,意味着他的“亲日派”、“投降派”的名声算是做实了。

“冈村君,我需要再一次提醒阁下,义勇军第五十八路军必须安全撤入关内,我们的另一协议,才有可能执行”又一次,黄郛郑重其事的提醒着同村宁次,在之前的谈判中,双方固然就很多问题达成了一致,可是在第五十八路军的问题却是争执不下,日本人坚持认为五十八路军应该在谈判之外他们并不是中国正规军,是满洲国“匪徒”,甚至日本方面还让满洲国方面发出对五十八路军高层军官的通缉令,实在是可笑到了极点,不过最终,双方还是就五十八路军达成了协议。

“已经没有五十八路军了”

冈村并没有直接回答黄郛的问题,而是按照之前的谈判约定,做出了一个强调五十八路军成为了“历史”,无论是对于日本,还是中国。

停战了

随着一道命令的下达,一个多月来,二十余万中队在长城线上拼命杀敌,付出了重犬牺牲,顶住了日寇的南侵,甚至对一个师团的日军实施了合围,并眼见随时都能撼动全线,全歼这一日军师团的时候,一纸命令下达了即时全线停火

这一命令的下达,几乎立即在前线引起了轩然大波“我们的血白流了”

命令的下达,让前线的官兵们愤恨不已,在一些官兵试图抵制这一命令的时候。军分会更是一怒之下,下令撤了几个团的团长职务,并对多名高级军官也进行了严厉的斥责。

自此开始,长城抗战的战斗,尤其是最为残酷长山塔至古北口一带的中线以及东线的战斗结束了,无论是进攻,亦或是防御开始转移到了各个警戒阵地上。

在长城线上洒下过鲜血的各部队,宋哲元部,傅作义以及中央军各部,在接到停火的命令后,官兵们的思想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情绪。

有的人悄悄松了一口气:一个多月来残酷的战斗使他们的神经高度紧张,身体疲惫不堪,这下总可以松弛松弛了。

有的人则是不理解:我们并没有打败啊小鬼子已被我们打怕了,为什么还要停火上峰这是怎么搞的

有的人不服气:为了这些阵地,不少弟兄们长眠在这里。我们用鲜血夺来的国土,为什么要扔给敌人

但是,军令如山倒。

他们必须限时收缩阵地,准备组织后撤,按照两国在天津的谈判达成的“共识”凡第一线之突出部队,均撤回预定之线内。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七章事业的开始

第257章事业的开始

“耻辱奇耻大辱”

几乎是在停战的消息刚一传来,举国上下便是一阵轰动,学生游行抗议,知名人士通电,似乎所有人都无法接受北平政整会的“卖国之行”,在几乎所有人看来,现在应该是“且将余勇追穷寇”之时,可偏偏,政整会竟然和日本人谈和了,甚至还主动后撤了,这如何不让人恼火。

一时间,南北风云尽起,举国上下皆是一片遣责声,甚至就连同管明棠,亦被卷入其中,因为有消息说,在黄郛与日本谈判前,曾征询过他的意见,他个人不反对的和谈。

“那一枪,真该打死这个胆小鬼”

在外界如此的暄嚷中,努力置身旋窝外的管明棠,正好利用这场风波,来了一个置身事外了。

“余仅为一界商人,于政治本是外界,先前诸多皆因机缘际会而为自此当重归商界,于政治之事,余一界商人,岂能言他,以余之见,身为中国之国民,自当服从政府,遵从中央”

简单的一份声明,是管明棠在出院时发出的,似乎对于他来说,一切都归于平静了,远离政治的旋窝,远离一切外界的骚扰,专心从商了。

这一份看似简单的声名,似乎并没有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引起什么轰动,毕竟,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总有太多的爆炸性的新闻。

比如以黄郛为首的北平政整会受行政院质询,再比如,南京的国民政府准备在庐山举行大规模的军官培训,再比如太多的新闻遮盖了管明棠的声音,甚至太多人的光彩遮盖了管明棠的光彩,比如现在正值风头的“英雄的二十九军”,比如那位在张家口的“爱国将领宋”等等,除去那一纸声名曾占据报纸上豆腐块大的篇幅外,再也无人关注这位昨日的英雄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对于管明棠来说,这正是他所渴望的。

而就是在这种无人关注之中,在北平石景山一带,一片刚刚压出的空地上,一所甚至没有悬挂牌子俱乐部成立了醒狮航空俱乐部。

从去年“航空救国”这所热潮涌起时,国内各地各省纷纷成立“航空救国会”,这些航空组织曾组织各类活动,曾先后计划筹办航空工程学校、航空制造厂,建立各类飞行团体,发行航空彩票、航空奖券,规定各机关人员捐款等,可以说“航空救国”极为深入人心,但与北美华侨一方面捐款一方面创办航空学校不同。

在国内航空学校似乎都是隶属中央或者某一省地方政府的,似乎与航空学校与普通平民无关,而就是在这种悄无声息中,醒狮航空倶乐部成立了,一家由北方公司注资的俱乐部,按照倶乐部的组织条款任何人,只要交纳费用,都可以在此学习飞行。

一条15米宽、600米长的用三基土压出的简易跑道,十架德制简易滑翔机、六架美制教练飞机,十几名美国技术人员,这就是这所航空学校的全部,嗯,不对,应该说还有几间砖房以及几十间帐篷。

非常简陋的环境

无论是黄泮洋亦这十几位华侨飞行员面对如此简陋的环境,脸上不仅没有一丝的不满,更多的却是激动,尤其是当他们的视线朝着面前的654名年岁与其相当的青年们看去时,更是如此。

此时,经过一个月简单军训的654名青年他们穿着天蓝色的制服,胸前无一不佩带长方形的飞行徽章,正面由12角星与一双金色的伸展双翅组成的图案,而在翼上则写有“醒狮航空俱乐部”的字样,他们是第一批航空倶乐部“成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