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01(1 / 2)

加入书签

一颗定心丸,通过阅兵,让他们相信,相信中国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相比于其它,有时候,信心才是最为重要的。

在北平、天津一带,一共驻有六个师近十万余军队,而参加阅兵的部队,却多达两个师,近三万人,这场规模庞大的阅兵,在某种程度上既是示威,同样也是为了向国民展现华北集团军群的战斗力。

“全体整队”

随着清晨时分,随着一声声嘹亮的口令声响起,北平城外的道路上顿时忙碌了起来,到处都是行走的军人,从北平、天津一带赶至这北平的新五师、六师,两个师的部队,已经一个小时前完成了集结,等待着入城,新五师、第六师隶属于华北集团军第二集团军新一军,它的前身是第三十二集团军,也就是由南京守城部队整编的部队,而新五师在战前则是赫赫有名的第88师,从中央军精锐摇身成为“地方军”,在中国,这是极为少见的,但对些中央似乎有着自己的安排,正如新一军既有“老五八”又有中央军一般,或许,正因如此,才使作为地方军的华北军群,才有了自己的不同之处既不是纯粹的地方军阀部队,又不是纯粹的中央军,或许,这才是国家军队的未来无论杂牌也好、精锐也罢、地方也可、中央亦妨最终,都将归属于一面旗帜之下,成为一支效忠于国家的国家军队。

因为是阅兵,几乎每一个老兵的都在列队集合的时候,都相互整理着身前的军功章,他们胸前的军功章,既有首都保卫者勋章,亦有夏季攻势勋章,同样也有敌后抗敌勋章,除去战役勋章外,许多官兵亦佩带着由国防部勋发的勋章,而军人们胸前的一枚枚“忠勇勋章”、“云麾勋章”、甚至“宝鼎勋章”无不意味着这是一支极为擅战且有着光荣历史的群体。

确实,在中国没有比华北集群军功更为显赫的部队了,他们曾保卫过华北,曾保卫过京沪,曾收复十数万平方公里国土,曾在一个个战场上让敌人为之胆寒,而现在,这柄雪藏的利剑再一次出鞘了,只不过,他们的敌人却是另一位来自北方敌人。

在勤务兵为自己整理着胸前的勋章时,高致嵩朝着周围的同志们看去,此时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昨天晚上,在公署的壮行会上,那位年青的穿着上将军装的主任所说的话语。

“我等身为军人,能生于今时是何等之幸但,于国家、民族又是何等之悲”

是了,战争是军人的天堂,军人能值此战时,是再幸运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对国家而言,频遭敌寇入侵,又是何等之悲哀,幸运与悲哀在此时此刻形成一种微妙的共同,作为军人,他庆幸自己能够身逢战时,如此方能尽展军人之使命,但国家呢

“希平,希望此战之后,再得胜一次,国势即可以平定吧”

突然的一声看着身边的副师长华品章,高致嵩的语气显得有些沉重,他似乎理解了华品章为何将字改为“希平”。

“但愿吧”

华品章默默的点了点头,他们是作为军官团中的一员组成一支五百人将校方阵,他们随部队一同接受检阅,随后则指挥部队前往火车站搭乘早已等待多时间列车,前往张家口,从张家口前往前线,作为军人,他知道,他们将会成为点燃这场大战的最后一根导火索。

“全体集合”

终于随着口令的响起,无论是将军亦或是一等兵,立即排成整齐的队列。

“立正”

“哗”

靴根的轰击中在空气中击荡着,那击荡声只让街道两旁看热闹的国人无不是心头一震,在这一瞬间,所有人的呼吸都不自主的屏住了,

“开步走”

随着阅兵部队指挥官的一声喝令,军靴声在街道上回荡着,还有那战车的轰鸣声

第三百三十六章征前校阅求月票

首义纪念日,和许多人一样,胡先生早早的便和家人还有邻居金树仁一家人一同挤到了长安街,对于长安街的阅兵作为一个老北平人并不陌生,他曾听到过八国联军的军靴在紫禁城踏响的声音,在两年前,长安街也曾回荡着日军进城仪式时的阅兵,但,这却是第一次,他目睹中队的阅兵。

尽管现在北平早都光复了,不过他的儿子还是没有回来,儿子去了什么地方,他并不知道,但是现在,他很少为儿子担心,因为他知道,儿子没有回来,肯定有他的原因,人,有时候,想开了,也就不会再去考虑那么多了。

而现在,在等待着这场阅兵的时候,他的心里甚至有一种期待,如果他的儿子也是其中的一员,那该有多好

“哒、哒”

整齐的军靴声远远的从打开的宣武门外传来,人们探着头,听着那边传来的脚步声,那军靴声听起来不像像过去那般让人倍觉屈辱,反倒是一种无法言状的自豪感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弥漫着、酝酿着。

“快看,来了,来了”

“来了,他们来了”

在宣武大街两旁观望的人群中一声尖叫响起,原本吵闹的就像菜市场的现场气氛猛的一窒,北平市民们以及都不约而同的踮起脚尖向着路口望去。

整条大街慢慢的安静了下来,这时候人们才听见从远处隐隐的传来的轰鸣声。

北平的市民们都禁不住屏住了呼吸,他们分辨着耳边那种充满节奏感的轰鸣声,似乎像是旗帜在狂风中被吹动发出的抽击声,好像还混杂着一些其他的声音,浑厚而荡人心魄,带着让人为之一振的强烈节奏。

“噢”

站在城门边的市民们发出了一阵阵激动赞叹声,夹杂着无数刻意压抑住的激动。

“快看,是我们的军队”

是的,是我们的军队

那种强烈的归属感,在这一瞬间,于每一个人的心间弥漫着,当部队开始进城的时候,人们不由得伸长了脖子,有的人已经不顾警察的警告向街边的垃圾桶,邮箱,窗台、店前石狮子以及任何比他现在所站位置高的东西上爬去。

“那是步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