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53(1 / 2)
员的内在素质,也是培养海军传统的有效方式,也正因如此,第三舰队才会耗费上百万元,从德国购买了“平涛”号。
在过去的几年间,上千名青岛海军学校的海军军官,在“平涛”号上接受训练,甚至完成他们人生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这艘不到两千吨的帆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相当于第三舰队的“母舰”,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当时正在南美进行远洋训练的“平涛号”意外的被滞留于海外,不过它的航行并没有就此中止,而是在越过麦哲仑海峡后,继续向印度洋航行,而在即将抵达迪戈加西亚岛基地的时候,却遭遇了这场风暴。
在浪涛中,扬着白色的风帆“平涛号”正竭力与浪涛抗衡着,吨位高达数千吨的漂亮的古典式帆船,在浪涛中挣扎着,浪涛不断的拍击着船体,在船上,近两百名海军学校的军官生,正全力以赴的,随着长官的命令,操纵着军舰、控制着帆索,在高达数十米的桅杆上,了望手紧张的观察着海面上的情况。
“左转舵”
双腿似乎如钉在甲板上一般的曹子悠锁着眉头,不时的传达着命令,作为“平涛号”的舰长,在过去的三年间,他几乎一直航行在海上,一批批的海军生,正是在他的操练下,从“平涛号”走上一艘艘军舰,甚至于,他还创造了一项记录,他是全中国唯一一个完成两次环球航行的海军舰长,原本,他能够完成第三次,而现在,因为太平洋战争,他的第三次航行即将在这里结束。
“真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才能启航”
就在他在心底这般思索着的时候,突然,船头像是猛的一顿似的,被一般浪涛猛的一下“冲”进了迪戈加西亚岛的泻湖,几乎是在进入泻湖的瞬间,原本涛天的巨浪消失了。
“万岁”
几乎是在“平涛号”进入泻湖的瞬间,“平涛号”上那些皮肤被太平洋上灼热的骄阳灼黑了,被印度洋上的风吹的越发粗糙的青年海校生们,立即兴奋的嚎叫起来,他们一边叫嚷着一边发泄着,他们头上的水兵帽甚至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被风吹走或被浪冲走,湿透的军装紧贴着他们的身体,只显露出他们粗壮有力的身躯。
“这些家伙”
望着刚刚进入泻湖的“平涛号”,从望远镜中看着舰上激动非常的海校生,经历过相同训练的青年海军军官们的脸上无不是露出了笑容。
就在这时,礼炮声响了起来,那是停泊于泊位上的舰队旗舰“威海号“驱逐舰在用他的主炮欢迎这些远航归来的同僚。
宴会
一如既往的,英式的欢迎宴会似乎是海军的传统,在基地军官俱乐部内,数张铺着干净的亚麻桌布长条桌两侧,坐满了穿着礼服的海校生以及舰队军官,他们相视而坐,享用着丰盛的西餐,在一旁的舰队乐队演奏着音乐,甚至于还有上百名穿着漂亮的丝质旗袍的女士,在宴会中,几乎所有的海校生都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着那些漂亮的女士。
“冯长官,你这是乱我军心啊“
面上带着笑容,在端起酒杯时,朝着那些漂亮的女士看了一眼,曹子悠用玩笑式的口吻和冯涛开着开笑,去年部队司令官张楚材返回青岛基地后,他便接任是第一机动部队和基地司令官一职。
“有宴会,没有舞会,怎么能算得上隆重呢“
冯涛不觉为意的笑应一声,在他看来,作为基地司令官,他有必要为这些即将在这里毕业的海校生提供一场盛大的欢迎宴会。
仅只有欢迎宴会是不够的,同样必须要有舞会,这是海军的传统,但在这个岛上,除去穿着海军制服的女兵或军官之外,在这个岛上女人都是“特约茶室“的侍应生,他不能命令女兵或军官参加这场宴会,但却可以”请来“特约茶室的侍应生,而这些年青侍应生都是在国内招募的,都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至少能给他们一场终生难望的欢迎宴会。
“再说,特约茶室的存在,原本就是为服务三军、鼓舞士气的,他们在海上呆了十个月,也是时候,放松一下了“
“说不过你,反正,从下船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是你第一机动部队的兵,交给你了“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曹子悠的神情显得有些低落,甚至可以说有些失落,那些海校兵会踏上军舰,成为一名海军军官,然后驾驶着战舰在印度洋上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海军军官,而他呢在这场战争中,他的位置又在什么地方呢
海校远在青岛,而训练舰却滞留在这座海外孤岛上,也许
“你放心,他们肯定闲不了“
举起手中的香槟酒,浅尝一口,冯涛看着台下的196名即将毕业的海校生,然后用不无兴奋的神情说道。
“我们在美国的代表团,已经向美国的船厂下达了15艘军舰的定单,还包括两艘航空母舰,”
作为机动部队司令官,此时冯涛完全是一副意筹志满之色,三个多月前,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他最担心的问题是在战争情况下,舰队如何扩编,孤悬海外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尽管现在岛上正在修建着可以维护大型军舰的船坞,这座小岛或许会成为一艘不沉的航母,但绝不可能建造军舰,这意味着,机动部队不可能再从国内接收新造军舰。但现在,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而现在,按舰队司令部的意思,青岛会继续建造军舰,不过将编入第二机动部队,至于这里,则作为第一机动部队的驻地,可以这么说,最多两年,第三舰队需要担心的问题,就是我们能不能提供足够的海军军官,所以”
瞧一眼曹子悠,冯涛用恭喜的口吻说道。
“所以,舰队司令部决定,海校生在毕业,一率派往这里受训,至于教官”
“美国人”
不待冯涛把话说完,曹子悠就给出了一个答案,从得知公署用美援加强海军后,他便意识到,与美国的合作恐怕并不仅仅只是租借法案,不仅仅只是美国帮助中国造舰,恐怕还有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没错,”
点了点头,冯涛的声音略微压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