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1(1 / 2)
北平,又有小南京一说,毕竟,现在的设于北平的华北政务委员会主掌着华北三市四省的军政事物,这里的一举一动总会是引起人们的关注。
不过现在,在这个初夏,人们所关心的却是上百万北方边防军的在东北的作战,在许多国民看来,这是一场关系到民族尊严、国家未来的战役,毕竟东北是日本人中国夺去的,无论中央军在南方取得多少辉煌的胜利,无论北方边防军在西北如何横扫千军,对于国人来说,他们关注的却只是东北,只是那片沦陷十二年的国土。
中国以其贫弱的国力,在西南、西北以及东北,同时进行三场战争,是国力所能负担吗这样的疑问一直困扰着很多人,尽管来自前线的有关胜利的消息,让人们长松一口气,但依然有许多人带着这样,那样的疑问。
“一个国家的没落总会伴随着另一个国家的崛起,不知是谁曾说出这样的一句话,就地缘政治而言,这确实是不可否认的,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时候,一个国家的崛起的根本,就是踏着曾经的强国崛起,历史总是一再的告诉我们这一点”
在华北政务委员会的主任办公室内,面对着华北学界的名流,心情大好的管明棠在讲述着他的观点,或者说,是对未来的看法。
“自晚清以来,中国对日本一直剜肉投股,先让琉球后割台湾,还车载斗量送上巨额银两,希望日本这只中山狼能够填饱肚子,感念大中华的温厚宽仁,从此心生感恩之心不再得寸进尺可我们都看到了,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话声稍稍一顿,管明棠看着会客厅内的这些人,胡适、傅斯年、陈寅恪、梅贻琦、潘光旦曾经面对这些大师时,他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激动,不过对他们依然极为尊重,依然对其称先生,毕竟,在很多时候,他都是做为一名“学生”向他们讨教。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强国的崛起,必须要踩着他国的废墟作为代价,如果说,你们问我,未来,对于日本是什么样的态度,嗯”
在他人的注视中,管明棠的语气却显得很平静。
“未来,我们会根据战争给予我国造成的损失,要求日本给予足够的赔偿,日本人不仅需要赔偿侵略东北期间给东北造成的损失,还要赔偿抗战军兴时造成的损失,我想这应该是未来,我们同日本媾和的根本前提”
这当然不是根本前提,根据同美国人达成的协议,对日停战是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但现在这一切显然不适合对外界宣扬,就像公司下属的“经济研究所”制定的“解除日本武装”的计划书一样,都是深藏在保险柜中的秘密。
“管长官,您应该知道,我们之所以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关心日本的未来,而是关心中国的未来,众所周知,现在北方边防军兵分三路,一路于东北同日军作战,另一路于北蒙省防范西伯利亚日军进攻,而另一路则于西北在中亚行动”
当陈寅恪提及中亚时,他的脸色稍微一变,毕竟他和许多人一样,都曾对俄国充满了憧憬,而现在,曾经辉煌无比、创造了那个人间天国的苏俄,却在德国和日本的进攻下,正在成为一个历史,而中国呢原本应该作为苏俄朋友的中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只能选择向俄国实施进攻。
有人曾指责过、有人曾责骂过、亦有人痛斥过北方军司令部的决定,但对于他们的痛斥、指责,眼前的这个年青人,只是冷冷的回答,这是一个基于国家利益的决定,任何爱国者是决不会重视他国利益而高于本国利益。
在这一言论的影响下,似乎对他国的同情和支持,都成为了一种“背叛”,不过现在并没有多少人会去在乎那个即将覆灭的苏俄,就像他们所关心的是中国,是中国的命运。
“您是想问,我们是否能够同时于多路作战”
面对陈寅恪的问题,管明棠先是沉默片刻,然后又认真的摇了摇头。
“不能”
管明棠的回答只让众人一阵哗然。
“管长官,既然不能,那为什么还不”
“是啊,管长官,这个时候,我们不更应该谨慎一些吗”
在他人惊讶的劝解中,管明棠默默的回答道。
“正是因为不能,所以,我们才必须要这么做”
迎着众人视线中的不解,管明棠无奈的叹息道。
“如果现在苏俄不是濒临亡国,关东军主力不是尽陷西伯利亚,我们根本没有机会同时于两个方向实施进攻,假如苏俄没有濒临亡国,为防范苏军,我们至少需要投入80万军队,而为了收复东北,我们又需要投入不少于130万军队,但是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情况是苏军于中亚没有成建制的力量可以阻挡中俄联军,因为苏军的主力在抵挡德国人的进攻,在东北,一但我们取得辽阳战役的胜利,那么整个东北的大门都将向我们敞开,届时,日军将再也不能组织成规模的部队阻挡我们的进攻”
脸上的无奈变成了笑容,面带着微笑,管明棠看着众人说道。
“现在,不是我们的实力问题,而是我们面对的敌人,他们的实力被抵消了,苏俄即将崩溃,而日本却早已经为其贪婪所撑死,而在这个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就是给予其最致命的一击”
在给予他们的解释中,管明棠并没有提及驻北蒙的近70万精锐,那才是边防军的精华所在,但就是那支精锐,却在这场战争中作为旁观者,尽管在他们的面前,就有数十万日军,可他们依然没有进攻。
“管长官,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北蒙驻军,不投入东北战场,从而迅速光复东北呢”
这时胡适提出的问题,却让管明棠无法回避了,他先是沉默片刻,而后用半官方式的言语回道。
“适之先生、各位先生,你们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想,如果诸位看地图的话,应该可以看到,驻北蒙部队的进攻能力受限于后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