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转机(1 / 2)
一个个紧张、充实、焦灼和彷徨的日子就这样过去,转眼间,已是来到部队以后的第一个春节了。
司务长提前几天专门去了趟八里庄,满满地拉回来一大车年货。
大年三十下午,分别发给每个战士一包糖、两包香烟和一块香皂。每个班还有一大叠慰问信,全是团部驻地的中小学生写来的。
在这个边境上的院落内,一时间,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鸡鸭鱼肉,猪牛羊肉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美味佳肴,这时候全都摆到了餐桌上。战士不让喝酒,连长简单讲了几句祝福之类的话,会餐便开始了。会完餐,各自带上小凳子排队进入饭堂举行联欢晚会。
每个班都有自编自演的节目,有的是小合唱,有的是快板书,有的是三句半,还有唱地方戏河南豫剧和河北梆子的。自编的节目演完以后,老兵们便起哄四川兵来段川剧,二十多个四川兵,却没有一个人会唱——天府之国的这一古老剧种,慢慢地怕是要失传了。
大伙又鼓嘈连长表演节目,一齐大喊:“连_长,来一个!来一个,连_长!”连长郑远刚先是说自己什么也不会,最后见实在推辞不过,只得从一名战士手中拿过一把口琴用手绢擦了擦,吹起了一支欢快的曲子。吹完,他一扫平日的威严,在众多干部战士面前滑稽地做了个怪像。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就被烘托得热闹非常,全都发出嗷嗷的叫声,最后演变成了各排拉歌,一排长领头大喊:“二排的歌儿唱得好不好?”
一排的战士齐声附和:“好!”
接着一排长又问:“二排的歌声妙不妙?”
一排的战士又齐声附和:“妙!”
“再来一个要不要?”
“要!”
一排长说声:“呱叽呱叽(欢迎欢迎)”
一排的战士们便很有节奏地拍手:“叭叭叭,叭叭叭,叭_叭_叭”
一排拉二排,汪晋辉就指挥着二排拉三排。汪排长领头唱:“三排的来嘛,呵嗨!”
二排战士齐声高唱:“来一个来嘛,呵嗨!”
二排长又唱:“你们的歌声,唏哩哩哩沙啦啦啦嗦啰啰啰呔。”
二排齐唱:“唱的好来嘛,呵嗨!”
二排长接着喊:“三排的。”
战士们齐喊:“来一个!”
“来一个!”
“三排的。”
汪排长又是:“呱叽呱叽”
“叭叭叭,叭叭叭,叭_叭_叭”
就这样相互比赛谁的歌声最响亮,谁的歌声最整齐,可是,翻来复去却总是《说打就打》、《打靶归来》等几首简单好唱的军营歌曲。
震天的歌声,像是要把饭堂的房顶都掀翻过去了。
拉歌一直持续到十二点后方才结束。
回到班里,老兵们争先抢到了司务长趁全连联欢时分发到各班的烟花爆竹,然后纷纷爬上房顶劈劈叭叭地燃放起来。我见桌上还剩了一挂鞭炮,便兴冲冲地拿起就往外走,这时班长却叫住我:“闻平,把那串鞭炮留着,等明天早晨煮饺子时再放”我只好空手爬上房顶。
五颜六色的烟花将连队的小院子映照得如同白昼,远处的山脚下,m国军人似乎也被这边热闹的气氛感染了,一发发地朝夜空里打信号弹。
炊事班将和好的饺子馅及面粉分发给各个班,战士们就用平时洗脸洗脚又洗澡的盆子和面,再用啤酒瓶作擀面杖在书桌上擀饺子皮。班长、副班长,老兵新兵一起,有的和面,有的擀皮,有的包饺子,大家有说有笑。
连长带着副连长和各排的排长们挨着给各个班拜年,与每一个人握手,这晚上的哨也全部由连队干部代站了。
包好的饺子就用报纸垫着放到桌子上。
热闹了一天的院子终于沉寂下来,夜空中,偶尔一阵风刮过,发出呼的一声。
由于在拉歌的时候我忘情地大喊大叫,嗓子有点地发疼。我躺在床上,心里想着家乡的亲人们。此刻,不知他们在做什么?他们还和往年一样,一家人团团围坐在熊熊燃烧着老树根的火坑边,听父亲喝了酒以后绘声绘色地讲述那些精灵古怪的故事吗?哥嫂弟妹侄儿侄女们一定在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一定信奉守岁守得越晚,自家的田坎就越是不易被大水冲垮的说法吧?火坑上方挂着的腊肉早已被母亲取下放到竹楼上去了吧?
此刻,郑小芸又在做什么呢?她也在守岁吗,她,想到我了吗?-------------------放假的三天里,除了上迎春湖转一圈,就再无别的地方可去,多数人都在班里打打纸牌,下下象棋,输了就喝凉水,要么就罚跪或在脸上贴纸条。
假期刚过,水车就上来了。我收到郑小芸在春节前就寄出来的一个大包裹。里面有些腊肉、香肠、一包水果糖和几本数学参考资料,除了这些,竟然还有一大叠演算用的草稿纸。
我将水果糖分给班里每一个人,大伙便毫不客气地咀嚼开了。全班人正在说说笑笑地吃着糖果,只见汪排长用一只手弯到背后,边捶着自己的腰边走了进来。见到桌上的水果糖,他说了声:“嚯,寄好吃的来了?”说着便拿起一颗剥开纸放入嘴里。
我问他:“班长,你的腰怎么了?”他现在虽然是代理排长了,我却仍旧称呼他班长,心里总觉得这样称呼要亲切些。
汪排长淡淡地笑了笑,说:“没事,以前上单杠不小心闪了一下,一直就留下病根了。”
↑返回顶部↑